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三章 加拉爾一家

伊基托斯村坐落在亞馬遜河左岸附近,大約在西經74度的地方。這裡有一條河叫馬臘尼翁河,它是秘魯與厄瓜多共和國的界河。這一地帶離巴西的西部邊境約200多公里。

與亞馬遜河流域的許多茅屋、村莊和小鎮一樣,伊基托斯也是由傳教士建立起來的。1817年以前,伊基托斯的印第安人從不與外族通婚。他們那時一直遠離河流,居住在內陸地區。然而有一天,由於火山爆發,他們領地內的水源乾涸了,於是,他們不得不來到馬臘尼翁河左岸定居。由於與當地的印第安人(如:第居那斯族或奧瑪加斯族)通婚,如今伊基托斯的印第安人已不再是一個純血統的民族了,其中還包括一些西班牙人和兩、三戶混血兒。

四十來座勉強稱得上是茅屋的破舊房子組成了整個村落。村子坐落在高出河岸六十多尺的一片空地上,布局錯落有致。一段橫木搭成的階梯直接通向村落。但是,一般的旅遊者在沒有登上梯子之前,由於距離太近,他們是看不到村落的全貌的。然而,一旦登上這片空地,映入旅遊者眼帘的則是一圈環帶狀的低矮的灌木與喬木林。無數藤蘿穿插其間,並且時不時還能看到幾棵婀娜多姿的香蕉樹與棕櫚樹。

那時,伊基托斯的印第安人幾乎是赤身裸體的。很長時間以後,他們才能改變這種原始的衣著習慣。當地的西班牙人和混血兒很鄙視這些土著鄰居的衣著習慣。他們戴著草帽,穿著薄襯衫及輕便的棉布長褲。村裡的人都很貧窮,而且彼此之間交往很少。只有當傳教團的鐘聲響起時,他們才會聚集到那間充當教堂的茅屋中。

與上亞馬遜河流域的大多數村落一樣,這裡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可是,沿亞馬遜河順流而下不到四公里處,卻有一座闊氣的建築,那裡的人過著舒適的生活。

這就是喬阿姆·加拉爾的莊園。那兩個年輕人與森林隊長告別之後,就回到了這裡。

這座建於多年以前的莊園興旺發達。當地人稱之為「法藏達」。它坐落於馬臘尼翁河與納奈河交匯處。納奈河寬約五百尺。莊園北部與納奈河的右岸距離僅為一英里,東部距離馬臘尼翁河也為一英里。在莊園的西面,納奈河的幾條流量很小的支流以及幾個面積不大的瀉湖,將莊園與用作牧場的熱帶草原隔開。

二十六年前,也就是1826年,喬阿姆·加拉爾正是在這裡被當時的莊園主收留的。

當時的莊園主名叫瑪加拉埃斯,是一位只經營本地木材業的葡萄牙人。當時,這座莊園剛剛建成,佔地僅半英里。

瑪加拉埃斯像所有傳統的葡萄牙人一樣熱情好客,他與女兒雅基塔一起生活。自從母親去世之後,雅基塔就開始管理家務。瑪加拉埃斯吃苦耐勞,但卻沒受過教育。他能夠很好地管理自己擁有的幾個奴隸以及那十幾個印第安人僱工。可是,他對於自己生意以外的活動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因此,伊基托斯這座莊園當時並不興旺,而老莊園主的生意也碰到了些麻煩。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當年只有二十二歲的喬阿姆·加拉爾出現在老莊園主的生活中。瑪加拉埃斯是在附近一座森林中發現喬阿姆·加拉爾的。當時喬阿姆精疲力盡,身無分文,生命垂危。善良的瑪加拉埃斯並沒有打聽他從何處而來,只是關心他、照顧他。雖然累得精疲力盡,可是喬阿姆的臉上仍有一種高貴、傲然的神情,瑪加拉埃斯很為之感動。他收留了喬阿姆,使他得以恢複健康。開始,他收留了喬阿姆幾天,而後來,喬阿姆便一直與他生活在一起。

喬阿姆就是這樣進入這個伊基托斯莊園的。

他出生在巴西,既無家眷又無財產。據他自己說,他是因為一些痛苦的事情才離開祖國的,而且他已放棄了一切回國的希望。他請求莊園主不要追問他那痛苦得不堪回首的過去,他希望尋求一種全新的勞動生活。當時,他正漫無目的地走在森林中,希望能在內地某個莊園定居下來。他受過教育,而且人也聰明。在喬阿姆·加拉爾身上,有一種說不出的氣質,使人覺得他是一個誠懇、坦率而又正直的人。瑪加拉埃斯很欣賞他這種氣質,並挽留他在莊園定居。喬阿姆·加拉爾具有這位可敬的莊園主身上所缺少的知識與能力。

喬阿姆·加拉爾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一開始,他曾希望從事橡膠業。因為在當時,一個勤奮的割膠工人每天可以賺五、六個皮亞斯特 ,而且,要是運氣好,自己還可以成為老闆。但是,瑪加拉埃斯卻提醒他,雖然這種營生工資較高,但是,工人一年只能工作幾個月,也就是說只有在收割季節才有活干。瑪加拉埃斯說得很有道理,喬阿姆也明白這一點。於是,他最終決定傾其全力幫助瑪加拉埃斯經營這座莊園。

瑪加拉埃斯將喬阿姆留下真是明智的決定。他的莊園開始興旺發達了。在喬阿姆的妥善經營下,他的木材生意也發展得非常迅速,從亞馬遜河一直延伸到帕拉。同時,他的莊園也不斷擴建,沿河岸一直建到納奈河口。原先的住宅加高了一層,成為一棟迷人的兩層小樓。小樓周圍建了一條游廊,掩映在美麗的花草樹木當中:金合歡、埃及無花果、羊蹄角、「玻利尼亞」等大樹高大俊秀,蜿蜒曲折的藤蘿、花色猩紅的野石榴以及鳳梨等植物婀娜多姿。

遠處,有一片建築坐落在高大的灌木叢後,掩映在大片的喬木林中。這是莊園的奴隸與僱工的住處。這裡有黑人住的茅屋,也有印第安人住的集體棚舍。但是,從長滿蘆葦與水生植物的岸邊望去,人們只能看到林中的那棟兩層小樓。

環繞瀉湖,人們辛勤地開墾出一大片原野,用做牧場。這裡養有大群牲口。在這片富饒的地方,這可是一筆新的財源。這裡的牛群每四年翻一番。飼養者除了供自己消費之外,還將牛皮與牛肉賣掉,這樣他們可以獲得一成的利潤。在一些地方,人們伐掉樹木,種植木薯及咖啡。由於還種植了甘蔗,人們又建造了一架壓榨機,用來加工這些含糖的莖桿,以便製造廢糖蜜 、塔菲亞酒 和朗姆酒。總之,自從喬阿姆·加拉爾在這裡定居十年之後,伊基托斯這座莊園已經成為上亞馬遜河最富饒的地方。這個年輕人將內外事務都管理得井井有條。莊園日益興旺起來。

莊園主很快就承認這一切都得歸功於喬阿姆·加拉爾。為了回報他所做的努力,莊園主先是讓加拉爾參與分紅,隨後,在喬阿姆到達後的第四年,他又使加拉爾成為與自己同等地位。同等股份的合股人。

但莊園主還有一個夢想。和他一樣,他的女兒雅基塔,也發現這個沉默寡言的年輕人不但對人溫和、對己嚴格,而且心地善良、聰明能幹,雅基塔愛上了喬阿姆。對於這位勇敢姑娘的品行與美貌,喬阿姆也並非無動於衷。可是,不知是出於驕傲,還是出於謹慎,他好像還不打算向姑娘求婚。

然而,一件嚴重的意外事故卻促使他下了決心。

一天,瑪加拉埃斯在指揮伐木時,被一棵大樹砸成了重傷。幾乎動彈不得的瑪加拉埃斯被抬回家後,自知將不久於人世,於是,他扶起在身邊哭泣的雅基塔,將她的手放到喬阿姆手中,並要喬阿姆起誓娶雅基塔為妻。

「是你重建了我的家業,我只有看到你們結合在一起,看到我女兒的將來有了保證,我才能安心地死去。」

然而,喬阿姆卻回答說:

「我可以做她忠實的僕人,她的兄弟或是保護者,而我卻不能娶她為妻。瑪加拉埃斯,我現在的一切都是您給予的,我永生難忘。是的,我為莊園的重建付出了努力,可您要如此報答我,我卻不配。」

老人堅持己見。因為死神不允許他再等待了。他要求喬阿姆起誓。喬阿姆終於答應了。

當時,雅基塔二十二歲,喬阿姆二十六歲。在瑪加拉埃斯去世前幾個小時,兩個相愛的年輕人結合在一起。當時尚存最後一點氣力的老人為他們做了祝福。

於是,在1830年,喬阿姆便成為伊基托斯莊園的新主人。莊園的僱工與僕人們對此都非常滿意。

兩個聰明的年輕人結婚之後,莊園日益繁榮昌盛。

婚後一年,他們有了一個兒子,貝尼托;兩年後,又添了個女兒,米娜。兩個孩子不愧是老莊園主的孫輩,也不愧是喬阿姆與雅基塔的子女。

米娜美麗可愛。她在這片美麗的熱帶地區出生,在這個純潔健康的家庭里成長。她從未離開過莊園,因為父母對她的教育已經綽綽有餘了。即使在瑪瑙斯或是貝倫的修道院,她也不見得能學到更多的知識。除了這個家庭,她在哪兒還能接觸到品質更為優秀的人呢?難道只有遠離家庭,她才能變得心地善良,才思敏捷嗎?雖然現在米娜還沒有繼承母親管理莊園的事務,可是在將來,她一定會有能力應付一切局面的。

至於貝尼托,喬阿姆則希望他能夠在巴西的大城市接受基礎牢固、涉及全面的教育。富有的莊園主給貝尼托創造了一切優越條件。貝尼托具有許多優點:他頭腦靈活、才思敏捷、心地善良。十二歲時,他被送到帕拉省的貝倫市學習。在一些優秀教師的指導之下,他汲取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