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以打求和(上) 第14章 多路向心,鐵騎千里襲昌都

西北野戰軍,根據黨中央、中央軍委關於進軍西藏的戰略決策,確定由一軍派騎兵部隊進軍玉樹,配合二野十八軍解放西藏。青海省委也要求一軍抽調幹部組成玉樹地方幹部大隊,隨軍開進,建立中共玉樹地委,接管已起義的舊玉樹專員公署,建立玉樹、稱多、囊謙縣委及人民政府,團結各族人民,肅清匪特,安定社會秩序,恢複和發展生產,建設新玉樹,支援解放西藏。

1950年4月15日,一軍首長考慮到青藏高原人口稀少,部隊要在冰天雪地中行軍作戰,補給困難,高原缺氧,氣候異常,須組建一支精幹,堅強的騎兵部隊,才能肩負起西北野司賦予的光榮、艱巨任務。為此,確定以軍騎兵團第二營和特務連為基礎,補充人員、馬匹,改善武器裝備,擴建成一軍騎兵支隊。用2個月時間,做好擴編整訓和思想動員工作,待命行動。同時任命冀春光為中共玉樹地委書記、騎兵支隊政委,孫鞏為支隊長,魏家禎為副支隊長,田惠普為副政委,郭守榮和蘇誠分別任參謀長、政治處主任。

騎兵支隊兼玉樹軍分區工作。到達玉樹後,要肅清匪特,維護社會治安,保衛新建的人民政權開展工作,建立地方武裝。

為加強騎兵支隊領導機關,軍從司政後各部門及軍騎兵團,選調幹部,組建支隊司令部、政治處、後勤處、衛生隊,任命陳煥章為後勤處主任,賀山桂為衛生隊長。

騎兵支隊下轄騎兵一、二、三連,重機槍連、炮兵連、特務連,後勤處下設一個運輸隊。司令部直轄五部電台,保證支隊在高原地區進行遠距離無線通信聯絡。為提高支隊獨立作戰能力,軍增調了輕機槍、衝鋒槍、迫擊炮、五七無后座力炮,槍榴彈發射筒及彈藥補充支隊下屬各連,增強了連隊火力。軍後勤給幹部、戰士換髮了皮鞋、皮衣、皮大衣、黃呢軍服、雨衣、雨布。連隊以班、機關以股為單位配置了帳篷及炊具,並增設了馱馬、預備馬。在一軍首長和機關的親切關懷下,經過2個多月的努力,騎兵支隊建制達到680人,馬騾800餘匹。做到了裝備精良、幹部齊全,被服裝都能適應高寒草原生活的需要。

為支援解放西藏,《青海日報》社派出了新聞台的負責人賀敬義,班禪行轅派其警衛隊長何巴敦及藏族幹部益喜楚臣等共20餘人隨支隊行動,協助支隊在藏族同胞中開展工作。

為建立玉樹地區各級黨政領導機構,軍從一、二兩師中選調了部分營、團職幹部,出任玉樹地委、專員公署及玉樹、稱多、囊謙三個縣委和縣政府的領導。1950年5月,軍將轉業地方工作的幹部和警衛勤務。人員共120餘人,集中於西寧市,編成玉樹地區幹部大隊,集中學習了黨的民族政策。一軍廖漢生政委號召參加學習的幹部發揚光榮傳統,戰勝困難,努力完成建設新玉樹的光榮任務。

為了保障玉樹黨、政、軍的物質供應,繁榮地方經濟,支援解放西藏,西北野司責成一軍調集部隊8000餘人,組成築路大軍,於1950年5月在湟源以西到黃河沿一線的雪山草原上,逐步搶修公路。部隊克服了天寒地凍,高原缺氧,在沼澤泥漿地帶施工的種種困難,終於在昌都戰役之前修通了近500公里的急造公路,及時運送物資彈藥,保障騎兵支隊進行昌都戰役和玉樹黨、政、軍機關物資供應的需要。

擴建中的騎兵支隊按期完成補充訓練和思想動員工作,提高了幹部戰士關於進軍玉樹、解放西藏偉大歷史意義的認識,克服了貪圖安逸,怕苦畏難的情緒,學習紅軍前輩走草地、過雪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堅定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鋼鐵意志。許多同志向黨表示,一定要把五星紅旗插到長江源頭,解放那裡受苦受難的藏族人民。

由西寧到玉樹約900公里。途經鄂拉山、積石山、巴顏喀拉山,其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雪山草地,人口稀少,氣候異常。這給行軍帶來不少困難。當地群眾說:「進草地,七、八、九月最好走。」6月間,積雪融化,牧草已長到1寸多高,騾馬可以放牧啃青了。軍首長選定6月21日作為進軍玉樹的出發日期。

6月5日,魏家禎副支隊長帶先遣連和電台先行出發,勘察進軍路線,選定水草良好的設營地點,警衛軍後勤在黃河沿設立了補給站。17日騎兵支隊集結於西寧市大教場,與玉樹地方幹部大隊匯合,整裝待發。20日晚,青海省委和一軍聯合舉行歡送晚會。會上,廖漢生政委作了重要講話。他號召幹部、戰士到達玉樹後要安心紮根,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團結各族人民,建設人民的新玉樹,發展生產,支援解放西藏,完成統一祖國的光榮使命,賀炳炎軍長向騎兵支隊授了軍旗、支隊幹部受委託宣讀了進軍誓詞。這既是盛情的歡送會,又是進軍的誓師大會,充分體現了黨、政、軍領導和機關對進軍玉樹部隊的深切關懷。

21日上午,幹部大隊和騎兵支隊在軍旗和軍號的引導下穿過西寧大街,受到了駐西寧的機關、學校和各族各界人民群眾2萬餘人熱烈的歡迎。盛情的場面激動著幹部戰士的心扉,此時我們共同的心愿就是;建設新玉樹,支援解放西藏,完成好這一光榮任務,不辜負黨、政、軍首長的重託和各族人民的期望。從此,騎兵支隊踏上了征途。

同月24日,我們越過了日月山,進入青海西部的茫茫草原,部隊開始了草原野營的生活。各單位均派出拾牛糞組,沿途拾糞,充作燒飯煮水的燃料。從大河壩西行,雄偉的鄂拉山橫亘在進軍途中。這座山海拔4500米,7月的陽光仍未融化山巔的積雪。我們選擇了近4000米的山埡口通過。山上空氣稀薄,人馬呼吸急促,步履艱難,我們只好挽馬緩步而行,少數體力不支的同志坐上馱載擔架,30公里的山路,走了一整天。7月3日晚,支隊野營於鄂拉山西口。

當晚,三名戰士心臟病發作,搶救無效,長眠於鄂拉山上。同志們忍痛告別了倒下的戰友,繼續穿越積石山北端的花石峽,於7月9日到達黃河沿,徒涉黃河上游,露宿於星宿海的扎陵湖畔。這裡水草茂盛,但氣候多變,時而陽光燦爛,時而雨雪交加,時而冰雹驟降。部隊在此休整了2天,總結行軍經驗,表彰先進。地委和騎兵支隊黨委分別召開了進入草原後的第一次黨委會。會上,同志們分析了前段進軍情況,研究了下一段可能遇到的困難及其解決辦法,動員幹部戰士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齊心協力戰勝大面積沼澤泥潭地給行軍造成的困難,奮力完成最後一段進軍里程。

部隊在黃河沿補充了15天的糧料之後,穿越扎陵湖東南沙漠地區後進入醉馬灘。此灘寬百餘里,灘中生長著一種醉馬萆,馬不能吃,水味苦澀,人不能飲。幹部戰士忍飢耐渴一氣前進60公里,順利地進入了野牛溝。7月中旬,我們進抵巴顏喀拉山下,當時積雪融化,凍土化凍,一個大面積的沼澤泥潭地帶,出現在騎兵面前。人雖可踩踏浮在泥潭上的草垛跳過,但馬的重量大,躍入泥潭,越陷越深,難以救出。我們只好卸下馬鞍以及武器彈藥,用人背扛分段運送,騾馬則由人牽引,踩踏著草垛,逐匹通過。雖然如此仍有不少人員和馬匹躍入泥潭,但都被戰士們用繩索、綁帶拉了出來,使千餘匹騾馬、重武器和其他物資安全通過了東西查拉坪,穿越了巴顏喀拉山口,於7月21日到達通天河畔。這裡離長江源頭已不遠了,河面雖只寬百餘米,但水深流急,河上只有一隻用鐵索牽引的木船,我們用它渡運武器彈藥,人員則坐藏族人民製造的牛、羊皮舟渡河,馬匹浮渡。到23日,全部渡河完畢。

7月24日,幹部大隊及支隊共800餘人經23天的艱苦行軍,勝利進抵玉樹地區。當地各族人民、寺院喇嘛,吹奏著樂器,迎接親人解放軍的到來。玉樹地區各族人民從此獲得解放,在中共玉樹地委領導下,進入了建設人民的新玉樹的重要歷史時期。

一軍騎兵支隊進駐玉樹後,總結了進軍的經驗,評比了先進。7月末,接軍轉西北野司電令:命騎兵支隊配合十八軍,解放昌都,並接受該軍指揮。要求我們積極做好戰前準備,修復巴塘機場,以利大型飛機運送物資。8月上旬,十八軍孫培根科長來到玉樹,了解騎兵支隊實力與備戰情況,開通了十八軍與騎兵支隊的無線通訊,也使我們了解到十八軍五十二師已進抵金沙江東岸的鄧柯地區。

支隊黨委認真研究了上級的電令和指示,確定集中全力,把戰前準備與掩護地方政權開展牧區工作結合起來。在具體作戰任務尚未明確以前,主要抓好幾項戰前準備工作:

由郭守榮參謀長率領騎二連及偵察參謀於農田、藏族幹部益喜楚臣等前出囊謙,協助新建縣委開展工作,查明昌都及黑河地區藏軍分布與兵力編成,調查進軍昌都兵要地誌,建立囊謙補給站。他們從來往於昌都地區的香客、商人中基本查清了黑河、類烏齊,昌都地區的藏軍兵力部署。繪製了進軍昌都各條路線的兵要地圖,較好地完成了偵察任務。

巴塘機場位於玉樹以南20公里的巴塘草原上。原系馬步芳反動政府統治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