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惟一出路 第10章 傅宜生婉言拒蔣存幻想

1948年11月4日,北平南苑軍用機場。一架美製「空中堡壘」號飛機,呼嘯著飛向藍天。

飛機上,載的是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他是奉蔣介石之命飛赴南京參加高級軍事會議的。面對風雨飄搖的形勢,蔣介石想抓住傅作義部的力量以挽救殘局,因此,對傅作義的優禮有加。當傅作義的座機徐徐降落在南京明故宮空軍機場時,蔣介石派他的兒子蔣經國和何應欽到機場迎接,並一同乘車馳向下榻處。

傅作義到下榻處後,休息片刻,何應欽就在傅作義的住處和他密談起來。何應欽說,他是奉蔣委員長之命,來轉達兩件事:一是委員長已內定,調傅任東南軍政長官,所有軍隊完全歸傅指揮,華北的部隊完全南撤,撤退華北部隊的船隻,已經準備就緒,聽候調用;二是在上一條的前提下,請傅作義在下午召開的軍事會議上就要討論的作戰方案,提出自己的積極意見。

傅作義,字宜生,山西臨猗人。1895年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青年時代,在「整軍經武、救亡圖存」的思潮影響下,他步人了戎馬生涯。1918年他從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在閻錫山的晉軍系統任職,參加過北伐戰爭,閻、馮反蔣戰爭,抗日戰爭。1939年脫離閻錫山部隊到第八戰區任副司令長官,後任第十二戰區司令長官,率部參加過忻口、太原、五原等戰役,打擊日軍。1947年,在華北戰場上,自清風店、石家莊兩個戰役之後,華北國民黨軍隊的力量受到人民解放軍的嚴重打擊,蔣介石為扭轉戰局,決定撤銷保定、張垣兩個綏靖公署,成立華北「剿匪」司令部,任命傅作義為總司令。把挽救華北頹勢的希望寄托在傅作義身上。1947年12月6日,傅作義在張垣,不久遷來北平,統攬華北五省軍事指揮大權。

在國民黨統治大廈將傾的形勢下,傅作義對蔣介石這種安排是不能不認真思慮的。傅作義不是蔣介石的嫡系,他對蔣介石排斥異己的做法極為不滿,相互之間矛盾較深,隨著傅作義嫡系部隊的發展,蔣介石對傅作義存有戒心,利用分割、調動等手段,藉以削弱傅作義的軍事實力,並千方百計地在傅作義周圍安插親信、特務,企圖對傅作義實行監視、控制。到1948年下半年,蔣介石企圖抓住傅作義的力量,控制華北,以挽救殘局。傅作義看到蔣介石日暮途窮,失敗的命運不可挽回,在內心上對蔣介石已經失望。對蔣介石採取的一些軍事部署消極應付,甚至唱反調,二人矛盾進一步加劇。1948年10月,人民解放軍對錦州發起進攻,蔣介石慌忙飛到北平策劃援錦,打算調用傅作義的主力,並命傅作義去指揮援錦戰役。傅作義則以自己資淺能鮮、不堪重任,以只有委座親自指揮才能奏效為由拒絕。蔣介石只好親自指揮並調用自己的嫡系部隊援錦。同時,傅作義為表示顧全大局,把氣焰囂張的蔣嫡系青年軍208師由北平調往唐山,這樣達到了一石二鳥的目的:一則應付了蔣介石,二則清除了異己力量。傅作義清楚,山窮水盡的蔣介石此時要他將部隊南撤,並要委以東南軍政長官,是想把華北國民兌車隊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以挽救搖搖欲墜的蔣家王朝。

當天下午,在國防部會議室召開高級軍事會議。

國防部作的戰況報告顯得十分低凋,東北丟失,華北臨危,徐州告急,悲觀失望的情緒充滿會場。會後,蔣介石邀請軍政大員們到他那裡吃晚飯。飯後,談平津問題。何應欽先談,他按照蔣介石的意圖,力主撤退平津兵力,全部南下;若不行,就部分撤到綏遠,部分南下。傅作義聽著何應欽的發言,不禁皺起眉頭。蔣介石看傅作義神色不好,就問他有何意見時,傅作義連說:「很困難!很困難!」

傅作義如此表態,蔣介石知道不會有什麼結果,只好說:「好了,今晚回去想想,明天再談!」

第二天,蔣介石邀請傅作義到他的官邸,舉行小型高級秘密會議。這裡,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森嚴。傅作義明白,今天的表態若合蔣意,他還能平安回去;若不合蔣意,就會被扣留下來。會上,蔣介石先把陳誠、熊式輝大罵一通:「娘希匹,陳誠、熊式輝只知爭官奪權,無啥真本事,把整個東北都丟了。」蔣介石把丟失東北的責任完全推在陳誠、熊式輝二人身上後,接著就像變鬼臉一樣,完全換了另一副面孔,對傅作義倍加慰勉,隨即又把要傅作義南撤的事說了一遍,半是將軍半是鼓勵地對傅作義說:「我相信你決不會辜負我的重託。」傅作義與蔣介石打交道幾十年,對蔣介石的了解可說是入骨三分。心想,此時此地不能採取斷然拒絕南撤的態度,否則,就有被蔣介石扣留的危險,對速返北平,掌握局勢有所不利。於是,在討論作戰方案時,傅作義完全以主戰姿態發言:「對於扭轉華北的危局,我認為還有辦法可想,整個華北尚有大軍60萬,能戰能守,我軍應固守平、津、塘,依海作戰。南撤方案,非萬不得已不宜實行,因為堅守華北是全局,退守東南是偏安。」

傅作義的發言慷慨激昂,對於對時局本來就存有幻想的蔣介石,無疑是注射了一支強心劑,蔣介石對傅作義堅守平津,支撐華北十分讚賞,當即表示尊重傅作義的意見。會議一結束,傅作義即直奔機場,飛返北平。

傅作義回到北平後,就開始撥打起自己的算盤來,他估計東北解放軍在遼瀋戰役結束後必然進行休整,至少要3個月以後才能入關再圖大舉。如能抓住這個時機,把華北國民黨軍隊擴充到100萬人,對自己今後的前途更為有利。待東北大軍入關時,平津能守即守,能談即談,就以百萬軍隊作後盾,與共產黨成立聯合政府,在華北和共產黨平分秋色,搞成一對一的平局地位。到那時,軍隊交給聯合政府指揮,自己的地盤,軍隊都能保存下來,在政治上既能說得過去,部下也能接受。如果聯合政府搞不成,平津守不住,再伺機西逃綏遠老窩,或者在不得已的時候南撤。

與此同時,傅作義也擬好了與中共言和的電文。電文的內容是表明要求和談,不願再打內戰,為了國家和平統一,請求共產黨派南漢宸來談判,並表示對過去幻想以蔣介石為中心來挽救國家於危亡,拯救人民於水火之中的做法,已經認識到是徹底錯誤的了。今後決定要以毛主席和共產黨為中心來達到救國救民的目的。此電由傅作義口述給其女兒傅冬菊(系中共地下黨員),通過北平地下黨的電台,在1948年11月上旬發出。但未獲迴音。於是,傅作義指令其親信,以各種形式,通過各種渠道,謀求與中共的和談。

11月18日,彭澤湘(中共早期黨員,後自行脫黨)、符定一(毛澤東在湖南上學時的老師)帶著傅作義主張搞成華北聯合政府,軍隊歸聯合政府指揮的意圖,到石家莊找中共接洽。

傅作義有上述轉變,除了形勢所迫外,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中共地下黨員的積極工作。

北平是個具有光榮革命鬥爭傳統的城市,長時期以來,北平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仆後繼,英勇鬥爭。

1945年9月,在中共晉察冀中央局領導下,建立了中共北平市委,劉仁為書記,武光為副書記兼組織部部長,周小舟為宣傳部部長。市委下設學委(學生工作委員會)、工委(工人工作委員會)、平委(平民工作委員會)、鐵委(鐵路工作委員會)、文委(文化工作委員會)等地下黨的領導機構。領導各條戰線逐步開展地下鬥爭。不久,因形勢的發展,北平市委撤銷。5個委員會全部直接由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城市工作部(簡稱城工部)領導。城工部設在河北滄縣南泊鎮,對外掛牌子為永茂公司,以作掩護。北平地下黨在城工部的領導下,根據中共中央『『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地下工作方針,到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已發展地下黨員約3000人,黨的外圍秘密組織「民青」(民主青年同盟)、「民聯」(民主青年聯盟)約5000人。他們採取各種組織形式,廣泛開展統一戰線工作,在大力開展學生、工人工作的同時,積極爭取各階層愛國人士的同情和支持,鬥爭越來越廣泛、深入。在工廠、學校、報社、鐵路局、電信局,以至國民黨黨、政、軍、警、憲、特等機關,到處都有地下黨員積極開展各種活動,組織反蔣鬥爭。

1948年春的一天,在北平以「榮軍中校」身份負責敵軍工作的王延(蘇),奉命到解放區的泊鎮城工部接受新的任務,城工部部長劉仁親自接見了他,在場的還有一位女青年。經劉仁介紹,她叫曾常寧,天津市南開大學哲學系學生,中共地L黨員。劉仁介紹他們二人相識後,即交給王延(蘇)一項任務:通過曾常寧做她父親曾延毅的工作,再通過曾延毅做傅作義的工作。

原來,曾延毅不但和傅作義是保定軍校的同學,還是結拜兄弟。1927年曾任晉軍炮兵第4團團長,同傅作義一起守過涿州,有患難之交。1928年至1930年傅作義任天津警備司令期間,曾延毅任天津市公安局局長;傅作義任第35軍軍長時,曾延毅先任218旅旅長,後為中將副軍長。自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