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河的邊緣 春秋時代

在春秋時代中,共有四人入選:

一、孫武

二、伍子胥(名員)

三、范蠡

四、趙襄子(名無恤)

其中三人為南方,也就是長江流域之人;一人為北方,也就是黃河流域之人。

關於孫武這個人,可說是相當知名,至少大家也知道他似乎就是寫下《孫子》這本書的人。

但實際上,關於這點倒並沒有那麼明確。根據《史記》上的記載,只知他最有名的事迹,乃是為了證明軍律的嚴正,而斬去了君主寵愛的兩名美女而已。

在這個事件中,他為了要讓君主認知軍隊訓練的必要性,就命兩名美女為隊長,帶領由其他美女數百人所組成的隊伍,並依軍令行動。然而不論孫武如何命令,就是只聽聞笑聲,而沒有確實的動作。於是孫武便認為這是隊長之罪,而將兩名美女叫來斬首。如此一來,其他的人便不敢大意,而能聽從孫武的命令行動了。

從這個故事之中,我們雖然可以得知其所注重的乃是軍律的嚴格,但這大概也只是象徵的寓言,畢竟連孫武這個人實際上是否存在,在歷史上都有很長一段時間表示懷疑。關於這件事,在學界中後來雖然有些有力的學說出現,但找們還是把它當做一則有趣的故事來看就好。

而比較重要的,則是第二位的伍子胥。他在中國歷史上也相當為人熟知,是個把替父兄報仇當成是一生職志的人。聽說台灣的名漫畫家鄭問老師,在《史記》的登場人物中,最喜歡的人就是伍子胥。只是,伍子胥是個性格非常苛烈的人,對日本人來說,也許是個避之惟恐不及的人物也說不定。

當這個人被國家所放逐的那段日子中,有段期間幾乎是空白的,因此也有人認為伍子胥在這段期間內是在寫自己的軍事理論書,然後以孫子為筆名發表。因為實際上,孫武這個人的實在性尚有所疑問,而伍子胥則沒有問題。個人認為,伍子胥如果以這樣的形式來著書發表自己的思想和理論的話,那倒是個十分有趣的說法。只是,為什麼伍子胥要以孫子為筆名呢?那就完全沒有提到了。

就在之前,於中國的西安,幾乎完整地發現了以竹簡書寫的《孫子》八十二篇共十四萬一千七百零九字。如果此一報導屬實的話,那對現今只存留約六千餘字的狀況來說,如此的大發現應當能對這一段歷史提供飛躍性的研究資料才是。

說到伍子胥,他的父親乃是春秋時代楚國的重臣,由於楚國發生了王位的紛爭,因此他的父親與兄長都被殺死。正確地來說,其實應該是在聽聞了父親被殺的消息後,伍子胥就準備逃難,主張以後再來為父報仇;至於兄長這方面,則是在將此重責大任交給他之後,自己承擔了長子的義務,而和父親一起就死。就這樣,伍子胥逃亡出境,後來碰到了吳王——闔閭這名人物。這個人乃是春秋五霸之一,當時是非常英雄的人物。而伍子胥就出仕於他,而與母國楚國展開交戰。

由於他具有相當的將才,因此屢次大破楚軍,而在最後終於陷落楚的都城時,本為其復仇對象之楚王——也就是那個殺了其父兄的人物——卻早已埋身於墳墓之中。氣憤的伍子胥就破壞了他的墳墓,把楚王的屍體拿出來加以鞭打。這故事十分地出名,然而就日本人的感覺來說,似乎並不需要做到如此決絕的地步,甚至連當時伍子胥的親友都如此認為。然而伍子胥為他的復仇花費了他的歲月,還因此說過——「暮而途遠」的話,流傳至今成為名言,充分表達出了一名一生都只想著復仇之老人的心情。

之後,吳國在與越國的作戰中也獲得勝利。在此,越國的國王勾踐——他在日本也算是個有名的人物——在前往吳國投降之際,伍子胥曾向自己的君主提出應該把這個人給殺了的建議。

此時身為伍子胥君主的,乃是吳王夫差。由於伍子胥自己乃是個花了終身生涯於復仇上的人,因此在攻破越國之後,認為如果讓越王勾踐繼續存活下去的話,將來一定會前來報仇,就像他自己一樣。然而,雖然他提出了將之殺死的建議,惟夫差認為越國已為自己的屬國,沒有再將勾踐殺死的必要。於是伍子胥使放話說將來吳一定會為越所滅。這話傳到夫差耳中,自然是大大不高興,而認為其非常高傲。

之後,吳王夫差認為既然自己已經稱霸一方,在中國全體中有相當的力量,於是就有了征服北方的打算——吳國本來就位在南方的長江流域,此時為了向北方征服黃河流域而打算出兵——

伍子胥認為不可,此舉讓夫差在心中認為這傢伙日後終會將自己取而代之,因此就下令賜死伍子胥。而伍子胥在接受了這道命令之後,雖然不得不自殺,然在死前挖出了自己的眼睛掛在城門之上,說要親眼看見吳國的滅亡。

得知此事的夫差認為,伍子胥在臨死後還那麼自大,就把他的屍體裝進袋子流放長江。當地的人因對其憐愛,因此便設立了伍子胥的祠廟。

接下來談到之後的事情,果然如同伍子胥所預言的,戰敗的越王勾踐確實謀於復仇。當然,一個人的復仇是非常辛苦的,在此,第三位的范蠡出場。

這個人雖然列名於名將之中,但其實若要將之列名於「名宰相列傳」也是可以的。他是個文武兼備的人,不但幫助越王勾踐訂定龐大的復仇計畫,而且還為了要分裂吳王夫差與伍子胥,而在暗地裡活躍著。最後終於趁著夫差大意之際,以突襲滅亡了吳國。

這時的夫差,因為自己已經沒有勝算而降伏,越王勾踐本想放了他,就像當初他曾經放了自己一樣,但為了預防他將來會像自己一樣再度前來複仇,所以本來是想把他流放到荒僻的小島上,而不想要他的性命。不過,范蠡卻說道:你到底在想些什麼,難道伍子胥的例子還不夠嗎?

勾踐終命夫差自盡,夫差也惟有接受。因為夫差自覺沒有顏面到那個世界中去見伍子胥,因而留下了以袖掩面自殺的故事。

范蠡在完成了壯麗的復仇大劇後,本來應該是要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才對的,沒想到他卻在此時向越王勾踐求取休假,最後竟離國而去。根據范蠡自身所言:他的君主乃是可以共同患難,但卻不是可共享榮華之人。

在此,如果范蠡自誇於功績,並求取宰相權力的話,最後必定會受到肅清,看準了這點的他,自然還不如就此離開。范蠡在往北方離去後,展開了他的商賈之旅,由於非常成功,因而成為當時天下第一等的富豪,悠然地渡過了他的一生。

當時,曾有和他共渡一生的另一半乃是美女西施的傳說。這個西施,在越國本來的身份並不高,應該是庶民之家的女子,然由於其絕世的美貌,因而被范蠡所發現,並送到吳王夫差之處。也就是說,范蠡乃是企圖以西施的美貌來使夫差英氣不再,果不其然,夫差在有了西施之後,天天都與之宴樂,還為其建造宮殿。這些都成了當時還健在的伍子胥的口實,也讓夫差在心中立下總有一天要把那羅嗦的老頭子解決掉的決定。這些傳說都是在《吳越春秋》一書中的歷史故事,非常有名。

西施乃是中國四大美女的第一人。所謂的中國四大美女,依古今的順序乃是西施、王昭君、貂嬋、楊貴妃,到底是何時開始有這個稱呼,以及其中的貂嬋根本就可能是不存在的人物這點看來,這樣的人選其實並沒有客觀的依循。當然並不是說在這四人當中有哪一人並不美,這四人應該都是美女沒有錯,然而到底是為什麼選了這四人,而又是什麼人所選的呢?這個就無從得知了。算了,這說不定還比所謂的世界三大美女要來得好些。所謂的世界三大美女,指的乃是克麗奧派特拉(譯註:埃及豔后)、楊貴妃、以及小野小町等三人。我想這應該是由日本人所選出來的才是,因為再怎麼說,絕對不可能會有知道小野小町的埃及人才是。

如果對春秋時代做一個概觀的話,其實這乃是周朝的後半時代。當時周王朝衰敗,因而成了群雄割據的狀態,就像日本室町時期後半的戰國時代一樣。周之國都在當時由西方往東遷移而來,這並不是因為有什麼原因,而是群雄割據下不得不將都城遷移的結果,也因此,周就以國都不同的兩個時期分別稱為西周和東周。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周國分裂為西周和東周,而是在周的領域中,國都在西的時期稱為西周時代,此乃是周的全盛時期。此後周衰敗而將國都東移,就稱為東周時代。東周時代再大致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代。那麼,這兩個時代又是如何區分的呢?

在春秋時代中,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晉,晉雖然一時有取得天下之勢,然終不免國勢衰敗、分裂為三,也就是趙、魏、韓等三國。自此之後,就由春秋時代轉為戰國時代了。

關於第四位的趙襄子這名人物,他被稱為趙國的始祖。這時他並未被稱為王,也就是說,在形式上,趙國亦尚未成立,他乃是晉國重臣之身份。

由於晉國此時已經衰微,重臣之間共分為四股勢力,其中的三股乃是之前提到的趙、魏、韓,而第四股、也是最強的勢力,乃是知伯。知伯的勢力當時非常強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