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試攻失利 第07章 戰前部署

1948年8月中旬,馬繼援將其主力撤回蘭州後,彭德懷指揮第一野戰軍乘勢奮勇前進,很快就從東、西、南三面把蘭州古城緊緊地包圍起來。

這樣,馬步芳做「西北王」的美夢就開始破滅了。

當時,第一野戰軍兵臨蘭州城下的共有5個軍,即許光達指揮的第二兵團之第三軍、第四軍、第六軍;楊得志指揮的第十九兵團之第六十三軍、第六十五軍。彭德懷的部署是,以第四、第六、第六十三、第六十五軍攻城,第三軍為總預備隊。

彭德懷把野戰軍司令部的指揮所設在蘭州東南的喬家灣。這裡離前沿陣地很近,連槍炮聲也清晰可聞。

彭德懷指揮作戰,習慣於把指揮所盡量靠前。他常說,打仗靠地圖和電話指揮不靈。因此,他還有一個習慣,就是每逢大戰,總愛往陣地上跑,而且事先不打招呼,說來就來,常常把一些師長、團長們弄得不知所措。

當年的一些老同志回憶說,打蘭州時,彭老總往前面跑的次數最多,幾乎把所有的前沿陣地都跑遍了。

野戰軍司令部進至喬家灣後,急性子的彭德懷沒等指揮所完全安頓好,就立即跑到前面,親自把蘭州外圍「馬家軍」的一些主要陣地觀察了一遍。他發現,蘭州北臨黃河,東、南、西三面被東崗坡、皋蘭山、沈家嶺、狗娃山緊緊地環抱起來,地勢相當險峻,易守難攻。特別是東崗坡、皋蘭山、沈家嶺、狗娃山一帶,不僅山勢陡峭,很少路徑,而且工事堅固,人工挖出的峭壁、塹壕縱橫,地堡密布,明暗火力交錯,加上「馬家軍」層層設防,步步為營,給解放軍的攻城作戰設置了十分不利的障礙。

回到指揮所後,彭德懷的腦子裡就裝滿了一些怎樣打、從哪兒打起的問題。

從哪兒打起呢?蘭州的地形如此特別,對手又是目前國民黨軍中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狂熱的宗教情緒,強悍的民族性格,使「馬家軍」如虎添翼,如果讓他們在蘭州打順了、打瘋了,那可惹麻煩了。

彭德懷站在指揮所里的軍事地圖前,反覆地掂量著,考慮來考慮去,最後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先拿下南山陣地和北面的黃河鐵橋。

在他看來,攻取南山陣地,便可以掌握制高點,居高臨下,向蘭州城內的「馬家軍」發起攻擊;佔領黃河鐵橋,就等於切斷了「馬家軍」逃往西寧的惟一退路。彭德懷說,這兩點,對於攻取蘭州極為重要。在這一分析和認識的基礎上,彭德懷制定了攻取蘭州的戰役部署:

許光達的第二兵團:進攻營盤嶺、沈家嶺和七里河,然後向蘭州城西關和南關發展進攻,並以一部沿黃河南岸東進,奪取黃河鐵橋,一部從七里河地區相機北渡黃河,殲滅北岸之敵;

楊得志的第十九兵團:沿西蘭公路首先攻佔路南之馬架山、古城嶺、豆家山和路北之十里山,然後向蘭州東關發展進攻。

這個部署簡明扼要,一如彭德懷的為人,也符合他一貫的指揮風格。

在解放大軍逼近蘭州城郊的時候,彭德懷對馬繼援的整個部署及作戰方案並未搞得十分清楚。他當時得到的是兩種相互矛盾的情報。一種情報是敵第九十一軍、第一二○軍已從蘭州北撤,擬隨國民黨甘肅省政府退到酒泉,大批物資正由蘭州運往西寧,蘭州之敵已在準備炸毀工廠,拆除電線,破壞黃河鐵橋,作出了一副隨時都要逃跑的樣子;另一種情報是蔣介石集團日有數架飛機運送彈藥到蘭州,「青馬」正在搶運糧食和磨盤進城,其第八十二軍主力在蘭州南山一線加修工事,「寧馬」準備以6個師出擊,支援「青馬」固守蘭州。

這兩種情報,互相矛盾,據此可以作出兩種截然相反的判斷。

但是,彭德懷在仔細分析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報後,認為敵人在蘭州的處境已不同於平涼,敵人在蘭州決戰的計畫也不會像平涼那樣不戰而撤。我軍必須盡一切努力,迫使敵人決戰蘭州。同時,應當把情況估計得更嚴重些,把困難考慮得更多些,以此為立足點,從各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

彭德懷對於在蘭州同馬步芳的主力決戰的問題,雖然不時也表現出一種焦慮和不安的情緒,但他一旦把決心定下來,就很難改變了。

在喬家灣指揮所里,彭德懷對一些高級將領和參謀人員講:

「馬繼援是不會放棄蘭州的,他是要踞守蘭州,在這裡是要同我軍決一死戰。那麼,我們就成全了這個娃娃吧!」

於是,就在第一野戰軍的前線指揮所進駐蘭州東南的喬家灣的第二天,即8月21日,彭德懷就打電報給率第一兵團從左翼迂迴青海的王震將軍:

青馬匪軍現決心固守蘭州,我左兵團進佔臨夏後,可能動搖其固守決心,但也可能促其不顧一切決心死守,甚至放棄西寧,撤守大通河東岸及享堂、新城、湟水北岸,保障其向河西的退路。在我軍攻佔蘭州六七天不得手時,寧馬主力就可能乘機增援蘭州。青、寧二馬有汽車兩千輛以上,要充分估計到寧馬主力車運蘭州的可能性。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第二兵團即可迂迴蘭州北部,我軍將集中三個兵團於蘭州會戰。王震兵團應有此種作戰之充分準備。

這一天,彭德懷又以第一野戰軍的名義,發出了關於進攻蘭州的戰術指示,並特彆強調了以下各條:

青馬匪軍為今日敵軍中最有戰鬥力的部隊,在全國也是有數的頑敵。我們對他須有足夠的估計,並作好充分的精神準備,力戒輕敵驕傲急性。

——各部在進攻時需要仔細偵察,精密計畫,充分準備。

——須集中優勢兵力、火力、技術於一點,一個一個山頭、房舍、陣地,逐次地殲滅敵人。不攻則已,攻必湊效。

——進攻中,須充分準備殲滅敵人反衝鋒部隊,組織消滅反衝鋒的火力,構築抗擊反衝鋒的工事。

——密切步炮協同。炮兵須反覆精細地偵察敵人火力、火力的具體配備,組織良好的戰場觀察、切忌盲目的射擊。須知優勢的炮火,在頑強的敵人面前,並不是萬能的。

——對敵人外壕、陡壁的克服,須用挖對溝、改造地形的辦法去接近,用炸藥來破壞。因彈藥運輸困難,炮擊只能是輔助的。

彭德懷想得比較周密。他把戰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全部交給大家,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這時,解放軍對蘭州只是形成東、西、南的三面包圍,北面的退路黃河鐵橋則仍然在「馬家軍」的控制之下。因此,此時還不能完全排除在解放大軍的強大火力壓迫下,「青馬」主力突然逃跑的可能性。

於是,彭德懷決定,先以9個團的兵力,於8月21日,對國民黨蘭州守軍的全線陣地進行一次試探性攻擊。

根據彭德懷的命令,鄭維山和王宗槐指揮的第六十三軍,由王道邦和肖應棠指揮的第六十五軍以5個團的兵力攻擊豆家山、古城嶺和十里山一線敵之陣地。

人民解放軍第二兵團由張仲良和高錦純指揮的第四軍,以2個團的兵力攻擊沈家嶺敵之陣地。此時,第四軍軍長張達志尚在從西安趕赴蘭州的路途之中。

第二兵團由羅元發和張賢約指揮的第六軍,以2個團的兵力,攻擊皋蘭山主峰營盤嶺敵之陣地。

試攻命令發布後,彭德懷背著手,信步走出喬家灣指揮所,遠眺南山敵人的陣地,深沉地說:

「這個乳臭未乾的馬繼援真是夜郎自大,他想在蘭州吃掉我們,好吧!咱們就走著瞧……」

馬步芳原本是要在蘭州同解放軍決戰的。

國民黨的廣州「西北聯防軍事會議」,閻錫山對所謂「蘭州會戰」,也作了一些部署。但是,當第一野戰軍從東、西、南三面向蘭州攻擊前進的時候,敵人的營壘里的「窩裡斗」,卻使其蘭州的防守捉襟見肘,一胡二馬所謂的精誠團結、相互配合,也變得鬆動起來。

當解放大軍越過六盤山向西挺進,馬步芳、馬鴻逵的軍隊全線向蘭州、寧夏撤退的時候,馬步芳也還在做著他的所謂配合友軍,前後夾擊,殲滅彭德懷主力於蘭州城下,以挽救西北危局的美夢,馬步芳在此期間,曾幾次發電請求蔣介石令胡宗南兵出秦嶺,馬鴻逵從寧夏南下,分進合擊,對解放軍實行包抄圍殲,畢其功於蘭州之役。

但是,以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劉任為首的「中央派」,鑒於胡宗南與馬步芳、馬步芳與馬鴻逵之間的矛盾,在解放大軍逼近蘭州的時候,開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

劉任斷定,「寧馬」對「青馬」出任西北長官公署長官的事,一直耿耿於懷,心存不滿。「寧馬」雖然也弄了個甘肅省主席的職位,但不願受「青馬」的控制,認為蘭州是「青馬」的勢力範圍,所以對蘭州的得失並不關心,企圖坐山觀虎鬥,以保住他的寧夏老巢為己任。胡宗南龜縮漢中,解放軍西去,正可扼守秦嶺,苟安整補,坐收漁人之利。因此,「中央派」得出的結論是:蘭州會戰,「青馬」孤立無援,凶多吉少,蘭州失守已成定局。

「中央派」估計,解放軍在攻佔蘭州後,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