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廣州解放戰爭大事記

一九四五年

八月

14日中共廣東區委發出關於時局的緊急指示,指出廣東黨的基本任務是創造強大的牢固的進退有據的根據地,擴大解放區,擴大主力軍,發展地方兵團及民兵,迅速擴大自己的力量,這是制止與粉碎內戰最中心的問題。

26日《晨報》在廣州創刊。這是中共廣東區委領導下的一家以灰色面目出現的民營報紙,社長梁若塵,總編鄔維梓,中共黨員趙元浩任主筆,中共廣東區委先後派余慧、李嘉人負責進行聯繫和領導。《晨報》創刊後不久,曾兩度被國民黨當局查封,但均因得到廣州行營中的中共特支成員左洪濤等的幫助,得以啟封。11月因發表抨擊國民黨當局廢用日偽中儲券的措施不當而第三次遭查封,趙元浩等撤退去香港。

九月

20日中共廣東區委發出《對廣東長期堅持鬥爭的工作布置》的指示。指出工作方針是:一方面是堅持鬥爭,保存武器,保存幹部;一方面是長期打算,準備將來合法民主的鬥爭。要求可能回城市的幹部,都派到城市去,加強城市工作。據此,東江、北江、西江等抗日根據地陸續抽調了五百餘名黨員到廣州工作。

是月中共廣東區委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堅持鬥爭和加強城市工作的指示精神,將原來的區委城工部改為城市工作委員會,由梁廣任書記。分兩個系統進行領導;秘密組織系統由梁廣、黃康負責;半公開的文化、宣傳、統戰、僑運系統,由連貫、饒彰風負責。

十月

24日中共廣東區委發出《當前的鬥爭形勢與工作指示》,要求大量動員幹部黨員群眾參加各種公開合法的團體,恢複與建立取得合法地位的社團,組織廣大群眾,團結中外人士,奠定民主運動的基礎。《指示》還提出應根據中央所提三大口號與六項主張來確定宣傳方針,從人民的切身利益出發,反映人民的呼聲與要求,要求國民黨實踐諾言,用事實揭破國民黨種種欺騙宣傳及壓迫人民的措施,以教育群眾。

是月中共廣州市工作委員會成立。陳能興任書記,陳翔南(即陳頓)負責組織工作,余美慶(即余比)負責職工工作。主要任務是接收關係,恢複組織,發動群眾,準備鬥爭。

市工委是遵照1945年7月中共廣東區委擴大幹部會議的決議而組建成立的,原定的宣傳工作負責人麥光(即麥任)因病未到職。

△國民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廣州行營中的中共特支成員隨國民黨將領張發奎及第二方面軍司令部到達廣州。特支由鄭黎亞任書記,成員有左洪濤、楊應彬、何家槐、吉聯抗、孫慎等。特支在抗日戰爭期間先後由中共中央長江局、南方局領導,左洪濤負責與上級黨組織聯繫。

十一月

13日廣東區委派李嘉人到廣州工作,負責組織文化界人士和民主黨派開展文化、宣傳活動。

十二月

1日兄弟圖書公司在廣州惠愛路開業,發行進步書刊雜誌,成為進步人士聯繫來往的處所。不久中共廣州市委青委書記林華康為公司中幾位失去組織聯繫的中共黨員吳仲等,恢複了組織關係。

是月中共廣東區委陸續從各游擊區抽調黨員到廣州工作。隨著各大中學校遷回廣州,外地回市復學的中共地下黨員,都按上級指示,團結同學,開展一系列的鬥爭。如中山大學學生選出代表向新一軍軍長孫立人請願,要求新一軍撤出中山大學。隨後又開展了要求改進公費發放辦法,保障學生生活等鬥爭,並成立中山大學學生臨時工作委員會。廣州第二僑民師範為要求補發被剋扣的公費而罷課,迫使反動當局撤換了原校長,廣東大學地下黨員發動淪陷區學生反對所謂「甄別偽生」的考試。省女師游擊之友(抗日戰爭時期廣州地下黨領導的進步組織)成員聯合市師學生,就淪陷區學生升學問題向省教育廳請願。

一九四六年

一月

25日由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派出的「軍調第八執行小組」到達廣州,解決廣東停戰及中共廣東武裝部隊北撤問題,中共中央派方方為代表參加第八執行小組。在此之前,中共代表與國民黨政府代表曾於1月10日正式達成停止軍事衝突協議,同時下達於1月13日午夜生效的停戰令。但國民黨廣東當局旋即公開破壞停戰協定,挑起內戰。國民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廣州行營主任張發奎奉蔣介石命令,聲言廣東沒有中共部隊,拒絕談判,並斷絕方方與外界的聯繫。廣州行營中共特支成員左洪濤於1月27日與方方取得聯繫,向東江縱隊領導人曾生、林平傳遞了重要軍事情報,部署東江縱隊要立足於打,不要依靠談判,以揭穿國民黨企圖就地消滅東江縱隊的陰謀。

30日為聲援「一二·三慘案」中被國民黨軍警武裝鎮壓的昆明學生,廣州以中山大學為主的大、中學校學生二千餘人舉行「一·三○」示威遊行。這是抗戰勝利後廣州第一次大規模的民主運動,揭開了廣州反對內戰爭取民主鬥爭的序幕。

是月廣州地下黨組織創辦的建文印刷店開業,主要任務是印刷內部材料,同時解決地下工作人員的職業掩護及經濟生活來源問題,全廠工作人員6人,營業至5月份結束。

二月

月初中共廣州市委成立,原市工委書記陳能興調往香港。原北江地委書記黃松堅調任廣州市委書記,謝永寬任市委副書記,陳翔南、余美慶,饒華為市委委員。為了加強對學生運動的領導,市委派林華康任青委書記,林銘勛、吳震乾為青委副書記。市委當時仍以恢複組織,站穩腳跟,開展群眾工作,準備組織鬥爭為主要任務。

19日國民黨行政院長孫科來穗,為了揭露國民黨內戰陰謀,廣州中等以上學校在黨的領導下,會同民主同盟組織了一次以「歡迎孫科」為名的反內戰示威遊行,至大德路市政府迎賓館孫科住處,高呼「停止內戰,實現政協決議」,「結束一黨專政」、「反對新聞封鎖,爭取言論出版自由」口號,孫科被迫出來接見群眾,並收下了群眾的請願書。

是月中共廣東區委發出《目前形勢與任務的指示》,指出廣東黨及廣東人民的緊急任務是:迅速打破國民黨所造成的內戰危機,爭取和平的到來。應集中力量衝破國民黨在廣州的封建法西斯堡壘,猛烈開展大城市的宣傳文化工作,猛烈開展各種群眾運動,團結廣大的中間階層,必須迅速建立起廣州的學生與香港的工人中的堅強陣地,並以此為核心,擴大各階層的群眾運動。中共中山大學總支委員會成立。總支書記羅湘林,委員廖建祥、羅柏元。下設支部,全校共有中共地下黨員六十餘人,法學院支部書記雷毓彬,文學院支部書記梁天培,師院支部書記曾進添,理、工、農學院及教師中的黨員,有的設小組,有的單線聯繫。黨總支成立後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和健全組織,大力開展群眾工作,密切和民盟合作,團結進步力量,爭取中間力量,孤立三青團,開展有理有利有節,經濟和政治相結合的鬥爭。

隨後相繼建立的大學基層黨組織有:廣東文理學院臨時支部,書記鄭彥文,黨員11人;廣東文化大學支部,書記李式全,黨員8人,廣東法商學院黨小組,組長康慧英,黨員3人(後由各地轉來9人)。稍後,廣東國民大學亦在林華康領導下,於1947年初建立支部。支書吳錦概,黨員十餘人。中大附中的黃凡元、祁九如,執信女中的孔慶余,僑二師的李穎祥等地下黨員亦在市委青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三月

月初在中山大學地下黨總支的領導下,學生臨時工作委員會改組為級系代表會,恢複和健全各種社團活動,組織了政治學會,經濟學會及各種讀書會,其中著名的社團有中師劇社,南燕劇社等。

20~25日中山大學學生「請假待命」停課5天,要求改善公費貸金待遇和發放燈油費。學校當局被迫接受了學生要求。

25日「國立中山大學人權保障會」正式成立,要求保障人權,保障集體的自由安全,反對人身迫害。

27日中共廣東區委機關報《正報》在廣州漢民北路234號設廣州營業處和廣州分社,出售、發行進步書籍、雜誌。

31日東江縱隊北撤協定簽定後,即派出由中共代表廖承志,國民黨代表皮宗闞、美方代表柯夷組成的「重慶三人小組軍事代表團」到達廣州,會同軍調第八小組與國民黨當局談判東縱北撤的具體問題。4月4日,東縱司令員曾生,政治委員尹林平以中共華南武裝人員代表的身份到廣州參加談判,終於5月21日達成廣東中共武裝人員北撤山東的具體協議。

四月

7日廣雅中學發生國民黨駐軍毆傷學生事件。18日,文理學院又發生國民黨士兵開槍追擊學生和包圍學校事件。這兩間學校在中大人權保障會的支持和幫助下,先後成立本校的人權保障會。

15日在中共廣州市委領導下,由中山大學牽頭,成立廣州市中上學校學生聯合會籌備會,發表《告社會人士書》,組織全市三十餘間中上學校學生二萬餘人於16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