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集 第十章 十八撩亂

「什麼東西?」沈洛年意外地說。

葉瑋珊從懷中取出一物說:「這個,我想應該交給你……」

又來了!望著葉瑋珊手中的暗神之鏡,沈洛年好笑地搖頭說:「那鏡子我用不著。」難怪葉瑋珊不給張如鴻,原來想給自己?狄純這麼做不讓人意外,但這獨裁數十年的葉瑋珊居然也這麼做,說老實話,沈洛年多少有點感動。

「用不著?」葉瑋珊意外地說:「你不是也引炁入體了嗎?」

沈洛年搖搖頭說:「我的功夫比較特殊,拿著這東西威力確實會變大,但速度會變慢,反而不划算,給如鴻用也不錯啦。」

「如鴻?」葉瑋珊微微一笑說:「你怎不說清嬿或小韻?」

「呃?」沈洛年說:「她功夫比較高啊。」

「這麼說確實有道理,但不是每個人都這麼想。」葉瑋珊收回暗神之鏡說:「若真給了如鴻,歲安城的政治圈中,會產生出太多不正確的解讀。」

「那你就收著吧。」沈洛年無所謂地說。

葉瑋珊也不堅持,她再度從懷中取出一本封面有點泛黃的薄冊,走近說:「我想起這功夫,或許適合你。」

「功夫?」沈洛年接過,見封面寫著「十八撩亂」,左下角另有三個小字——賴一心。

賴一心創的武功嗎?這什麼古怪名字?沈洛年翻開來看了看,卻見書中畫著許多手持雙匕的小人做出各種不同的動作,旁邊還有許多簡短的注釋。這麼翻過去,沈洛年看不出奧妙,但卻漸漸覺得這功夫名稱挺有道理,真是讓人看得眼花撩亂,所謂的十八撩亂,大概就是眼花十八次的意思吧?

他一面在心中隨口編排賴一心,一面翻了幾翻說:「這功夫適合我?」

「他當初創這功夫時曾提過……能學這功夫的人很少,大多數人都沒法使用。」提到賴一心,葉瑋珊並沒表現出什麼古怪的情緒,只淡淡地說:「我想你也許可以試試,而如鴻學功夫很快,她學了之後教你,比你自己摸索還好。」

這是什麼話?若能學這功夫的人很少,葉瑋珊又怎知道自己能學?張如鴻又怎能學了之後教自己?沈洛年一頭霧水之餘,一面胡亂翻著這讓人眼花撩亂的「武林秘笈」,突然翻到最後一頁,上面寫著幾行字——「十八撩亂者,招式易學、力無所出,只有掌握輕重奧妙者,方能發揮,否則只淪於雙匕亂舞而已。我揣摩數十年,仍不解輕重變化之所由,遙念故友無雙風采,不勝唏噓。」

輕重奧妙?媽啦!這是替自己創的功夫?去你的無雙風采!沈洛年猛抬頭,望向葉瑋珊,兩人目光一觸,沈洛年心中明白,葉瑋珊根本就知道此事,只是不願當面說明白而已……賴一心那傢伙當初確實曾說過要幫自己創一套功夫,沒想到居然真弄出來了?

既然是專為自己創的,就學看看吧?沈洛年這次也不推拒了,直接點頭收起說道:「我試試。」

「這幾日你和如鴻好好研究一下,去龍宮之前,看能不能有點收穫。」葉瑋珊微笑說。

「好。」沈洛年說:「沒事我就去了。」

見葉瑋珊微微點頭,沈洛年望著葉瑋珊片刻,忍不住苦笑搖了搖頭,轉身往外便走。

這一瞬間,沈洛年突然明白,豈止自己不願與他們相認?眼前的「曾祖母」葉瑋珊恐怕也不知與自己相認後該說些什麼吧,還不如配合著自己,假裝不知此事,她今日的表現,說來也不難理解。

走下樓梯,回到第四層,沈洛年對不遠處等候的張如鴻點點頭說:「好了。」

「功夫的事呢?」張如鴻迎了過來。

「這本。」沈洛年取出遞過說:「司令希望你學會教我,你先看吧。」

「十八撩亂?」張如鴻拿過書一怔說:「這我會呀。」

「你會?」沈洛年吃了一驚。

「當初無聊時學的,舞起來很漂亮。」張如鴻聳聳肩說:「不過,很久沒玩了,可能有點忘了。」

這到底是什麼功夫,為什麼會被這樣形容?沈洛年意外地說:「這書到處都有啊?」

張如鴻點頭說:「武尊爺爺創的功夫都公開給大家修習,只要去軍校圖書館都可以查到,不過沒人教的話,只看書未必學得會,而這功夫又比較古怪,也沒什麼人會花時間學……啊!我明白了。」

難怪這書看來有點像是印刷品?這武林秘笈真沒質感。沈洛年暗暗好笑,一面隨口問:「明白什麼了?」

張如鴻呵呵一笑,翻開手中「十八撩亂」的最後一頁,手指點了點那行字說:「我明白這頁在說什麼了,原來你的怪力是這麼一回事?所以司令才要你學?」

果然是天才,一點就通,看來讓她教自己,應該會學得很快吧?沈洛年聳聳肩說:「大概吧。」

「我倒要看看你學會之後有多厲害!快,我們回去。」張如鴻興奮起來,腳步加快,衝出司令部。沈洛年無可奈何,只好跟著加速,兩人一前一後,快速地衝過歲安城中大道,直奔擎天塔。

九天後——四月二十三日,星期一。

這一天,正是龍宮五百侍女出發的日子,護送的隊伍由黃清嬿、張如鴻、狄韻三人率領,共五十餘人組成。

一般龍宮的護送隊都只是一個約五十人的編隊,也就是當初沈洛年加入狄韻的小隊伍編製。一開始沈洛年還有點好奇,五百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只有這幾十人如何護送?後來經狄韻解釋,他才知道,去程路上有虯龍族派人迎接,直接飛至龍宮,根本沒什麼好護送的,對小隊來說,需要挑戰的反而是回程,那時得靠自己徒步穿過大半個噩盡島,返回歲安城,所以人多也沒有什麼意義,還不如少數精銳有效率。

既然三個候選人都來了,這小隊當然只能讓三人合作組成,除了三人隨官參與此行之外,其他人選卻也頗費思量,總不能分頭各挑十餘人湊數,這樣的隊伍組合必然會出問題。三人商量後,作出決定,由狄韻選出十五名魔法師隨隊,其他軍種約二十人,則由黃清嬿挑選,至於張如鴻……因為這趟行程,葉瑋珊特別指定由她統率,所以整支隊伍的最後指揮權就留給張如鴻負責了。

在這九日中,沈洛年在張如鴻指導下,專心學習那套叫作「十八撩亂」的武學,沈洛年這才知道,所謂的十八撩亂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套異常繁複詭異的雙匕招式,整套一共十八招,每招都有許多不同的變式。沈洛年看過張如鴻表演,果然是花團錦簇,讓人眼花撩亂,不愧其名;而這功夫的特色在於許多動作雖又快又巧妙,卻因為角度古怪,扭轉次數太多,往往難以施力,所以當初張如鴻才會稱之為「舞」,而這類的功夫,另外有種很通俗的稱呼方式,就是花拳繡腿。

因為難以施力,所以雖然揮舞得漂亮,但對張如鴻來說,當真用來搏殺,出招速度將遠遠不如自己平常的功夫,所以當初她只是學來玩玩而已;而若不是張如鴻身為發散型體質,炁息可以由體外操控,有些動作說不定還做不出來。

但對沈洛年來說卻又不同。他質量輕化的時候,只要一點力量,就可以快速移動,根本不用在意是否符合人體施力角度;而與敵碰撞的同時,只要化輕為重,一股龐然物力就會自然產生,也無須介意體內炁脈運行是否順暢,何況他的本體炁息也屬於自由出入內外的性質,控制上更為容易,所以這套詭異的招式,其他人也許無法使用,但對沈洛年來說,卻沒有任何問題。

另外還有一個優點。這種繁複的招式當然不是用來對付靈智低下的妖獸,而是針對擅於運用招式、功夫高強的高靈智敵人。而敵人功夫越高,經驗上的慣性越重,將越難理解這些明顯不合理的招式,猛然碰上,不吃虧也難——這套武學只要能發揮威力,可說是巧、繁、變路線的極致功夫。

這九天中,沈洛年只學會了其中四招,但也逐漸領悟了這套招式的理路,以及書中圖畫文字的含意,偶爾也可以自行看著書本修練,有問題再找張如鴻詢問。只不過學是學了,哪種情況用哪一招,沒什麼武學素養的沈洛年當然是完全搞不清楚。據張如鴻說,學會十八招簡單,但想了解每招最適當的使用時機,至少要練上好一段時間,還要常常與人對練,才能漸有體會,當沈洛年問到究竟需要多久時間時,張如鴻卻嘿嘿笑了兩聲就不說了,感覺不像是個容易讓人接受的答案,沈洛年心驚之餘,也頗有點不敢問下去。

不過那三輕七柔的炁息存想,倒是已經接近完成。照著那虯龍武痴敖歡傳授的法門修鍊,沈洛年每日都能感覺到體內炁息強度的提升,看來那還真是一門不錯的修鍊方式,若以剛開始引炁的狀態相較,至今沈洛年提升了已不只五成。

而狄韻這陣子似乎頗忙碌,不常來與沈洛年碰面,但每隔一、兩日,都會用輕疾問問沈洛年修練狀態,並隨口念念近日遇到的一些煩心事或嫌棄一下亨利的古板情書。雖說最後通常都是雙方一陣互罵收場,但兩人倒也樂此不疲。

而她果然沒再找沈洛年幫忙「喚醒」,沈洛年當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