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煙雨蒙蒙 第01章 爭民主,針鋒相對和敵斗

中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終於奪取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在中國人民同日本帝國主義之間的民族矛盾基本解決之後,在美國政府支持下的國民黨反動集團,同以中國共產黨為代表的廣大人民之間的矛盾就尖銳起來,上升為主要矛盾。經過8年抗戰的中國人民,渴望有一個和平環境,休養生息,重建家園,建立一個和平、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中國,但是,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國民黨反動派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完全不顧全國人民的強烈願望,堅持獨裁、內戰的方針,欲獨霸中國人民的勝利果實,蓄謀發動全國規模的內戰,恢複其在全國的反動統治。因而,開始了爭取和平與民主,反對獨裁與內戰的鬥爭,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開封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8年浴血奮戰,參與創建了水東、水西和魯西南抗日根據地,從日軍手中奪回了通許、杞縣等縣城,英勇抗擊了開封及附近地區的日偽軍。日本投降後,蔣介石調動大批軍隊,以受降為名,迅速搶佔了開封地區,並對抗日根據地大舉進攻,搶奪勝利果實。

1945年8月,侵豫日軍向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劉峙在開封舉行投降簽字儀式。為搶佔開封,國民黨將原駐開封的偽軍龐炳勛部收編為華北地區第一路先遣軍。龐部在開封張貼布告宣稱:開封治安由日軍與國軍共同維持,不許其他武裝染指。並命令市民保護日僑一切生命財產,如有損失,唯市民是問。國民黨軍隊從接管開封伊始,就將日本侵略者的利益,擺在開封人民之上。

國民黨軍隊搶佔開封不久,國民黨河南省政府重新遷回開封辦公,日偽時期的鐵路、銀行、廣播電台等,統歸國民黨河南省當局接管。抗日勝利後的開封人民,又重新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中國共產黨通過土地革命戰爭,特別是8年抗日戰爭,已經認清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真正面目,對於蔣介石反動集團將要發動內戰的陰謀認識也是清楚的。毛澤東在1945年8月13日就指出:「對於蔣介石發動內戰的陰謀,我黨所採取的方針是明確的和一貫的,這就是堅決反對內戰,不贊成內戰,要阻止內戰。」同時指出:「內戰危險是十分嚴重的。」為了保衛勝利果實,中央還提出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

根據國內形勢和鬥爭的需要,中央決定撤銷中共冀魯豫分局,建立新的冀魯豫和冀南邊區。新的冀魯豫邊區建立後,原冀魯豫第十二地委、專署和軍分區改稱第六地委、專署和軍分區。

為了保證「向北發展,向南防禦」戰略方針的實施,冀魯豫區黨委撤銷了豫東指揮部,並調十五團回華北。同時,水東根據地的部分黨政軍幹部也調回了華北。分區司令員余克勤回到了華北,由分區政治部主任金紹山接任司令員。十五團和部分黨政軍領導幹部調回華北後,水東根據地的武裝力量相對有所減弱。

在8年抗戰中,開封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除創建了以杞縣為中心的水東抗日根據地,在開封市內,恢複和發展了黨組織,建立了情報機構,在隴海鐵路以北的蘭封、考城人民堅持抗戰,成為魯西南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黃河西的尉氏、洧川等地,創建了水西抗日根據地。抗日戰爭勝利後,這些地方成了解放區,成為冀魯豫解放區的南大門。

開封在抗日戰爭勝利後仍為河南省省會,河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開封以東、以南的豫東解放區,是華北和華中兩大解放區聯繫的紐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毛澤東在一次幹部會上就指出:「……鄭州以東的隴海,這些地方的中小城市是必爭的,這一批中小桃子都是解放區人民流血流汗灌溉起來的。」黨中央把豫東解放區列為必爭必保地區之一。

國民黨反動派為消滅共產黨,搶佔勝利果實,抗戰一勝利,就大規模調動軍隊,進攻各解放區。在豫東,國民黨除派部隊快速佔領開封外,又把與豫東人民多年為敵的偽軍和土匪武裝進行改編。商丘的張嵐峰部改編為國民政府保安第三縱隊,蘭封縣的張紹儒部、考城縣的馬逢樂部、杞縣的李五林部、睢縣的孟昭華部、陳留縣的侯殿卿部、尉氏縣的曹十一部都改編為國民黨的保安團、隊。在開封和豫東人民歡慶抗日戰爭勝利的時候,國民黨便開始了對豫東解放區進攻的部署。

8月29日,國民黨軍隊發動了對豫東解放區的第一次「圍剿」。由國民黨收編的偽軍華北第一先遣軍總司令龐炳勛部首先向解放區發動了進攻,搶佔了民權縣城,並伺機進攻考城。

抗日戰爭勝利前夕,駐湖北省鄖陽一帶的國民黨第二集團軍之五十五軍、六十八軍,在抗戰勝利後即奉命北調進剿豫東解放區。1945年9月上旬,國民黨五十五軍二十九師、一八一師、六十八軍一一九師、八十一師,自許昌一帶向東進剿新黃河以西地區,即冀魯豫軍區第十三軍分區。面對國民黨軍隊的突然襲擊,冀魯豫軍區八團、二十九團以及地方人民武裝和解放區的黨政機關、人民群眾,由於準備不足,加之軍事力量懸殊較大,遭到嚴重損失,被迫撤出這一地區。9月中旬,國民黨軍隊全部侵佔了水西地區。

接著,國民黨軍隊分別從西華縣、尉氏縣渡過新黃河向東,新改編偽軍張嵐峰部從商丘向西合擊圍剿豫東解放區(即冀魯豫軍區第六軍分區)。國民黨軍隊於10月6日、10月9日、10月14日先後侵佔了被水東解放區軍民剛從偽軍手中解放出來的太康、通許、杞縣等縣城,並侵佔了水東解放區的部分重要村鎮和交通要道。抗戰時期逃亡到新黃河以西的國民黨蘭封、考城、杞縣、通許、尉氏、陳留等縣的縣黨部、縣政府及地方保安武裝,也隨國民黨正規軍返回各縣縣城,並進駐各重要村鎮,重建鄉鎮反動政權。如國民黨杞縣縣政府10月份就建立了11個鄉、5個鎮、163保、1442甲。國民黨各縣縣黨部和縣政府在建立鄉、鎮政權的同時,收編地主、劣紳、土匪等武裝組建保安團、還鄉團。這些縣政權和保安武裝,隨國民黨正規軍狐假虎威,向解放區縣區政權和人民武裝進攻,殺害解放區幹部和軍人家屬,反攻倒算,妄圖推翻解放區人民政權。

《雙十協定》簽訂後,國民黨軍隊公開破壞協定,繼續向豫東區進攻。10月21日國民黨軍一一九師侵佔解放區中心區重鎮——圉鎮;24日國民黨軍一八一師進攻解放區中心區沙沃集,一一九師進攻杞南官莊。同時,一一九師又指揮由偽軍改編的劉毓琦部攻佔杞南重鎮傅集。原偽軍李五林部500多人也配合國民黨地方部隊薛汝梅部在國民黨正規軍的支持下向克威縣民主政府及當地駐防的冀魯豫六分區部隊進攻,10月26日,駐通許縣原偽軍侯殿卿部,向芝圃縣大隊進攻。他們狂妄叫囂「三個星期消滅三十團」,「三個月之內要把水東地區的共產黨剿滅乾淨」。

當時,豫東解放區的武裝力量只有兩個團和縣區武裝4000餘人,而國民黨軍隊在豫東地區就有4個正規師,還有改編的偽軍及國民黨地方武裝。軍事力量懸殊很大,加之黨政軍民都對國民黨軍隊殘暴性認識不足,使解放區遭受空前劫難。這些國民黨軍隊及其改編的偽軍所到之處燒、殺、奸、淫和搶掠,無惡不作,人民群眾重又陷入苦難之中。1946年1月17日,冀魯豫軍區《戰友報》以《國民黨在豫東的獸行》為題,報道了國民黨軍隊侵佔豫東解放區後的殘酷暴行:掘毀水東烈士陵園。國民黨五十五軍二十九師和改編的太康縣偽軍郭馨波部進犯水東解放區時,把陵園建築物拆毀,把烈士遺體(骨)挖出來,曝屍於光天化日之下。殺人如麻。國民黨軍隊在豫東解放區對共產黨的幹部、戰士家屬和革命群眾實行「清剿」,被他們抓住後不是刀砍、槍殺、活剝皮、活埋,就是挖眼,用鍘刀鍘,殘暴至極。姦淫婦女無計。進犯杞縣南部某村的國民黨六十八軍一一九師三五三團晚間以「通八路」為名將全村男人集中一起看管,他們的官兵便任意到老百姓家去強姦婦女,因辱致死者不計其數。勒索強征。在國民黨軍隊的駐地紅白條子滿天飛鍋、碗、瓢、勺、桌、椅、板、凳都被征去(搶去)。綁票劫路像土匪。國民黨軍隊實行「清剿」,把牆壁劈開,院子打通,廁所、牲口棚都深挖幾尺,爛鞋、破襪什麼都要。一次老百姓夜間抓住幾個「土匪」,白天一看他們都穿著軍衣,佩帶著國民黨中央軍的臂章。據不完全統計,這個時期國民黨軍隊在豫東地區殺害民眾439人(不含中共軍隊人員),燒房145間,強姦婦女120多人,訛詐大洋2,1705萬元,搶糧、衣物合洋5 893萬元。國民黨軍隊的暴行更加激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憤恨和不滿,更加盼望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回來解救他們。

面對國民黨正規軍的「圍剿」、地方武裝的進攻及其給人民帶來的劫難,水東解放區黨政軍民在冀魯豫邊區黨委和軍區的領導下,為制止內戰,保衛抗日勝利果實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進行自衛反擊——反「圍剿」鬥爭。

陳(毅)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