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冉冉升起的憂鬱王子 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

現在,做了攝政王,載灃考慮該是狠一點的時候了,否則太對不起皇帝他爸這個稱號。

載灃要讓自己狠起來,首先就要對別人狠一點,而且要找個狠人下手。放眼天下,誰最狠?當然是袁世凱。

慈禧、光緒剛死,關於袁世凱的八卦、小道消息在京城已經傳得滿天飛。天子腳下的老百姓個個都是「磚家」,侃起政治來那是一套一套的,他們說的不一定正確,但侃政治的從來都走在玩政治的前面,內容一定夠炫、夠酷、夠刺激,傳得最廣的是兩條八卦。

其一,袁世凱在光緒帝病危時,上供了一顆藥丸,結果光緒就「被死亡了」。

其二,袁世凱聯合奕劻,意圖擁立奕劻的兒子載振為帝。

這八卦傳得不是玄乎,而是邪乎。袁世凱怎麼會腦殘到進藥丸?光緒帝怎麼會傻到吃自己最痛恨的人的藥丸?

至於立載振為帝,更是玄乎得找不著北,繞著紫禁城兜一圈,皇帝也輪不著他。

但老百姓的嘴就像互聯網的微博,傳播的速度那可是刷刷地瘋長。載灃不由得不信,因為任何一條關於袁世凱的消息,都牽涉到自己和兒子,牽涉到大清的江山。袁世凱的存在就是對大清國的威脅。

如果真是這樣,精明的慈禧會看不出來?要動袁世凱也輪不著載灃,慈禧早就會動他。

這是慈禧苦心下的一步棋,自己身後,指望著憂鬱的載灃掌舵那是夠嗆。所以她特意安排了軍機處三駕馬車。

奕劻領頭,雖然貪點,但對朝廷忠心;袁世凱雖然跋扈,但有辦事的雄才,且絕不敢有二心;張之洞雖然年紀大點,卻是個人精,既能壓制袁世凱,又能維持大局。三駕馬車,老馬拉破車,還能將就著走。再以立憲這塊招牌擋著,說不定就能晃晃悠悠邁步進入二十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慢慢融入世界潮流。

老太太給接班人載灃留下了穩定、團結的領導班子。不過看來載灃很難體會了解老太太的一番苦心,也許是憂鬱壓抑得太久了,他想活動活動身子骨,折騰折騰。

老實人平時不輕易折騰,可是一旦折騰起來,腦子一根筋,那是折騰得沒完沒了。

載灃,可不要一時腦子發熱,輕舉妄動,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大好穩定局面啊!

載灃的水平畢竟和慈禧不是一個檔次的,他恰恰認為袁世凱是破壞安定團結局面的最重要隱患。

為什麼呢?

因為袁世凱人緣好,滿朝文武不是他的哥們兒就是門生,處處圍繞著他,把他當做核心,什麼時候都能一呼百應。

還因為袁世凱有本事,是百年未遇的雄才,當領導的最忌諱下屬比自己有才。

最重要的一點,袁世凱手握北洋六鎮中國最精銳的軍隊,士兵們拿著國家的工資,心裡卻只想著袁宮保一個人。

手裡有槍杆子,人緣好,有大才,在載灃看來,袁世凱就是可以隨時爆炸的火藥桶。不過載灃還是下不了決心,大家都是出來混的,不容易啊,就這樣和和睦睦地過日子不也很好嘛。可是載灃的貴二代小兄弟們不答應,他們一個個是雄心萬丈,整天在嘟囔:老袁不走,國無寧日。

對載灃來說,老袁不走,家無寧日。京城的貴二代們整天跑到攝政王府,在載灃耳邊大聲或輕聲地灌輸一個真理:天大地大都不如槍杆子大,爹親娘親都不如權力親,只有做掉袁世凱,才能還京城一個晴朗明凈的天空。

既然大家都這麼說,那就動手吧。

怎樣才能做掉袁世凱呢?

中國政壇有個規矩,無論殺你、貶你,玩你,都要給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最好的理由是貪,但袁世凱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貪。

其次是生活作風,袁世凱的腎功能雖然很強大,可數數也不過是幾房姨太太而已,其中還有一對朝鮮皇室姐妹花,他親身躬行傳播中朝兩國人民的偉大友誼,論理還要表彰才對。

京城裡已經謠言四起,攝政王要對袁宮保動手了,有傳說光緒臨終時遺詔載灃誅袁世凱。

光緒帝和袁世凱的恩怨大家都知道,因為戊戌變法時的告密,讓光緒帝的雄心付之東流。當然,不告密光緒也不會成功。

臨終時,光緒流著淚拉著載灃的手:「兄弟,大哥求你了,一定要殺袁世凱。」

「奉先帝遺詔」,這個理由太給力了。

可是載灃卻不願意,老百姓都能超前預測到人事的變動,那也太顯示不出皇家用人的神秘莫測和高智商了。

當然也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主子上位了,舊人當然要換成新人,換換更健康嘛。

到底需要理由還是不需要理由?載灃這個糾結啊,袁世凱,看來我是前輩子欠你太多,要做掉你比查清×美美的身世還難!

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恨一個人同樣也不需要理由。苦思冥想的載灃突然開竅了,自己已經不是當初的文藝小青年,沒必要為處置一個大臣如此糾結。天下我最大,想怎麼玩你就怎麼玩你。

憂鬱的人一旦腦子開竅了,做起事來比誰都猴急。

載灃馬上召開內閣、軍機聯合辦公會議,討論袁世凱的問題。畢竟是二十世紀了,要和國際接軌,充分體現民主原則,表現一下領導的虛懷若谷,證明對袁世凱的處置是充分民主協商的共識。

參加會議的領導人有大學士孫家鼐、榮慶,軍機大臣奕劻、世續、張之洞、鹿傳霖等。

載灃將早已擬好的諭旨拿給大家看,一看內容,每個人都倒吸一口涼氣,上面寫著「跋扈不臣,萬難姑容」。翻譯成白話文就是看你不順眼,明顯是將袁世凱往死里整。

看完諭旨,每個人只有一句話:請攝政王慎重處理。

載灃有點納悶,平時都說袁世凱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怎麼關鍵時刻又替他說話了?載灃想聽聽張之洞的意見,他知道清流出身的張之洞一向和袁世凱不和,看不起連舉人都不是的暴發戶袁世凱。

沒想到張之洞神情凝重,他現在也是滿肚子憂鬱。攝政王啊攝政王,看不順眼那是你的事,但是沒必要把人往死里整,要顧全大局啊。一個人憂鬱也就罷了,難道要所有人、整個國家一起陪著你玩憂鬱嗎?

一句話,這個國家沒載灃可以,沒袁世凱絕對不行。

為了大局,張之洞拋卻私人恩怨,提出幾點意見:

其一,先皇、先太后屍骨未寒,新君剛立,突然誅殺大臣,朝局不穩。

其二,袁世凱手下北洋將領不服,有可能鬧事。

其三,袁世凱是李鴻章之後中國最具國際知名度的人物,很容易引起國際干涉。

載灃想了想,說的也對,尤其是最後一條,洋人如果很生氣,後果那是相當嚴重,說不定又來一次八國聯軍。可袁世凱必須要走,可以不殺他,但是不能看見他。那就找個毛病讓袁世凱回老家吧,從袁世凱身上找毛病。

男人一到中年,哪能沒有毛病,不過袁世凱氣很足、腎不虛,只能找些小毛病。想來想去,就讓腳有毛病吧,這個毛病可以有,真的可以有。喝涼水都可以塞牙,走路當然可以走出毛病。於是袁世凱一夜之間「被殘疾」,成了需要加倍關心呵護的弱勢群體。

袁世凱這段時間也一直憂鬱著,京城早就風傳攝政王要對自己動手。不過他一直心存僥倖,這個國家離了我不行,載灃這個懦弱憂鬱的文藝青年一時半會兒沒這麼大的魄力敢把我怎麼樣。

但沒想到這麼快,慈禧死後剛剛五十七日,憂鬱王子竟動真格的了。

聖旨下來了,話說得倒還客氣。袁世凱多年來任勞任怨,為朝廷做了不少事。皇上登基後,正對其寄予厚望時,袁世凱的腳卻不幸有毛病了,身體是本錢,皇上體恤你,回老家好好養病休養。

接到聖旨,袁世凱「面色皆赤,強作獰笑,雲天恩誠厚」。朝廷的恩情確實是比海深,無比安慰呵護我這個殘疾人啊。

袁世凱匆匆回到錫拉衚衕寓所,他想靜一靜,好好思考下一步怎麼走。可是已經靜不下來了,家裡早炸成鍋了,孩子鬧,老婆哭。

大兒子袁克定說根據以往慣例,這道聖旨只是開了個頭,接著會繼續加碼,將你整死。當初年羹堯、和珅不都是這樣一步步被逼自殺的嗎?

姨太太們則哭訴,老頭子你要有個三長兩短,我們孤兒寡母怎麼活啊?

袁世凱聽得心煩意亂,當然更多的是害怕,一時方寸大亂。

袁世凱也有怕?是的,只要是人,就有怕。雖然從心底鄙視載灃,可人家是領導,想怎麼玩就怎麼玩,輕而易舉就將自己玩成殘疾人,自己還要千恩萬謝,小命時時攥在別人手裡啊。

除了怕,就是氣。袁世凱越想越窩火,這麼多年來,內政外交、軍事、經濟,里里外外,哪樣不是我打理?說不要我就不要我,還把我變成了殘疾人。

袁世凱此時最需要消消火,大家都知道你冤屈,可是你沒機會上訴,應該說是根本不能上訴,稍有反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