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中華文化的四大茫然 第03章 茫然之一:就知道賺錢

大災突襲,考問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不管你征服了多少座高峰,但你的心靈卻高不過一座墳頭。

慈善背後,再現文化玄機:

他們都是人——都是有能力的企業家,為什麼他們的想法這麼不同?

價值洗禮,反思社會責任:

但這些是什麼?這是對社會的信託責任。我們有嗎?

背景提示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舉世震驚的里氏8.0級大地震,受災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災難發生後,中國政府與社會各界立即伸出援手,捐款捐物,民眾與企業的捐款數額都大大超過從前。愛心幫助災區的人們渡過難關,重建家園,也令所有的中國人心存感動。然而,面對大災突襲,一些企業的做法以及企業相關人士的說法也引發了廣泛的爭議。

在這一章中我要談論的是一個比較讓我們痛心的話題,那就是汶川大地震。當然了,對於汶川大地震的過程、解放軍的勇敢,以及老百姓所受的苦難,我在這裡不需要重複。但是我相信,這在每一個人心中,都是難以撫平的創傷,包括受難的同胞,包括各位讀者,包括我本人在內,都是如此。我想和大家一起,對這一切進行在地震期間,萬科地產的董事長王石捐了200萬元人民幣,當網民批評他捐得太少的時候,他說了一句話:「我們是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金錢不應該成為企業和個人的負擔。」

背景提示

作為中國地產界乃至中國企業界的領軍人物,王石的這番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和不解,一時引起各方爭議。直到2008年5月21日,王石接受採訪時;對此表達了歉意,並宣布將以1億元資金參與災後重建。

阿里巴巴的馬雲也講過類似的一句話!這是他2006年說過的話(實際上他最後更正這不是他講的話),他是這麼說的:「中國企業家即便有能力,也不應該用來做慈善,而應該用來擴大再生產。對於那些鎂光燈下的慈善捐款,我認為1元就夠了。」

背景提示

這段發表於2006年的言論,是馬雲針對國內企業有「作秀」之嫌的慈善活動所發出的,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多反響,但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卻被網友翻了出來,這位擁有40億元身家的「中國第一網商」無奈地陷入了一片憤怒的聲討之中。

我自己不能當憤青,我也不希望大家舉起道德的利劍隨意揮砍,這也是不好的,我想從歷史的角度來談談這個話題。請問各位讀者,如果有一天你取得了像馬雲或王石那樣的成績,站在他們那樣的位置的時候,你會不會講相同的話?

我們批評起別人都是義正詞嚴,可是為什麼他們會說這樣的話?我對他們講的話並不認同,甚至認為這麼說是有問題的,他們被大家批評我毫不同情。不過我發現網友的評論水平非常高,有一位網友對王石說了一句讓我很感動的話,我相信他不是在謾罵,但這句話值得每一個人反思。他說:「王石,不管你征服了多少座高峰,但是,你的心靈卻高不過一座墳頭。」

對於馬雲的評價,有一位網友寫得也很好,他的話有一點兒罵人的意思,他說:「你的心靈和你的外貌一樣。」我發覺網友都挺幽默的。而且還有網友做了個計算:200萬元人民幣是萬科多少的利潤呢?是它2007年萬分之四的利潤,0.04%的利潤——賺了這麼多錢,只將0.04%的利潤拿來救災。同時網友又算出了一個數據,我不知道這個數據對不對,跟大家分享一下,他說王石12次登山花了3684萬元,而王石的年薪是多少呢?691萬元。似乎我們的企業家,對於救災這個問題還有一種不同的看法,但是我還是要表明自己的立場,我想從文化的角度來談論一下這件事。

先說說兩個人。一個是比爾·蓋茨,另一個是沃倫·巴菲特,他們兩個人,不是簡單的職業經理人,而是真正少數幾個擁有上市公司的億萬富翁,尤其是比爾·蓋茨,一直位居全世界富豪榜的前列,沃倫·巴菲特也差不多。這兩個人很有意思,他們的行為與我們國內的富豪們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分別成立了兩個公益基金會,比爾·蓋茨的基金會叫「蓋茨和梅琳達基金會」,他把他所有的財產都捐給了這個基金會。不但如此,他還在電視上發表講話,其中有一句我聽了很感動。他說,他的財富是取之於社會,也要還之於社會,他只是幫助大家管理這份財富而已。這句話很奇怪,我們通常認為財富是我們自己創造的,怎麼叫做只是由我管理?我創造就是我自己的啊!但比爾·蓋茨不是這麼看問題的,他說他留了一棟價值1億美元的房產,另外給他的子女每個人留1000萬美金,供養他們到大學畢業之後,他這個做父親的職責就盡到了,以後他們就要獨立生存。沃倫·巴菲特在2008年也把幾百億美金捐進了他的基金會,他的想法和比爾·蓋茨是一樣的。

而且,更讓我感到意外的是,美國總統小布希上任後,宣布了16萬億美元的減稅計畫,包括在2010年前逐步取消遺產稅。在我們看來,美國企業家肯定很高興——取消遺產稅多好啊,我可以把我的財產全部留給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太棒了!因此在我們中國人的想法裡面,總認為如果小布希總統取消遺產稅的話,那麼最激動的就應該是比爾·蓋茨同志了,因為他的錢最多,這是我們的思維。可是事態的發展不是這樣子的,美國竟然有120名富翁聯名上書,反對政府取消遺產稅。其中包括比爾·蓋茨的父親老威廉、沃倫·巴菲特、索羅斯、石油巨頭洛克菲勒等人。他們說,我們不能同意總統的做法,取消遺產稅會導致美國的年輕人喪失公平競爭的機會,因此為了美國的長遠發展,我們不能夠贊同這個政策。你們是不是覺得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瘋了?

大家想想,這個政策明明是對企業家有利的,那這些美國企業家到底在想什麼呢?請注意,我絕對沒有誇獎比爾·蓋茨的意思,我也不是在變相責備我們中國的企業家,我只是想請讀者想一想,他們都是人,都是有能力的企業家,為什麼他們的想法這麼不同?

而且我再告訴大家,這不是對與錯的問題,你千萬不要認為,比爾·蓋茨就是對的,我們就是錯的,沒有這麼簡單。我要說的是,這些美國巨富的行為背後,到底埋藏著怎樣的社會文化基因呢?

我們不要拿著一把道德的利劍隨意揮砍,因為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當你是窮人的時候,你可以隨意地指責富人,可是我希望給大家一個啟發。我最喜歡談歷史,而且我的讀者也最喜歡聽我談歷史,因為我談的歷史,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而且跟大家所學的歷史似乎都不太一樣,所以這個歷史特別好聽。那麼我首先談一談,這一種源自於西方的企業家精神,或者說源自於西方的這種現代型的企業,它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在這種文化之下會產生這種想法,而我們卻是不同的想法?我們先回顧一下過去的歷史。

在公元10世紀,西方孕育了第一批企業家,因為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在那個時候成立的。當時的天主教皇給大家灌輸這麼一個信念——你死後怕不怕下地獄?民眾們當然怕了,那要怎樣才能夠不下地獄呢?答案就是把你的財產捐給教會,顯示出你對上帝的忠誠,就可以不下地獄。所以很多有錢人在死掉之前,就把財產捐給了教會,這樣到了公元10世紀中葉,英國的土地有60%是屬於教會的。

可是教會神職人員自己是不能夠經營企業的,他們又沒有合法的子女,不能傳承,怎麼辦?所以他們創立了現代化的股份有限公司,那就是聘請職業經理人來經營這些教會企業,這些職業經理人是管理者,而這些企業的所有者是誰呢?是教會。管理權跟所有權分開的第一步,就是這時候來的。我這裡並不是說這個制度有多好,而是在教會的企業之下,這個制度的形成是必然的。

背景提示

在教會神權時代,英國農民們的做法是通過遺囑或合同將土地轉移給教會,而管理權則交給受人尊重的教士,這些受人尊重的教士就是今天現代職業經理人的前身。

這些經營企業的人是職業經理人,當時在英文中叫做「Profess」,就是「專業人才」的意思(這裡提醒讀者一下,教授的英文「Professor」與這個單詞就是同一個詞根)。在公元10世紀的時候,就是用「Profess」這個詞來稱呼當時經營教會企業的那一批職業經理人。那麼,他們當了職業經理人之後,會有什麼信念?他們努力經營企業的目標是什麼?那就是為了服務上帝所熱愛的子民,理解我的意思嗎?

他們心中有這樣一個強烈的責任感,他們都是教徒,都是教會所指派的最精英的Profess(Profess沒有「or」,所以不是教授「professor」),他們是純粹的技術人才、專業人才,要把公司經營好來榮耀他們的上帝,因為他們一直講的話就是神愛世人。所以到最後我們會發現,這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