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中央軍委的英明決策 第04章 人民武裝鬥爭在廣東

1947年10月,國共兩黨兩軍的鬥爭進入關鍵時刻,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轉入局部反攻,蔣家王朝江河日下。此時,戰爭主要在長江以北進行,但蔣介石為了經營好江南後方,派自己的小舅子宋子文接替羅卓英、張發奎任廣東省政府主席及廣州行轅主任,企圖把廣東作為支持其反革命戰爭的後方基地。當時,駐廣東的國民黨部隊陸續北調打內戰,剩下的只有96師和10個保安團以及一些雜牌部隊,兵力空虛。宋子文到廣東後,立即著手補充由東北戰場敗退下來的151、152、154師,並組建5個保安團。在作了上述擴充武裝的準備之後,宋子文自以為羽毛漸豐,便於1948年1月,發表「綏靖新策略」,決定對我廣東人民武裝發動大規模的「清剿」。

1948年2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在香港召開廣東各地區領導幹部會議,討論1948年實行「大搞武裝鬥爭」的方針、任務和粉碎敵人進攻的部署。會後,香港分局發出《粉碎蔣宋進攻計畫,迎接南徵人軍的指示信》,針對宋子文的「分區掃蕩,重點進攻」的第一期「綏靖」計畫,提出以「普遍發展,大膽放手」和「建立地區主力部隊,向新區發展」的方針以粉碎宋子文進攻;同時提出了進行土地改革的要求。藍造和王魯明同志參加香港分局的會議回到江南(東江南岸)地區後,在惠陽坪山(現屬寶安縣)召開幹部會議,傳達分局會議精神,總結1947年的工作,討論1948年的任務和粉碎敵人進攻的工作部署。會議根據分局的決定,成立中共江南地委,統一領導江南地區的工作。江南地委由王魯明、藍造、祁烽、劉宣、黃華、劉志遠、藍訓才等組成,王魯明任書記,藍造任副書記。會議決定江南部隊進行整編。我軍於1946年冬在廣東恢複武裝鬥爭後,分別在惠(陽)東(莞)寶(安)地區,惠(陽)紫(金)邊地區和海陸豐地建立了惠東宅人民護鄉團、惠紫人民自衛第1、2大隊和海陸豐人民門衛總隊。王魯明、藍造他們遵照分局指示,將上述部隊統一編成廣東人民解放軍江南支隊。藍造任支隊司令員,王魯明任政治委員,曾建任參謀長,劉宣任政治部主任。支隊下編5個團:原惠東寶人民護鄉團第1大隊擴編為第1團,該團轄3個步兵連、1個機炮連共650人,為支隊的主力部隊,擔負機動作戰任務;原護鄉團第2大隊擴編為第2團,活動於惠陽地區;原護鄉團第3大隊擴編為第3團,活動於東莞、寶安地區;原惠紫人民自衛第1、2大隊合編為第4團,活動於惠東、紫金地區;原海陸豐人民自衛總隊編為第5團,活動于海豐、陸豐地區;各團根據情況下轄2~3個大隊或2~3個主方連。此外,還成立獨立第4大隊,活動於坪(山)多(祝)公路兩側地區,掩護惠紫地區通往惠東寶地區的交通運輸線。

到1948年6月,我軍部隊已經發展到7200餘人,並建立了支隊的主力部隊,各地方團也建立了2~3個連的主力部隊,戰鬥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為粉碎宋子文的「清剿」創造了有利條件。6月,宋子文重點對粵北、南路、興梅等地區進行的第一期「清剿」被粉碎後,又準備對我江南地區進行第二期「清剿」。敵154師集結於廣九鐵路的東莞、寶安地段和大鵬灣沙魚涌、大小梅沙一帶,稅警團進駐東莞地區,虎門守備總隊集結於虎門、深圳一線,保8團、保13團集結於惠州、坪山、淡水一帶。敵人的二期「清剿」計畫仍然採取「分區掃蕩,重點進攻」的方針,整個「清剿」過程區分為「進剿」、「駐剿」、「搜剿」三個階段,進攻的重點是我惠東宅沿海根據地的坪山地區。

為了粉碎敵人的「清剿」,江南地委和江南支隊在香港分局副書記尹林平的直接領導下,抓緊粉碎敵人「清剿」的準備工作。對部隊進行了深入的反「清剿」政治動員,補充了彈藥和給養,研究了反「清剿」作戰的方針、部署,並將支隊的主力部隊集中於坪山。

7月初,敵以保8團、保13團共3000餘人向我淡水、鎮隆和坪山、白花外圍地區的部隊發動「掃蕩」;以稅警團、虎門等各部隊3000餘人向我東莞、寶安地區的部隊發動」掃蕩」。敵人企圖從東、西、北三面壓縮我部隊於坪山地區,爾後以154師為主配合其他部隊採取分進合擊的戰術,聚殲我江南支隊於坪山地區。

正當敵人向我坪山地區外圍「掃蕩」時,我江南支隊按照預定的作戰方針和部署,乘敵準備未周,先發制人,首先集中兵力殲滅沙魚涌之敵。敵人在沙魚涌駐有154師12團1營營部帶1個步兵連、1個機炮排,還有海關武裝、稅警部隊,共300餘人。敵營部沒在沙魚涌北端的兩層樓內防守重點足南端的海關,1營還有2個步兵連、1個機炮連(欠1個排)分別駐於大鵬灣北畔的溪涌、大小梅沙、鹽田一線,與沙魚涌之敵相互策應,構成在南面付我坪山地區的包圍。

7月15日,藍造、王魯明集中第1、2團的主力部隊和第3團的1個主力連共1000餘人,黃昏後從坪山出發奔襲沙包涌。以第1團配屬第2、3團各1個主力連擔任攻擊;第2團串2個連在土洋村以西地區展開,阻擊可能山溪涌方向來援之敵;以1個機槍排在沙包涌西側高地佔領陣地,以火力掩護攻擊部隊,並阻止敵人渡河向土洋方向逃竄。16日拂曉,我軍部隊抵達沙魚涌並進入預定展開的陣地,立即向敵實施鉗形突擊。主攻分隊向敵營部實施突擊,以部兵力從側後直插敵防守路口的碉堡。奪取碉堡後,沿街道逐屋爭奪,殲滅街道之敵。但是,營部之敵負隅頑抗,我軍部隊攻擊受阻。助攻分隊發起衝擊後,受阻於敵防禦陣地前,帶領突擊組的剮連長不幸犧牲。我軍部隊立即組織密集火力壓制敵人,再次向敵發起衝擊,奪取了海關東北側高地的機炮陣地。爾後,以1個連沿沙負涌東側山脊向北推進,在助攻分隊1個連的協助下,攻佔了敵營部,殲滅了據守營部之敵。然後部隊即向南推進,協同助攻分隊攻佔海關,殲滅據守海關之敵。至此,經過3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我軍部隊終於攻佔了沙魚涌,全殲守敵327人,繳獲八二追擊炮2門、六○追擊炮3門、重機槍2挺、輕機槍7挺,步槍、手槍180餘支,子彈7萬發,電台1部,軍需物資一批。

戰鬥後,駐守大鵬灣北畔的溪涌、大小梅沙、鹽田之敵全部撤走這不僅解除了對我南面的威脅,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全體指戰員和人民群眾粉碎敵人「清剿」的決心和信心,為取得粉碎敵人「清剿」的勝利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沙魚涌一戰,敵人雖然受了打擊,但並未因此放棄進攻我江南支隊的企圖。1948年7月22日,支隊司令員藍造獲得情報:敵154師23團、稅警團、保日團等部隊分別進抵橫崗、鹽田、約場、淡水等地,擬於23日合圍我軍部隊了坪山地區此時,我江南支隊駐坪山陽近塘嶺村。藍造等人立即對敵情進行了分析,討論了作戰方案,決定在山子下地區設伏,伏擊橫崗方向來犯之敵。山子下有兩條道路通往坪山,一條是經銅鑼徑的大路,一條是從山子下翻越高山經三洲田的小路。估計敵人經銅鑼徑向坪山進犯的可能性大些,但是又不能排除敵人翻越高山從小路過來的可能性。因此,我軍伏擊部署必須兩面兼顧。鑒此,藍造可令員決定選擇兩條道路距離不到2公里的地方設伏。如果敵人從大路來,以1團為上伏擊敵人,2團從側後攻擊,協同1團殲敵;如果敵人從小路來,則以2團為主伏擊敵人,1團從側後攻擊,協同2團殲敵,以保萬無一失。22日夜,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我軍部隊順利進入伏擊地區,23日,風雨交加,我軍部隊隱蔽在伏擊地區,靜待敵人的到來。8時40分,敵154師23團2營和寶安縣保安大隊共600餘人未走銅鑼徑大路,而是由山子下小路翻越高山搜索前進。當敵人進入我伏擊地區時,我軍2團居高臨下向敵開火。步槍、機槍、追擊炮集中火力向敵人射擊,打得敵人亂成一團。這時,我1、3團部隊迅速從銅鑼徑直插山子下,從側後向敵突擊。敵人企圖搶佔高地進行頑抗,但是,在我2團和1、3團部隊的夾擊下,很快就垮了下來。戰鬥僅僅進行40分鐘,就乾脆利落地殲滅了這一路進犯之敵。

這次戰鬥,斃傷敵營長以下135人,俘180人,敵200餘人潰散,反剩下80餘人逃回深圳。是役我軍繳獲八二迫擊炮1門、六○迫擊炮2門,輕重機槍14挺,步槍、手槍200餘支,子彈數萬發,電台1部。

由橫崗來犯的這一路敵人被我軍殲滅後,其他三路進犯之敵,懼怕被殲,不敢進入坪山,分別退守沙魚涌、淡水、新圩等地。

敵人雖遭我軍部隊兩次打擊,但仍不死心。1948年7月25日,敵154師一部、虎門守備總隊、稅警團、保8團、保13團等分數路進佔坪山。此時,我江南支隊駐坪山西南10公里的馬攔頭村,準備伏擊進犯之敵。由於敵人遭受我軍兩次打擊,加之連日暴雨,因而不敢冒進。7月底,我江南支隊主力部隊向東轉移至田心村時,發現敵人集結於淡水,企圖攔擊我東移部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