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經略東北(下) 第04章 東北軍政,林、羅各具匠心

1948年是中國風雲變幻的一年。

戰爭是力量的較量。力量強者勝於力量弱者,這是戰爭中千古不變的法則。

然而,事物總是在一定條件下向著對立面轉化。強者可以變弱,弱者可以變強。這是事物發展的辯證法。

經過近一千個日日夜夜的強弱轉化,國共之間力量對比出現了換位性的變化。

1948年1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持續3個月的冬季攻勢,於1948年3月15日結束。

東北人民解放軍在10個月內,向國民黨軍連續發動了三次大規模攻勢,共殲敵軍30.88萬人,繳獲大量美式裝備,收復城市77座,解放人口1860萬,擴大解放軍區30.7萬平方公里。解放區人口已佔東北總人口的86%,解放區面積已佔東北總面積的97%。東北人民解放軍野戰部隊已發展為12個縱隊,1個炮兵縱隊,1個鐵道兵縱隊,17個獨立師,共為53個師,70餘萬人;加地方軍,共為105萬人。

到1948年3月冬季攻勢結束,東北戰場國民黨軍隊已被消滅57萬人。雖然尚有4個兵團,14個軍,44個師,加地方武裝55萬人,但已被分割、壓縮在長春、瀋陽和錦州三塊互不聯繫的據點和地區之內。當時東北國民黨軍的態勢衛立煌率2個兵團、8個軍、24個師3個旅,約30萬人,防守瀋陽及衛星城市鐵嶺、撫順、本溪、遼陽和新民。副總司令兼一兵團司令鄭洞國,率領2個軍、6個師又3個旅,約10萬人防守長春。另一個副總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冀熱遼邊區司令范漢傑,率領4個兵團、4個軍、14個師約15萬人,防守錦州,並維持著錦州、山海關間時斷時通的鐵路交通。

從全國來說,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豫東地區、襄樊地區、晉中地區、平津保地區,以及膠濟路、津浦路上,連續大勝。由戰爭開始時的120萬人,發展到280萬人,裝備日益改善,作戰經驗更加豐富。解放區面積擴大,生產發展,軍民鬥志高昂。

到1948年秋,國民黨軍已被消滅264萬人,加逃亡等其他原因,損失達309萬人,雖然補充了240萬人,但總兵力已由戰爭開始時的430萬人,下降為365萬人。除去維持後方,能夠用於前方作戰的,不過174萬人。作戰方針,也不得不由「全面防禦」、「分區防禦」,改為以北平、西安、漢口、徐州、瀋陽五大戰略據點為支柱的所謂「重點防禦」。戰爭已由解放區推進到國民黨統治區,並直接威脅其統治中心。國民黨陷入了嚴重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危機之中,失敗主義情緒在蔓延。反蔣統一戰線也在擴大。

蔣介石由於戰略上放棄東北不甘心,增援東北又抽不出兵,對東北是撤是守,決心不定,騎虎難下。據說1948年8月南京軍事檢討會議上,曾議論過東北問題:有的提出乾脆撤出東北,集中軍力可作他圖,並且具體設想第一步撤到錦州,視時局變化進可以「恢複東北」,退也可以安全撤出。衛立煌反對這個提議,力陳東北還有希望之路,主張集中兵力守瀋陽,以待時局發展。蔣介石一方面對美國出兵和第三次世界大戰抱有幻想,另一方面也怕動搖軍心,亂了陣腳,所以沒有作出決定。東北國民黨軍長時間處於舉棋不定的猶豫狀態。

毛澤東卻已清醒地看到中國革命的高潮即將到來,與蔣介石決戰的條件已經成熟。毛澤東胸懷全局,運籌帷幄,指出:東北、華北一盤棋,但東北形勢有利,先解決東北,後解決華北。

毛澤東的決心已定:封閉蔣軍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

為了準備決戰,東北人民解放軍在冬季攻勢後,進行了出關以來第一次近半年大練兵,部隊的軍事素質和政治素質,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以「大兵團、攻堅戰、正規化」為指導方針的軍事大練兵,提高了使用技術裝備的能力,提高了使用炮兵、工程兵和坦克兵協同作戰的能力;攻城、爆破、巷戰、射擊等項目訓練,也都取得了良好成績。

政治大練兵,本著毛澤東主席以訴苦、三查方法進行新式整軍運動的指示精神,開展「五整一查」,提高階級覺悟,加強團結,加強政策紀律,也收到了良好效果。整個部隊,陣營雄壯,士氣高漲,求戰心切。隨著東北根據地建設的發展,二線兵團建設,群眾直接支援戰爭,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勢。

在軍事訓練上,林彪有很多創造。

一點兩面,三三制,三猛戰術,三種情況三種打法,四快一慢,四組一隊,後來歸納為林彪的六大戰術原則,在東北戰場上廣為流傳。

林彪喜歡思考,愛動腦筋,善於用簡明的語言概括他的複雜的思想結果。

作為軍事家,他能夠敏感地注意到軍事技術和戰爭形態的變化,採用新的戰術,克敵制勝。

林彪在延安時就曾提出,「我們部隊作戰時愛成群地湧來涌去,勇氣很好,但是缺乏有智術的動作。在近代的用火力的戰爭條件下,用集團的衝鋒目標太大,如果被人家的大炮和機關槍射擊的時候,損失就大了。因此,現在我們要教育戰鬥員三五群的戰鬥,一個兩個的去戰鬥。」

到東北後,林彪也多次給軍事幹部講戰術。他說:「在錦西打的幾仗,敵人火力密集,咱們隊形密集,傷亡大。現在不同於抗戰打日本,敵人是美械裝備,火力猛,又是精銳,不能像過去那樣一打一衝,人海戰術。戰鬥隊形都是由於火力的進步而從密集到分散,在戰略上要集中兵力,戰役上一點兩面,而在戰術上,戰術動作上卻是分散兵力,稀疏兵力。兵多不是一下子都衝上去,必須用三三制的隊形。」

林彪的新名詞開始連毛澤東都弄不懂,致電問林彪:「你們所說一點兩面的戰法是什麼意思。」

林彪回覆說:所謂一點,就是說要集中優勢兵力於主要的攻擊點上,反對在各點上平分兵力的辦法。所謂兩面,就是說必須採取包圍辦法,防止敵之突圍逃走。兩面是指至少兩面,兵力多時也可以是三面四面。一點的精神在於保證一定打垮敵人,整個的精神在於使打垮的敵人不致跑掉。大意就是如此。是針對我們幹部不肯徹底集中兵力和不敢進行勇敢迂迴的毛病而規定的。

林彪要求部隊要敢於刺刀見紅,以刺刀、手榴彈向前衝去,以刺刀刺殺敵人,不敢以刺刀殺敵的不算是最勇敢的部隊與戰士,我軍必須建立刺刀血戰的威風和隨手榴彈飛出爆炸而猛進的勇氣。

在林彪文雅瘦弱的軀體里,經常噴湧出鐵與血的原則。

這些原則在打仗時還真管用。

在東北人民解放軍政治建設上,羅榮桓功勛卓著。

羅榮桓比林彪大幾歲,在政委的位置上,與總司令林彪配合得很好,能夠揚長補短,有兄長之風。

羅榮桓集中精力抓政治建軍。

解放軍之所以有戰鬥力,除了黨的堅強領導、嚴格的紀律、緊密的團結外,還有重要的一條,就是運用了政治建軍的武器,進行以階級教育為主的訴苦運動,從而激發了廣大指戰員的革命鬥志。

東北部隊連續作戰,十分疲勞。加上物資供應不足,生活極其艱苦,在嚴酷的形勢面前,廣大指戰員堅信黨的領導,克服困難,勇敢戰鬥。但少數同志卻經不起考驗,有的幻想和平,厭倦艱苦的戰爭生活,有的存在地域觀念,不願在東北堅持鬥爭。在東北新入伍的人員中,有些人存在正統觀念,少數人沾染有兵痞流氓習氣,有的連隊紀律渙散,甚至還出現逃亡離隊現象。

在整軍運動中,部隊普遍展開階級教育,提出了「誰養活誰」、「為誰當兵、為誰打仗」等十幾道討論題,組織部隊進行討論。三縱七師二十團三營機槍連一個副班長用他父親給地主幹了一輩子活,最後累得吐血,臨死時想喝碗小米粥地主都不給的事實,控訴了地主階級的罪惡,使在場的同志都受到了教育。教導員抓住這個事例,向全營推廣。

九連是1945年日本投降後,由本溪煤礦工人(其中部分是被日軍俘虜的八路軍人員和解放區群眾,部分是被俘的國民黨軍官兵)組建的連隊,大部分是新兵,成分複雜,連隊思想混亂。指導員用本連戰士的苦難家史進行階級教育,採取吐苦水、算苦賬、挖苦根的方法教育啟發戰士的思想覺悟。

他用貧農房東老大娘的一件破棉襖給連隊上課,講明地主、資本家為什麼富,窮人為什麼窮,揭示剝削階級的本質。他還組織連隊參觀地主家和窮人家的吃穿住情況,進行階級對比教育。該連有一名戰士房天靜訴苦說,他16歲就被國民黨抓丁到東北,父在家被地主逼債身亡,母到東北來找他時,途中因生活所迫賣掉兩個弟弟,好不容易找到本溪,母子倆隔著鐵絲網沒有能講上幾句話就被迫分離,母仇疾交加,不久也死去。房天靜一頭哭倒在指導員懷裡,一邊哭一邊檢討自己,決心為母親報仇,堅決跟著共產黨走。

當場又有三名戰士主動上台倒苦水,檢討自己的忘本思想。一個解放戰士邊哭邊說:「我和房天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