第一篇 中國經濟的危機是什麼 第02章 金融海嘯導致美國泡沬消費爆破

本章亮點:金融海嘯的真正原因在於國際金融炒家的操縱。美國央行從2001年開始採取低利率政策,由於中國出口的廉價產品,美國的低利率政策得以持續下去,從而使消費者大量借入低利率的銀行信貸,創造出了泡沫消費,進而拉動了我國的出口。金融海嘯導致美國的泡沫消費爆破,從而衝擊到我囯的出口。

國際金融炒家怎麼玩這個遊戲?它們如何創造出一場前所未有的國際金融海嘯?

從2001年開始,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美國逐步放棄了製造業。

伯南克、保爾森和格林斯潘並沒有說錯,美國人為什麼有錢進行那麼多的泡沬消費?

美國人習慣了泡沫消費,我們就出問題了。

19世紀有一個偉大的帝國主義國家叫做英國,它就是被綁架的國家。各位記不記得,19世紀的英國,我們把它叫做什麼?日不落帝國。也就是說,不論太陽照在地球的哪一個角落,都有大英帝國的國旗。那麼大英帝國最後是什麼下場?大英帝國的子民又是什麼下場?

我在這裡借用亞當·斯密的話來告訴各位,亞當·斯密在他著名的《國富論》里這樣評論當時的大英帝國:「……大英帝國的統治者在過去的100多年裡,讓它的子民愉快地幻想他們在大西洋的西岸擁有一個偉大的帝國。但是,這個帝國到現在為止只是一個幻影而已,它不是一個帝國,而只是一個項目、一個計畫。它不是一座金礦,而只是一座金礦的計畫,一項需耍持續、永久地支付費用的計畫,這是一個非常昂貴的計畫。如果按照這種形勢發展下去,這種維持殖民地的費用將是難以估量的。而且這種殖民地貿易是被誰所壟斷呢?請注意,是被大英帝國的資本家所壟斷。他們壟斷了大英帝國的全部利益,他們綁架了大英帝國。因此,他們不會給英國人民帶來任何實惠和利益。對於占人口多數的大英帝國的人民而言,他們只有損失而沒有利潤……」

亞當·斯密在寫作《國富論》的時候,是和馬克思齊名的。因為寫了這本《國富論》,亞當·斯密被譽為現代資本主義之父。作為資本主義之父的亞當·斯密竟然是這麼看資本主義的——大英帝國被資本家綁架了。當時大英帝國侵略中國是通過什麼方式呢?就是以東印度公司的貿易為前導,以大英帝國的炮艦為後盾,翻開了我們中國歷史上屈辱的一頁。

帝國主義到了今天已經改頭換面了,它不再以東印度公司為前導,也不再以炮艦為後盾了,而是以國際化為前導,以金融為後盾。過去的資本家是做產業的,現在不是了,現在驅動歐美政府的是華爾街,也叫金融資本,又叫國際金融炒家。關於國際金融炒家,坦白地講,全世界都不知道它們是誰,甚至不願意、不敢提它們的名字,因為它們目前操控了全世界。這一場金融海嘯就是這些金融炒家精心策劃的結果。由於金融海嘯的衝擊,大量的金融機構面臨倒閉的風險。這些金融機構一旦倒閉,將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從而衝擊到實體經濟。事實上已經造成衝擊了,2008年第四季度美國GDP下跌6.3%,2009年第一季度美國的GDP下跌了5.8%。

美國政府此時在做什麼?美國政府正在拿出大量的資金來救市。美國政府第一次決定拿出7000億美元直接幫助這些金融機構,因為只有把它們救活了,才能使後面的骨牌不至於崩潰,否則將衝擊到美國老百姓的信心,進而影響消費,再影響到生產,造成企業破產,再造成失業,再影響消費,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可是美國老百姓竟然是一片反對聲,因為他們知道是誰闖的禍。這種情況和我剛才講的大英帝國是一樣的。大英帝國的資本家綁架了全國老百姓,這一次是國際金融炒家綁架了美國老百姓,要拿美國老百姓辛辛苦苦賺的錢來幫助這些闖了禍的國際金融炒家,所以美國老百姓拒絕付這筆錢,因此美國眾議院當場否決了70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就在否決的當天,從美國開始,全球股市暴跌。

股市暴跌會導致什麼結果?美國老百姓的退休金全都放在美國的股票市場,國際金融炒家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聯合行動導致全球股價暴跌,結果讓美國老百姓吃盡了苦頭。於是老百姓被綁架了,國會終於通過了70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去幫助這些金融機構。

這7000億美元是怎麼花的?其中2500億美元直接注資給銀行,根據美國媒體的調查,有21家銀行接受了10億美元以上的資助,媒體追問10億美元的用途,它們全都擔絕回答。因此媒體判斷,有一部分錢應該進了金融炒家的口袋。

有些讀者問我,這些國際金融炒家如果真的那麼歷害,怎麼把自己的公司也搞垮了呢?我聽了哈哈大笑,因為讀者太單純了一一金融炒家是「個人」得利,他們所在的金融機構倒閉和他們有什麼關係?公司倒閉傷害的是廣大金融機構的股東,這些「個人」會在乎別人嗎?

我給各位讀者舉個例子。這些金融機構拿到美國老百姓的援助資金後做了什麼?這些金融機構的「個人」搞了金融海嘯之後,在2008年總共拿到的獎金竟然高達184億美元,和牛市的2004年一樣,簡直不可想像。花旗銀行的老總「個人」們拿到錢以後準備拿出5000萬美元去買私人飛機。AIG在接受1700億美元的資助之後,它的高管「個人」們花了500萬美元去頂級會所度假。這些例子都是「個人」行為,氣得美國參議院破口大罵,所以奧巴馬總統在2009年2月初講了一句話,他說:「……你們這些國際金融炒家(注意,奧巴馬罵的是『個人』)不負責任到了極點,令人感到恥辱。我們應當做的是比華爾街那些不斷伸手向政府尋求救援的人表現出你們的剋制、自控和責任感來……」你只能罵罵他們就算了,你還能做什麼呢?同樣的斥責也存在於19世紀的英國。

我記得亞當·斯密在《國富論》裡面也用同樣的口氣罵了當時的那一批資本家。他是這麼說的:「……痛斥這些資本家,通過操縱和賄賂政客來剝削工人……」亞當·斯密不僅對工人的貧困痛心疾首,也深切地感受到他們心智的衰退,他強烈地譴責資本家。注意,他強烈地譴責資本家的貪婪摧毀了資本主義的靈魂。這句話和奧巴馬的話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國際金融炒家綁架了美國政府,我們來看看它們是怎麼綁架的。美國財政部要求美國銀行收購美林證券,美林證券被收購之後馬上換掉了CEO約翰·賽恩,此人原本就是最大的國際金融炒家——高盛集團的人。再看一看,紐約證券交易所CEO也換人了,換成了高盛集團的前員工尼德奧爾。還有,AIG接受注資1700億美元後也換人了,它的首席執行官換成了原高盛的愛德華·利迪。美聯銀行接受注資後主席也換成了高盛的人,叫做羅伯特?斯蒂爾。也就是說,當美國政府拿老百姓的錢去救助這些受到重創的銀行之後,包括花旗、AIG、美聯銀行等等,它們的一把手全部都換成了國際金融炒家——高盛集團的高管。

也就是說高盛集團完全掌控了一切。美國前財長保爾森是哪家公司出來的?高盛。柯林頓總統的財政部長魯賓是哪家公司出來的?高盛。美國證券交易所的主席是哪家公司出來的?高盛。美國期貨交易所的主席是哪家公司出來的?高盛。美國證監會的副主席是哪家公司出來的?也是高盛。看到這裡,相信各位讀者都懂了。高盛只是一家公司,以高盛為首的國際金融炒家已經掌控了美國政府,因為證監會、股票交易所、期貨交易所都是它們的,它們掌控了所有的大型基金的管理權。只要掌控了大型基金,就掌控了上市公司,因為大型基金就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

它們甚至掌控了美國的政策。美國政府注資解救的這些公司,它們的人事任命權似乎都不在美國政府手中,而是在高盛集團的手中,由高盛派人去擔當要職。我前面列舉的只是一小部分,高盛集團是國際金融炒家中最重要的一個,它的人遍布全美國,掌控著財政、經濟、基金、股票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監會甚至政府。魯賓,財政部長;保爾森,財政部長;科賽因,新澤西州州長;桑頓,證監會副主席;約翰?懷特黑德,美國副國務卿、財政部副部長;博爾頓,布希總統的白宮辦公室主任;德拉吉,義大利央行行長;安帕,紐約市經濟發展局局長;傑弗里,美國期貨交易所主席;墨菲,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財經委員會主席;弗里德曼,白宮首席經濟顧問。這只是高盛集團出來的一部分人而已,已經夠驚人了。

你不要以為高盛與你無關。香港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在2009年2月2日暗指滙豐銀行遭到操控,被誰操控?下面是我的數據,高盛寫了一個研究報告,說滙豐銀行的壞賬準備應該會高達301億美元,虧損高達15億美元,因此這家銀行的股票價格會從七八十塊錢跌到49塊錢。這個報告一出來,滙豐銀行的股價—周之內下跌25%,跌去了1/4的市值。

高盛又寫了一份研究報告,高度看空中石油,雖然我們國內的證券公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