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掃清外圍據點 第08章 外圍激戰

天津外圍的黃土地上留下的象徵著這座名城即將蘇醒的第一行腳印,是東北野戰軍第八縱隊踩出來的。他們從東北入關的第一個落腳點:寶坻縣。

至此,攻打天津的外圍戰鬥揭開了序幕。

指戰員們身上還帶著遼瀋戰場上的煙塵,耳中還迴響著遼河岸邊的槍聲。那是一個多麼突然卻是令人興奮的時刻:他們正在瀋陽以南的海城、牛庄舉行慶功祝捷大會,就接到了中央軍委關於「入關配合華北人民解放軍全殲華北蔣傅軍」的命令。司令員黃永勝、政委邱會作先後宣讀命令,講了話。自然極了:一個戰役的終點,成了另一個戰役的起點。祝捷會順理成章地變成了出征動員會。

八縱隊就這樣向平津戰場進軍了。

他們走得很倉促,沒有來得及休整,連冬裝也沒有來得及換。他們也走得很氣派,雄赳赳,氣昂昂,一路行軍一路雄風。

入關的路彎彎曲曲,卷著風雪,裹著塵煙……

天津郊外。

陳長捷的部隊把守著每一個入城處。到處是戰壕,到處是槍口。

先頭探路的偵察部隊受到了阻擊。

八縱隊停止前進。大路上突然變得靜悄悄。

遠郊鄉野的深夜,天地間漆黑一片。戰士們坐在背包上待命。幾聲清冷遙遠的槍聲之後,郊野又沉入到揭不透的冬眠中。

東北野戰軍下達了新的任務:攻佔天津周圍敵人的重要據點。

八縱隊兵分三路,忽而偷襲津南,忽而進攻津西,忽而開往津東,忽而又奔向津北。敵人走了,解放軍追著打;敵人來了,解放軍躲著走;敵人住下來,解放軍襲擾。敵人反擊,解放軍走得無蹤影……

解放軍這種靈活機動的戰術動作,把陳長捷精心布置的駐防區戳得百孔千瘡,魚網一般。

這就是毛澤東早期創造的游擊戰在平津戰場上的靈活運用,它給敵人製造了一個無際的虛靜空茫,讓他們總是徘徊在夢與醒之間。說夢,似乎又醒著;說醒,又似乎在夢中。

敵人的要點是一大片,但攻克後能致敵人於死地的只有三處:楊村、白塘口、軍糧城。

打蛇要打七寸。全縱隊集中了精銳兵力,形成拳頭,專打「七寸」。

「七寸」之一:楊村。

攻佔了楊村,就斬斷了平津鐵路和公路交通線。

楊村是連接北平和天津的一個紐扣。它位於天津西北25公里處的平津鐵路、公路幹線上。敵人出入天津,解放軍進攻天津,無不在此落腳。它佔有極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因此,誰都想得到這個「紐扣」。

楊村的守敵是新編三三三師師部及兩個團。這之前,他們對這個「紐扣」一直死守不放。奇怪的是,當八縱隊某師趕到楊村後,他們不戰自退。載運著敵兵的列車眼看就要啟動。

敵人逃跑,說明他們心虛膽怯,難以在楊村得勢。就攻它這個虛,就打它這個怯!

部隊散開,佔領了有利地形。包圍了列車,攻擊摧毀。列車癱瘓了。

敵人紛紛從顛覆的列車裡跑出來,亂成一團。但是,他們很快就清醒了,進行反擊。

楊村車站上的激戰到了白熱化。

敵人畢竟對楊村熟悉,理所當然地找到了反擊解放軍的有利地形。

對峙。誰也難以在短時間裡吃掉對方。

五連副排長李慶春站了出來,搶先領受了打開缺口的任務,率領全排旋風般闖進敵群中,佔領了陣地。

敵人組織了兩個連的兵力連續五次向李慶春排反撲。李慶春排有三分之一的同志犧牲在陣地前。

慘重的代價鋪下了向敵人衝殺的通路。

主力部隊踏著這條通路沖了上去。憑著人多勢眾的優勢,很快將敵陣地剁成了一塊一塊的碎片,分而治之,包抄碎取。

敵人仍在垂死反撲,絕不輕易放棄一寸土地。

槍管紅了,刺刀彎了,雙方打得都很艱苦。

整整激戰三個小時才見分曉。

楊村守敵全部被殲,少將師長宋海潮被戰士們生擒。

楊村解放了,它切斷了天津守敵與北平守敵互相串通以至匯合的路。

「七寸」之二:白塘口。

攻取了白塘口,就能堵死天津的敵人逃向大沽口的退路。

八縱隊的另一路部隊完成了此項戰鬥任務。他們進行的完全是一場閃電戰,不容敵人猶豫、徘徊,也不容自己人猶豫、徘徊。

傍晚,部隊從武清出發。一夜行軍,於次日清晨攻佔白灘寺大橋。接著,某團抵進津西名鎮楊柳青,俘虜敵兵500有餘。當天中午,又進攻韓愛墅之敵,激戰三小時,斃傷俘敵1800多名。當晚,部隊又急行軍直插天津東南交通要道白塘口,途經獨流、靜海時,全殲龜縮在這一帶的敵人。第三天拂曉,部隊便大搖大擺地攻佔了白塘口。

俘虜,長長的俘虜隊伍。

「七寸」之三:軍糧城。

這是佔領天津外圍的第三個點。天津的敵人如要向塘沽突圍,必經此地。從八縱隊佔領軍糧城之時起,陳長捷的這一打算便宜告破滅。

林彪反覆講過這樣的話:我們改變了先打塘沽的計畫,並不是說可以忽視塘沽之敵東逃以及天津之敵向塘沽逃竄的可能,絕無此意。總之,塘沽方面仍然是我們要密切關注的一個重點。

林彪這麼一點撥,清醒了,等於是給八縱隊下了命令,縱隊抽調兵力,沿著津塘公路兩側構築起了十分堅固的工事。此處的工事似乎比別處的工事都要堅固。

林彪仍然不放心,又下令將十二縱隊調往天津與軍糧城之間,防止守敵向塘沽逃竄……

東局子位於天津東約兩公里處。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清廷一面著手在直隸訓練新軍,一面準備設局招募工匠,製造洋式軍火。1862年,天津洋槍隊首先製成英式炸炮10尊,裝子試放,甚為猛烈。後來總理衙門經江蘇藩司丁日昌建議,認為「天津距京不遠,而又近海,購料製造不為費手,宜速於扼要處所添設機器廠……」

1866年,清廷允許在天津設局,統由三口通商大臣籌劃。崇厚遂籌集資金,購買設備,挑選北京同文館學生和京營25歲以下旗丁數人,專司製造。「於天津城東18里賈家沽道地方設火藥局,是為東局」。東局子由此得名,並逐步形成一個市鎮。與此同時,還在「南關外海光寺地方設一西局」。1870年,天津機器局正式開工。因「天津教案」發生,崇厚離任,李鴻章乃奉清廷之命接辦機器局,並逐年擴建。1900年庚子之役,八國聯軍入侵天津,在東局子建立兵營。

此時,陳長捷利用兵營堅固建築物在東局子鎮建起外圍核心據點。鎮子南北長約1公里,東西寬約半公里,西面背靠天津城垣,東面地形開闊,南端的萬興庄被徹底破壞,夷為平地,北端地形起伏。據點周圍設有各種防禦設施,僅鐵絲網、絆腳繩、鹿砦等障礙物就有9道。環城築有土垣和寬5米、深2米的外壕,土垣周圍每隔三四十米有一座地堡。土垣內外埋設地雷多達萬餘顆,尤其在對方可能進攻的通道和可能被利用的隱蔽低洼處,更是埋設大量地雷加以封鎖。八十六軍軍長劉雲瀚認為東局子據點是遮蔽主陣地的要害據點,堅持該點,全線即可安全,因此特別加強該點配備,舉其「精粹」之嫡系二九三師八七七團駐守該鎮。解放軍進逼天津時,劉雲瀚又下令掃清射界,縮小防守範圍,全部拆除原有老式民房,強使民夫焚燒舊屋,搗平廢墟,弄得百姓無家可歸。又驅使士兵日夜修築、加固環城土垣和外壕。陣地前埋設很多英式地雷,並將全部電線埋於地下。兩側起伏地形上也加築堅固工事。重武器和連以上的指揮所都設有中等程度的掩蔽部,並利用水塔作觀察所,所有射擊位置都標有目標射擊諸元及夜間射擊措施,預備隊均有掩體,並與炮兵制定炮火支援措施。劉雲瀚幾乎每天都到東局子陣地視察,督促加強陣地工事。

攻克東局子敵據點的任務由七縱擔任。在此之前,1月1日至4日,七縱經過夜間偵察戰鬥和突然襲擊,先後佔領東局子以南萬興庄、曾家窯等村莊,驅逐了敵人警戒部隊,逼近東局子。同時在敵人陣地東西兩面前方近迫作業,掘進長達千米的交通壕直逼敵人前沿。據守該點的敵人戰鬥力較強,在我軍向其前沿近迫作業的時候,竟很少開槍,企圖依仗其複雜堅固工事最後與我軍決戰。縱隊決定以二十一師六十二團和十九師五十七團共同奪取東局子。六十二團由南向北攻,五十七團由北向南攻,形成對東局子守敵的鉗形包圍,並配置一部兵力在東局子西南和西北,防敵逃跑和天津之敵出援。1月6日晚,六十二團首先以一個連用偷襲方式拿下東局子以南的義順窯,斷敵退路並減少了敵對我攻擊部隊的騷擾。

1月7日5時(有記載是1月8日5時),攻擊部隊在縱隊野炮及師山炮的掩護下進入指定陣地。特種兵縱隊炮二團二營也配屬戰鬥。原定7時30分開始發起攻擊,但適值天降大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