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肅清廣州外圍 第08章 挺進廣州外圍的先遣總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進軍江南以後,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準確估計時局的發展,適時制定了對廣州進行戰略包圍,解放廣州,進而解放全華南的正確決策。其主要內容有:

一、鞏固、擴大粵贛湘邊江北、九連、翁江、五嶺等廣州外圍解放區,建立從東、北兩個方向對廣州進行戰略包圍的基地。

二、準備迎接南下大軍,分局機關從香港內遷、軍隊向北發展,佔據湘南及粵漢鐵路沿線、粵贛邊、閩粵邊的要害地區,為南下大軍開闢道路;積極開展調查研究,收集敵我雙方可能爭奪地區和我軍預期攻取目標的各種情況,完成對奪取廣州等地的若干戰前調研和戰後接管準備。

三、發動解放區幹部群眾,開展支前迎軍工作,多方籌集物資,修復道路橋樑,為解放廣州之役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根據華南分局的部署,我粵贛湘邊縱隊與閩粵贛邊縱隊,運用武裝鬥爭、統一戰線和黨的建設三大法寶,使東、韓江兩大解放區得以鞏固並連為一體;廣大農村地區獲得解放,對於解放廣州具有重大意義的若干市鎮被我軍攻取,廣州外圍的解放區域不斷擴大。地處廣州東、北的江北解放區各縣和西、南的珠江三角洲解放區,在黨的領導下,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國民黨的統治基礎日趨衰落。

1948年12月,江北地委決定成立先遣總隊,任命原二團副團長朱驥為總隊長,原二團副政委崔佳權為政委。總隊直屬地委領導。

1949年3、4月間,朱、崔帶領幹部、戰士共30多人,先後到達禺北,開展工作。

先遣總隊活動的地區是增城、從化、番禺、花縣等廣州外圍地區,這裡群眾基礎薄弱,經常駐有國民黨正規部隊。還有地方團隊、地主、土匪武裝。總隊以禺北帽峰山、增西油麻山、從南天山、水山一帶為活動基地,逐步向廣州外圍推進。

在解放軍即將南下的形勢下,先遣總隊的工作開展很快。增城地區以油麻山、禾朗、石逕等老區為據點,逐步建立和健全農會、民兵組織。民兵組織發展到600人,300條槍,大部分老區農會也恢複起來。

我們以老區為依託,積極向永和、新塘、仙村一帶新區推進,先後在宋家莊、新塘鎮和白面圩建立起三個聯絡點。以這幾個點為立足點,到鴨艹浸窿、春嶺、簡村、長朗、荔枝園、山崗、水平頭、青梅園、烏鴉、鄒屋、白水、上邵、黃屋、呂屋、黃沙頭、瓜嶺、烏石、新街、田心、大敦等村進行宣傳活動,每個圍村都有接線人,不少圍村建立起民兵自衛隊和農會。後來,又在大敦組織了一個後備中隊,有40餘人,一挺輕機和一些長短槍。該村還建立起農會組織,有會員100多人。這些新區,後來在迎軍支前工作中,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禺北地區則以竹山窿、旺村、老窿等為據點,積極開闢山背、田心、馮逕下,何棠下等一帶新區,宣傳發動群眾,組織農會、民兵,推銷南方債券。

陳剛照等同志活躍在從南、花東一帶新區,組織地方武裝隊伍,成立了先遣總隊第二大隊,陳任大隊長。又先後在龍歸市周村、蚌湖黃榜嶺、石井張村各成立一個民兵中隊。並收編當地零散武裝陸就等十餘人,再從地方上抽調十餘人組成第二大隊第一中隊,於1949年7月1日在華公山召開成立大會,發表《成立宣言》。

針對新區群眾長期受蒙蔽,對我黨我軍不夠了解的情況,總隊發出《告增從番花民眾書》,闡明我隊任務,號召民眾支持,參加先遣總隊,解放自己,解放廣州,為人民立功。

由於有竹山窿、旺村、老窿、油麻山、禾朗、石逕、葉嶺等老區圍村的黨支部、黨小組和革命人民的支持,使總隊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特別在發生了「禺北事件」,兩位領導人犧牲的嚴重情況下,老區人民幫助我們掩埋同志屍體,掩護傷員,借糧籌款,幫助我們解決給養,使我們順利地渡過了難關。禺北老區人民,殷切期望我們不要「散」,更是對我們最大的鞭策和鼓勵!

總隊利用當時的大好形勢,加強政治攻勢,積極開展統一戰線和策反工作。通過各種關係,對國民黨某些要員和地方上一些頭面人物,講形勢,講政策,勸告他們棄暗投明,將功贖罪。總隊在1949年6月間,先後發出了《我隊推行的政策》、《持有自衛武器的地方人士注意》、《國民黨大山官員,珍惜自己的前途!》等文告、傳單,在新區和鐵路沿線散發張貼,警告敵鄉政人員、地主惡霸,不得繼續與人民為敵,胡作非為。禺北國民黨編訓委員會,飭令禺北成立17個自衛大隊,每個大隊抽一個中隊集中使用。對此,總隊立即發表《正告禺北後備自衛隊》書,揭露敵人借口維持地方治安,實則繼續與人民為敵的罪惡陰謀,要大家切勿受愚。「若果被迫編隊,要抵抗其抽調,並立即向我總隊呈報備案,接受命令,策應配合,待機而起,為民立功。」

這些文告傳單,發揮了很大威力,使敵人分崩離析,紛紛與我「搭線」,或持中立態度。先遣總隊長朱驥同志,抗戰期間曾任國民黨第七戰區第四挺進隊上尉參謀,抗戰結束後任番禺縣警察第一大隊長,由於對國民黨賣國政策和腐敗統治不滿,與民革取得聯繫,在李濟琛先生的策動下,於1947年7月率領該大隊一個中隊70~80人,實行反蔣武裝起義。

活動於禺北、增城、花縣、清遠邊境,先後襲擊了九佛、芙蓉嶂、赤泥、白泥等地國民黨糧倉及禺北花縣一帶地區。1948年1月,接受我黨領導,發表《反蔣起義宣言》,在禺北、花縣一帶地區,有一定影響。朱驥的這一歷史背景,使總隊開展統戰工作更為有利。

當時,總隊還做了下面一些工作:

一、爭取教育來安鄉鄉長黃秦高,並通過他到蓮塘村,爭取教育該村上層人物劉國進、劉潮興、劉胡興等人。他們給我們推銷了100多擔谷的公債,借出長短槍10幾支,並主動給我們反映各種敵情。蓮塘村頭面人物的轉變影響很大。永和鄉鄉政府也派人來聯繫,烏鴉鄒馬志等地方紳士,也主動向我認購南方債券,借出槍枝。

二、油麻山吳漢猷原是國民黨營長,經過宣傳教育,帶來35支槍,自願參加我們的隊伍。吳漢猷的行動,對附近一帶地方影響很大。

三、朱、崔兩位領導帶領部分隊伍和民兵骨幹,向鳳凰鄉鄉長何靜波借槍。經過宣講政策,爭取教育,借到兩挺輕機和一批其他槍支彈藥。接著又在該鄉棠下村成立第三民兵中隊。

四、官僚大地主劉起時,曾任國民黨獨九旅旅長,日本投降後又任過增城縣長。他在來安鄉有樓房、農場和數百支槍。增西工委副書記盧章容,通過關係「搭線」,到來安鄉府與他接頭,動員他棄暗投明,使他以後不再與我為敵。

五、爭取教育新塘區白石圩保長黃君如,並在他家建立一個聯絡點。

我們還利用統戰關係掩護傷員,在「禺北事件」中,朱驥的勤務員鄺威腿上負傷,在虎窿洗凈包紮後,利用荔枝坑統戰對象陳橋容的關係,轉移到該村隱蔽了10多天。

在我們開展統戰和策反工作的同時,對少數頑固不化分子予以懲辦。金坑反動頭子徐九應,一貫仇視共產黨和革命群眾,心狠手毒,民憤極大。領導決定派范定率領部分隊員,將他抓獲就地槍決。

總隊由於遠離司令部,又在廣州外圍新區活動,給養比較困難。但由於各級領導能夠貫徹黨的統戰政策,向社會上一些進步人士、中間分子及統戰對象推銷南方債券,借了相當數量的穀子,還募捐了一筆錢,使困難逐步得到解決。

1949年7月18日,總隊在禺北馮逕下村召開各區領導幹部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朱驥、崔佳權、許明、譚勉、王芝、陳剛照、鍾沛、李志剛等8位同志。不料,在7月21日凌晨4時,敵廣州警備總隊分幾路向我撲來,包圍了馮逕下。在突圍中,崔佳權、朱驥、陳剛照、黃超華(女)、李新發、邱坤和另一名新戰士壯烈犧牲。鍾沛、胡振潮和一名戰士被捕,於解放前夕被敵人殺害在流花橋。鄺威、周妹兩同志在戰鬥中負傷。

突圍出來的同志,並沒有被嚇到,經過討論,決定派李志剛前往司令部彙報請示,反映同志們繼續留在禺北,堅持鬥爭的決心。

李志剛向黃莊子政委、王達宏副司令員詳細彙報了禺北事件的始末。黃政委指出:造成這次損失,主要是「太平麻痹,喪失警惕。」他對我們當時的處境表示十分關切,要我全都撤回司令部。李志剛代表總隊同志再次表示繼續留下,堅持鬥爭的決心,兩位首長非常高興,當面嘉許先遣總隊為「不倒翁」,這對全隊同志是很大的鼓舞和鞭策。

經過支隊研究,決定取消先遣總隊番號,成立禺北辦事處,許明為主任,李志剛、孔德楠為副主任,仍直屬司令部領導,增西地區則劃回地方黨領導。當時,由於突圍時經費全部丟失,隊伍給養發生困難。除依靠油麻山、禾朗、石逕等老區支援外,各同志廣泛發動親友、進步人士借款或捐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