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五章 模範島和億兆城

在那個時期,世上還沒有一位膽大的統計學家,同時又是地理學家能對分布在地球表面上的島嶼數目提供一個精確的數字。哪怕說有好幾千個也不過份。在這眾多的島嶼中,真的就沒有一個能令機器島的創建者們滿意,並滿足它未來居民的要求嗎?沒有!哪怕一個也沒有!由此,他們產生了一個念頭,從無到有興建一個人工島使之成為實用的「美式機械化」島嶼,它將是現代冶金工業的一個創舉。

Standard—Island,——可以譯作「樣板島」,——是一個裝有螺旋推進器的島。億萬城是它的首府。為什麼起這個名字呢?顯而易見,因為它是億萬富翁們的城市,是古爾德、范德爾比特、羅特席特德之類大富豪的城市。但是,有人一定會提出,英語中沒有「億萬」這個詞。新舊大陸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始終是說「athousandmillions,millemillions……『億萬』是一個法語詞……」這完全正確,不過,多少年來,它已經成了大不列顛和合眾國的日常用語,況且用它作樣板島首府的名稱再貼切不過了。

興建一個人工島,這是一個其本身沒有什麼不尋常的想法。只要有足夠的材料沉入江河湖海中,建造人工島並非是人力所不可及。不過,僅僅這樣還是不夠。考慮到它的用途和它應該滿足的需求,這種島必須能夠移動,因而它必須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這才是困難所在。不過根據鋼鐵廠的能力,這個問題還是可以解決的,再說現在有了大功率的,確切地說是威力無比的機器。

出於喜大好「奇」的天性,19世紀末時,美國人已經計畫著在距離陸地幾百法里 的外海上,通過用錨固定的辦法安置一個碩大無比的浮台了。按照他們的設想,這個大浮台即使不算個城市,至少也是太平洋中的一個療養地,上面有飯店、旅館、俱樂部、劇院等。總之,旅遊者可以在那裡找到當時最時髦的水上城市中所有的消遣方式。現在,這個計畫實現了,而且更完善了。不同的是,建造起來的已經不是什麼固定浮台,而是一個活動的島嶼了。

在本故事初始的6年以前,一家美國公司以5億美元的資本成立了「樣板島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是建造一個人工島。島上能為美國的大富豪們提供大陸常駐地區所沒有的種種好處。這5億美元共分成500股,很快便被認購一空。要知道,當時在美國腰纏萬貫的大富翁有的是,這些財富或者來自修築鐵路,或者來自開辦銀行,或者靠開採石油,或者靠販賣人口。

建造該島共花費了4年的時間。這裡最好先談談島的主要尺寸、島上的布局安排以及為了使它能夠時刻處在浩翰的太平洋中最美好的地區使用了什麼牽引方法。島的尺寸將採用公里作計算單位而不是英里,——過去,守舊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無理地對十進位制進行百般排斥,而現在,這種計算制已經佔了上風。

說起水上村莊來,在中國的揚子江、巴西的亞馬遜河和歐洲的多瑙河上都有。然而,它們不過是些臨時性建築,是在長長的木筏上搭建的幾座小房子。一旦到達目的地,木筏被拆散,房子被拆除,村莊也就不復存在了。

然而這裡說的島,卻完全是另一碼事:它應該下到大海里,應該經久存在……憑著人類雙手的傑出勞動可能使它存在多久它就應該存在多久。

再說,天曉得,陸地會不會有一天顯得太小了,容納不下這麼多的居民?因為,根據拉文施泰因 的理論,學者們令人吃驚地準確斷言:2072年地球上的人口將達到60億左右!當大陸上人滿為患的時候,難道不需要到海上建造房子嗎?

樣板島是一個用鋼鐵築成的島。島身的抗擊能力是按照它被指定承受的非凡重量設計的。它是由27萬個鋼箱組成的。每個鋼箱高16,66米,長和寬各為10米。故而,它們的表面是邊長為10米的一個正方形,亦即面積為100平方米。所有這些鋼箱用螺栓固定和鉚在一起後,形成一個總面積為2700萬平方米,即27平方公里的島嶼。島的表面形狀被建築師們建造成橢圓形,它的長度為7公里,寬度為5公里,周長為18公里。

島身吃水部分為30英尺,露出水面部分為20英尺。這就等於說,樣板島沒入水中10米。由此得出它的體積為4億3200萬立方米,它的排水量等於體積的五分之三,就是2億5900萬立方米。

島身沒入水中的那一部分如何處理費了很長時間才得到解決——提出辦法的人因此成了億萬富翁,——因為按照要求,這一部分不允許蝸牛及其他貝類動物依附在與海水接觸的島壁上。

這個新型島的地下部分既不擔心變形,也沒有斷裂的危險,因為島身所有的鋼板都用橫向連桿穩穩地支撐住,並且用螺栓和鉚釘牢牢地固定住的。

建造這種龐然大物般的海上機器,需要新建專門的工場。樣板島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做了這件事。公司獲得了馬德蘭灣及其海濱地區,它位於古老的加利福尼亞這塊狹長半島的頂端,幾乎到了北回歸線邊上。在以著名的威廉姆·泰森為首的樣板島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師們的領導下,建島工程就在這個海灣上展開了。威廉姆·泰森在工程竣工幾個月後便離開了人間。這和布魯奈爾 差不多,後者在他的「大東方號」下水失敗後死去。那麼樣板島究竟是不是放大了幾千倍的另一艘現代化「大東方號」呢?

大家明白,不可能把島造好後再放到海洋里。所以,人們在馬德蘭灣的水面上按照排好的位置逐塊、逐箱地建造樣板島。美國的這一塊海岸因此變成了活動島的停泊港,當它需要修理時,就可以停到這裡來。

島的構架,也可以說島身,是由27萬個鋼箱組成的,除了特別加固的那部分留作市中心外,其餘地方覆蓋了一層厚厚的腐植土。這種腐植土足可以滿足有限的植物生長需要,像草坪、花圃、小灌木叢、小樹林、牧場、蔬菜地。但是要求在這種人工鋪就的薄薄土地上生產糧食和飼養肉用牲畜看起來不大現實。再說,這些牲畜定期進口。不過,建立一些必需的設施還是必要的,這樣,牛奶和家禽產品就不用依賴進口了。樣板島上四分之三的土地,換句話說21平方公里,都用作種植。公園裡的草坪一年四季碧氈綠毯;實行了集約耕作的田園中瓜果菜蔬源源不斷;人工牧場為某些牲畜提供了豐富的牧草。此外,這裡廣泛使用了電氣化耕作方式,也就是直流電效應,通過電流刺激促進果蔬以非凡的速度生長,而且長出來的蔬菜大的驚人,譬如白蘿蔔竟有45厘米長,胡蘿蔔甚至重達3公斤。島上的花園、菜地、果園可以與弗吉尼亞州或路易斯安那州最好的相媲美。其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要知道,既然這個島那麼貼切地被稱為「太平洋明珠」,當然不在乎花錢了。

首府億萬城,佔據著島上27平方公里中專門留給它的約五分之一的地方,差不多相當於5平方公里,或者500公頃,方圓為9公里。剛才饒有興趣地隨著塞巴斯蒂安·佐爾諾及其同伴一起游遍了億萬城的讀者,已經對該城非常熟悉,決不會迷路了。況且,在美國已經現代化的城市裡,人們也迷不了路,因為城市交通十分便利。但是這些城市也有令人遺憾的地方,那就是整座城毫無藝術性和創造性可言。大家知道,億萬城呈橢圓狀,分為兩個區,兩區之間隔著一條主要交通幹線,那就是3公里多長的第1大道。天文台建在這條大道的盡頭,與之遙相呼應的是市政大樓,它那高大的主體建築清晰地顯現在大道的另一端。樓里聚集了城市所有公共事業的管理部門:河流與道路、種植與園林、城市治安、海關、商場、喪葬、收容、各種學校、宗教和藝術。

那麼,現在這塊方圓18公里的地盤上容納的是什麼人呢?

目前地球上人口超過100萬的大城市,估計有12個,其中4個在中國。然而這個人工創建的島上卻只有1萬人左右,而且全是美國人。公司方面不希望居民之間有朝一日突然發生什麼國際爭端,因為生活在這個高度現代化的人工島上的居民都是來尋求安寧和清靜的。況且眼下從宗教的角度來看,居民們信仰不同難以統一起來,這就夠不理想,甚至說很不理想了。但是,把島上的居住權只給北方佬們——他們住在樣板島的左半部,或者反之,只允許南方的美國人 居住——他們住在右半部,都很難做得到。況且如果那麼做,樣板島公司的利益會受到慘重的損失。

這塊金屬地面鋪設完畢,留作建設城市的部分安排妥當,街道規劃也確定了下來,這時,開始了大規模的地面建築。一幢幢豪華旅館,單幢住宅,零售商店,公共建築物,教堂和禮拜堂拔地而起。但是絕沒有那種27層的住宅樓,那種可以在芝加哥見到的「摩天大樓」,也就是那種「高聳入雲」的大樓。所有的建築材料都是重量輕強度大的物質,其中用得最多的不銹金屬是鋁。與同等體積的鐵相比,它的重量僅為鐵的七分之一。就像聖—克萊爾·泰森 所說,它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材料。這種材料能滿足一棟堅固建築物所必需的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