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與敵軍決戰 第09章 大舉成功渡海登陸

一、根據島上的情況變化,我軍準備工作的基本完成,鄧華司令員決心提早實施大舉渡海登陸

自3月5日至3月31日,我40軍、43軍先後兩批,偷渡瓊州海峽,在海南島西北部和東北部登陸成功,並與島上的瓊崖縱隊勝利會師。海南島上的國民黨守軍非常恐慌,國民黨軍防衛總司令薛岳的如意計畫:「把握當前外共與內共尚呈分離之有利態勢」,(注;他所說的「分離」是指我軍尚未渡海登陸)集中兵力「圍剿」瓊崖縱隊,達到「安定內部,再舉全力,殲滅來攻之外共」的美夢遭到破滅。為防止我軍主力登陸,薛岳立即下令停止對我瓊崖縱隊的「圍剿」,集中兵力加強海南島北部地區的海岸防禦。薛岳掌握在手中的戰役預備隊,也就是他的機動兵力5個半師,全部向嘉積(瓊海)、海口地區集中:並命令海軍第3艦隊集中於瓊州海峽巡邏,空軍也加強對雷州半島各港灣和瓊州海峽的空中偵察與巡邏。但是敵人的海軍、空軍懼怕我加農榴彈炮兵的打擊和我高射炮兵的射擊,都不敢輕易進入到瓊州海峽中線以北海域或上空活動。

在我2個軍2批偷渡成功後,鄧華司令即對下一步作戰進行了認真的思考。

鄧司令對楊迪說:「經過我軍2批偷渡,敵人已加強了海島北岸妁防禦,也將空、海軍都集中到瓊州海峽上空與海上來了。如果再用小部隊偷渡,我軍會要遭受較大傷亡,甚至很難渡過去。我想集中2個軍現有力量第3次就實行大舉渡海登陸,從海峽正面直向海島正面登陸進攻。我準備用兩三天時間,到2個軍指揮所和第一線師與軍、師領導同志交換下一步怎麼打,徵求他們的意見。你也下去聽聽意見,然後,我們再好好研究。」

鄧華司令又說:「下去後我走我的,你走你的。下面有些問題和意見,他們不好向我說,你到下面去,他們可能會對你說。這樣能了解更多的實際情況和意見。」

第二天,鄧華司令員到2個軍及師去徵求意見,並檢查指導渡海作戰的準備工作。楊迪每天用半天時間下部隊了解情況,半天在指揮所掌握情況,晚上向鄧華司令彙報。

鄧華司令員與2個軍的軍師主要領導交換與徵求意見後,即在作戰室,聽取我對情況的報告與分析。

鄧華司令說:「我軍兩批偷渡登陸,加起來已上去一個多師的兵力了,這些已登陸上島的團、營都是我2個軍的主力,戰鬥力很強,他們支援與協助瓊崖縱隊,完全可以粉碎敵人的『圍剿』。薛岳不是傻瓜,他在國民黨軍中是一員有頭腦的戰將。面對島上發生的新情況,他必然會停止『圍剿』,集中力量防禦我軍的大舉登陸。」

鄧華司令向楊迪發問道,「你了解2個軍戰役準備工作情況怎麼樣了?」

楊迪回答說:「2個軍正積極加緊在進行大舉登陸的準備工作。已經接近完成。自從您命令40軍119師奇襲潿洲島,繳獲敵人300多艘大海船後,40軍實施大舉渡海的船隻已經夠了,為了防止敵人飛機的轟炸,這批船隻大部分已集中在北海附近各港灣,一部分停在潿洲島,韓先楚副司令(兼40軍軍長)準備在大舉登陸時,裝載119師的船隊直接從那些港灣啟航,到雷州半島西南角集中。119師徐國夫師長對40軍能大舉渡海,真是立了大功。

43軍的船隻則沒有徵集得那麼多,128師的船隻已分散集中在東海島、硇洲島,隨時可以集中到雷州半島東南角啟渡。129師的船隻則分散到陽江一帶沿海,較大的漁船不是很多,較小的船隻多一些。127師搞到的船隻,第二批偷渡部隊大部分都用上了。43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一直找到廣州珠江三角洲和沿海各島嶼,也沒有搞到像40軍119師在潿洲島搞到那麼多的大海船。」

鄧華司令說:「這個問題,是個大問題,40軍119師在潿洲島繳獲300多艘大船,該軍大舉渡海的船隻是夠了,可是43軍在東邊沿海及各島嶼卻找不到很多大漁船,就影響到43軍不能集中像40軍那樣多的兵力,同時啟航大舉渡海登陸。」

鄧華司令又問楊迪「後勤準備的情況怎麼樣?」

楊迪回答說:「自從四野後勤部陳沂政委他們來檢查工作後,向2個軍和我們了解了不少問題,他們直接向四野總部報告,隨後即加強後勤的運輸力量,各類物資、各種彈藥和部隊攜帶的乾糧都已基本上可以滿足渡海部隊的需要。各部隊在戰鬥中負傷後的自救用品還不夠,我想上島後,首先主要靠自救。這部分隨身攜帶的自救用品要帶足。還有野戰醫院的開設,要再加強一些,我已和後勤分部的領導同志研究了。他們說,保證幾天後,就都可以準備完畢,分發到部隊。如果能多有幾天時間那麼準備得就更充分些。」

鄧華司令說:「後勤保障準備好了,我就放心了。決心也就好下了。」

楊迪接著說:「司令,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氣象和水文情況,現在正是氣象變化無常的季節,很難預測得準確,我們的氣象『專家』,經過3個月的實際鍛煉,已相當內行了。對兩三天內的氣象、水文變化,預測得還比較準確,但也只有70%~80%的把握。4月20日是農曆穀雨,穀雨以前還有可利用的風向,4月18日是瓊州海峽漲大潮的高峰,黃昏時海峽北岸正是退潮,便於我船隻隨潮水退落時出港航行,速度會快一些。第2天拂曉海峽南岸,即海南島北岸是漲潮,又便於我登陸船隻順漲潮水加速沖向海灘,有利於我軍迅速登陸。特別是在大潮高峰前,即4月18日前,有3天的伏流時間,海峽海水較平穩。」

楊迪怕講的太長鄧司令聽了會覺得太羅嗦,因為這些氣象、水文情況,楊迪已向他彙報過幾次了,就停了一下。

鄧華司令站在地圖邊看著地圖,說:「你怎麼不講了?我眼睛在看地圖、耳朵在聽你說情況,你講的海潮情況很有價值,對我定下決心大有幫助,繼續講下去。」

楊迪接著說:「4月18日海峽大潮,大潮高峰前三天是伏流時期,這次伏流時期是從4月15至17日。伏流時期也稱平潮時期,海峽中線南、北海水不同方向流向的流速甚小,海峽中線以南,海水東流少、西流多,這些情況,對我渡海船隊較為有利,在航行中,即使風大,海水不向東流,也就可避免船隻向東漂流到海口去,如果遇到停風,也便於我軍划槳搖櫓前進,控制航向,不使船隻向東漂流。」

鄧華司令聽完楊迪的情況彙報後,點燃一支香煙,開始踱步,思索著。我知道這是他將要定下決心前,正在進行周密地思考。我站在一旁也在仔細地思考著,並等待著他的提問。屋子裡只有我們兩個人,顯得特別的靜。

鄧華司令問道:「根據敵、我情況及氣象情況,你認為我軍什麼時間實施大舉渡海登陸是最好時機?」

楊迪回答說:「我和指揮所有關參謀人員進行了研究,根據我們了解與掌握的各方面情況,我們認為,小規模偷渡已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了。我軍實施大舉登陸的時機已經成熟了。我建議:抓住4月20日農曆穀雨前的瓊州海峽大潮高峰前的伏流期,以兩個軍主力實施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

鄧華司令雖然早已心中有數,但仍然問道:「理由是什麼?」

楊迪直言不諱地說:「據氣象預測,4月20日穀雨前有東風或東北風可以利用,過了穀雨,風向就是東南風或南風多,很少有東北風了,海峽海水的流向也會發生變化。我軍乘坐的是木帆船,主要是靠順風或側風的風力推動它航行前進,穀雨後,逆風行船,不能拉起船上的蓬帆,全靠人力划槳搖櫓前進,速度很慢,容易遭受敵人海、空軍的攻擊,而且幹部戰士要劃一個晚上的船,體力消耗很大,登陸後就要作戰,對戰鬥力影響是很大的。如果我們錯過4月20日農曆穀雨前這次大潮與伏流期,那麼我軍還得等半個月,要等到5月上旬的大潮與伏流期。」

鄧華司令聽後微笑著點頭。我猜想可能符合他的意圖。

鄧司令邊吸煙邊說:「我詢問了兩軍船隻情況,40軍潿洲島搞到300多條船隻,而且是大海船,可以一次運載6個團渡海,而43軍在東面沒有能夠搞到大批大船隻,現在能趕上大潮前啟航,只有運載2個團的船隻,其它船隻正在向半島東南端航行中,沿海島嶼暗礁很多,他們的船隻又小,航行速度很慢,他們會趕不上的。你說怎麼辦好?」

楊迪聽後,知道鄧司令都已經考慮成熟了,只是想聽聽我有什麼建議,或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因此,我直接了當地說:「司令,剛才您講了40軍有6個團、43軍有2個團可以在穀雨前實施登陸,2個軍加起來8個團,相當於1個軍,再加上島上的先登陸的1個多師和瓊崖縱隊及地方武裝的接應支援、是完全可以突破敵人海岸防禦,登陸一定會成功。登陸後,如果敵人向我實施大規模反擊作戰,我軍完全有能力與敵人展開作戰。而且43軍的後續部隊作為第二梯隊,隨後即可登陸投入作戰。」

鄧司令聽完楊迪的意見後,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