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解放徐州 第11章 圍而不殲,最後搏殺

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的首長這幾天的心情恐怕是最好的。黃維兵團所處的雙堆集與杜聿明集團所處的陳官莊從地理位置上看相隔不足35公里,但在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的密切配合下,杜聿明與黃維最終也未能合攏成功。黃維兵團被殲後,改變了淮海戰役三個戰場同時作戰的局面,我軍獲得了充分的戰役主動權。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部隊圍殲杜聿明集團,到12月13日為止,已殲敵三分之一和一個兵團建制,俘敵4萬人。

但是,令劉、陳、鄧、粟頗感意外的是,正當戰役進行順利之時,毛澤東卻於12月11日突然來電,命令:「於殲滅黃維之後,留下杜聿明指揮之邱清泉、李彌、孫元良諸兵團之餘部,兩星期之內不作最後殲滅之部署。」這好像一場正打得順手的球賽眼看就要進攻得分,一方領隊突然要求「暫停」,好不令人懊喪!

但總前委的首長們是何許人也?毛澤東叫「暫停」,自然有其中的奧妙。大家都感到,毛澤東一定有一步更重要的棋。淮海戰役要留點餘味,不能豬八戒吃人蔘果——囫圇吞。

毛澤東果然有一著更妙的棋要下。東北戰場上,毛澤東吃掉了蔣介石的47萬部隊;淮海戰場上,被殲滅和圍困的55萬部隊已無回天之力。而在此時,毛澤東的眼睛早已盯上了華北平原上傅作義的幾十萬部隊。但蔣介石也絕對不笨。早年混跡於上海股票交易所的蔣介石深知淮海戰場已是個無底洞,投進去多少東西都將有去無回。因此,他早已作了最壞打算,一心想把華北的幾十萬大軍撤經過四天的激戰,人民解放軍全殲國民黨政府軍隊第二、第十三兩兵團,生俘國民黨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左二)。淮海戰役取得全勝到長江以南,來實現「隔江而治」的南北朝的局面。但毛澤東卻想拖住蔣介石決戰,這才有了淮海戰場的精彩叫停。於是,毛澤東令楊成武、李井泉兵團停止攻擊綏遠;令徐向前兵團緩攻太原;令林彪、羅榮桓的東北野戰軍迅速入關;令劉、陳、鄧、粟留杜聿明集團不作最後殲滅。電文要求:「你們可集中華東野戰軍全軍並多休整數日,養精蓄銳,然後一舉殲滅杜聿明集團。只要杜部不大舉突圍,你們應休息至下月初,約於子微(1月5日)左右開始攻擊較為適宜。」

12月17日,總前委在華東野戰軍司令部駐地蕭縣西南的蔡窪召開會議,鄧小平主持會議。粟裕與劉伯承已經17年沒見面了,這次兩個老戰友一見面,兩雙大手就緊緊地握在一起,久久沒有鬆開。他們在淮海戰役即將取得全勝時重會,激動地回憶了長征和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的經過,研究了明夏渡江作戰方案和對部隊整編的意見。會後,劉伯承、陳毅赴河北平山西柏坡向黨中央彙報,鄧小平返回中原野戰軍司令部駐宿縣以西的小李庄。

紛紛揚揚的大雪,給千里原野披上了一片銀裝。呼嘯的寒風,也給身陷重圍、失去後勤供應的杜聿明部官兵帶來了嚴重的生存危機。部隊饑寒交迫,士氣低落。看雪景的雅興看來只有粟裕了。他踏著雪在村外散步,忽生奇想,這漫天的大雪不就是天公助他作戰的千軍萬馬嗎?他立即快步回到了他的指揮所,警衛員跟在後頭跑得氣喘吁吁。

回到指揮所,他就讓作戰參謀起草給軍委的電文,建議部隊休整延長10天,以達到我愈戰愈強,敵越戰越弱的目的。這樣,對杜聿明的最後攻擊就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後的勝利。

華東野戰軍在20天的戰地休整中深入進行了形勢任務教育,恢複和整頓了戰鬥組織,慰問部隊,改善戰地生活,開展軍事民主,完善作戰方案,做好作戰準備,展開猛烈的政治攻勢,瓦解敵軍。

中原人民慰問團在淮海前線慰問人民解放軍

杜聿明陷入重圍以後,數次致電蔣介石請求空投補給。蔣介石回電說:「弟部糧彈無法空投,切不可存此希望,應勇敢迅速突破當面之匪南下,與黃百韜兵團會師,勿延為要。」素以脾氣暴躁出名、人稱「邱瘋子」的邱清泉看後氣得拍桌子大罵:「國防部混蛋,老頭子也糊塗,沒有糧彈,幾十萬大軍空著肚子、拿著燒火棍怎麼打仗?!」

12月6日,杜聿明召集邱清泉、李彌和孫元良開會,研究如何突圍。會上決定分頭突圍,到阜陽集合。當晚,孫元良兵團兩個軍四個師共3 2萬人以師為單位向西北方向突圍。過河以後,卻遭到了解放軍猛烈的火力截擊。大部分衝過去的敵部隊均被殲滅,兩個軍長被俘,僅孫元良率數十人脫逃。餘下的部隊一看情況不妙,待要縮回時,不料又挨了邱清泉兵團第5軍陣地射過來的一陣彈雨,兩面夾擊,死傷慘重,沒死的少數部隊全被邱清泉收容,分散編入各部隊。

這時,黃維兵團被殲的消息幾經輾轉傳到了陳官莊。

杜聿明深知黃維兵團的存在對他的重要性。因此,發電給劉峙詢問黃維兵團的情況。劉峙很快回電稱:「黃維兵團突圍,除胡璉一個人到蚌埠外,其餘全無下落。」好一個「全無下落」!黃百韜兵團突圍全無下落,而今黃維兵團又是全無下落。突圍就是被消滅:北有孫元良兵團,南有黃維兵團,都先後為這句話做了註解。

杜聿明不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覺。他抬頭看看窗外灰濛濛的天空飄著片片雪花,情不自禁地打了一個寒噤。他想起美國駐國民黨政府顧問團團長巴大維在11月就曾對中國戰局做出了深刻的估計:「(國民黨)沒有一次作戰失敗是由於缺乏彈藥或裝備的。在我看來,這些軍事上的慘敗都可以歸因於世界上最糟糕的領導以及許多降低士氣的其他因素。這些因素導致完全失去戰鬥意志。」這個美國佬!杜聿明下意識地、有些憤憤不平地從心底里罵了一句。杜聿明雖然討厭巴大維這張不吉利的「烏鴉嘴」,但還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心中不免泛起一陣苦澀。

勤務兵進來為他續了一杯茶水,他看著升騰起來的熱氣,又開始胡思亂想。蔣介石為什麼不命令他和黃維同時突圍呢?黃維和自己的部隊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且武器精良,如果處於南北兩個包圍圈中的部隊同時突圍的話,依解放軍目前的兵力規模完全可能顧此失彼,應該說突圍出去的希望是很大的,至少可以衝出相當多的部隊。可蔣介石只顧黃維,而不顧他手下的兩個兵團。想到這裡,他不禁憤憤然起來。

窗外的涼風吹來,他的腦袋忽然感覺清醒多了。他開始考慮眼前最應該考慮的問題:解放軍把黃維兵團一消滅,可能把全部兵力都壓到陳官莊。怎麼應付這一嚴峻的問題?杜聿明憂心忡忡。

他知道,12月16日,蔣介石已下令,讓李延年兵團和劉汝明兵團退至淮河南岸,以掩護江防部隊構築工事。20日,下令以第99、96、56、68軍守備淮河,以第28軍於浦口佔領橋頭堡,第54軍、39軍均開赴南京,歸京滬衛戍總司令湯恩伯指揮,並令第2軍由漢口船運蕪湖集結。上述情況表明,蔣介石眼看長江以北敗局無可挽回,決心收縮兵力,加強長江防線,確保南京、上海,已無心思去救陳官莊的部隊了。「老頭子要一心守江淮了。」對於這一點,杜聿明自然是最清楚不過的。這樣,截止12月中旬,在淮海戰場上就只剩下陳官莊地區的杜聿明集團了。蔣介石看著被團團圍住的杜聿明集團,棄之可惜,救之棘手,眼見長江以北敗局已定,還是「從黨國的全局利益出發」,決定忍痛割愛,把江淮之間的部隊南調,加強長江防線。

中原人民推著小車運送彈藥、物品,對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處在解放軍包圍之中的杜聿明集團,此時雖尚存邱清泉兵團5個軍14個師,李彌兵團3個軍8個師的兵力,但卻陷於糧彈俱缺的境地。幾十萬人,每天需要大米15萬公斤,就是喝粥也得要5萬公斤以上。杜聿明一再電請蔣介石空投糧彈,但飛機一天最多出動120架次,而陳官莊的被圍部隊達30萬人之眾,即使以全部空投力量從事糧食空投,一日之內,最多也只能滿足10萬人的最低需求之用,平分起來,亦只夠每人每天一餐之需。更因包圍圈是一個10公里的框形,有時由於風向關係,也不可能保證空投的準確率,加之飛行員在我對空火力射擊下不敢低飛,不少空投物品飄落於解放軍陣地。因此,為了糧食的分配問題,又常在兵團與兵團或軍、師、旅、團各單位間引起爭執,相互間鬧得不可開交。各部為了爭搶空投的大米、大餅,有時甚至架起機槍互相殘殺。各部隊為了充饑,不得已宰殺軍馬,連樹皮、馬皮都吃光了,士兵餓死凍斃者日眾。

最苦的是從徐州隨軍西撤的國民黨黨政機關人員及從海州撤退時盲目隨軍而行的男男女女,他們也要吃飯,但他們不在花名冊上,怎麼辦?到此時,人人均悔恨自己自投羅網,自討苦吃,但也悔之已晚。而邱清泉卻乘機把他們中的男子編入部隊,以作為補充兵員。為此,還成立了一個暫編旅,委任兵站司令耿文哲為旅長。那些人雖然知道當兵是要賣命的,但這時吃飯已成為第一需要,只好當兵,從兵營的大鍋中舀一碗稀粥喝。最可憐的是那些女學生和其他婦女,想賣命也沒有資格,只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