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敵我東北軍事力量變化對比

1945年9月,日本投降後,國民黨就組織接收東北的機關,並在昆明編組部隊。1945年8月30日,蔣介石組成軍事委員會東北行轅,任命熊式輝為行轅主任,將昆明防守司令部改為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把全國最新式裝備的部隊調往東北。自1945年9月開始,分別由昆明和印緬邊境出發,在美軍艦隊的支援下,首先運送第五十二軍和十三軍6個師,於10月下旬到達秦皇島。同時,將偽滿冀東討伐隊姜鵬飛部編成新二十七軍空運長春、哈爾濱地區。

10月,又確定了調往東北的部隊共有6個軍18個師,即:十三軍、五十二軍、九十四軍、九十二軍、三十軍、三十二軍。原定五十二軍、十三軍海運東北,九十二軍空運北平,九十四軍空運天津,三十軍、三十二軍沿平漢路、北寧路進東北,10月間,劉鄧大軍展開了邯鄲戰役,殲國民黨軍兩個軍,另高樹勛新編第八軍起義,牽制了關內的國民黨軍,由陸地北上計畫落空了。

12月3日調整了計畫,除十三軍、五十二軍、九十四軍外,調邱清泉的第五軍、突擊總隊馬師恭部、忠義救國軍馬勵武部到東北。後來,因蘇北有戰事,第五軍沒能北上。1946年1月停戰後,國民黨又決定調10個軍29個師進東北,除十三軍、五十二軍、九十四軍外,還有新一軍、新六軍、七十一軍、六十軍、九十三軍、五十四軍、東北挺進軍。但山東有戰事,五十四軍去了山東,東北挺進軍的兩個師去進攻陝甘寧,因東北和華北戰區分開序列,九十四軍留在了天津、冀東地區,所以到達東北的只有7個軍,即:十三軍、五十二軍、新一軍、新六軍、七十一軍、六十軍、九十三軍,還有青年軍二○七師及一些兵種部隊。至1946年1月,國民黨軍進入東北兵力達14.37萬人,3月份達24.7萬人,6月份達31.86萬人。

至1946年6月底,國民黨五十三軍周福成部又到達東北,7月,東北國民黨軍編成4個綏靖區,總兵力達35.77萬人。第一綏靖區司令官孫渡,轄七十一軍、九十三軍、五十三軍;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石覺,轄十三軍;第三綏靖區司令官趙公武,轄五十二軍、六十軍;第四綏靖區司令官廖耀湘,轄新六軍、二○七師、第五十師;總預備軍司令官孫立人,轄新一軍(欠第五十師)。

1946年9月,調整綏靖區,第一綏靖區司令官孫渡,轄九十三軍、五十三軍;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石覺,轄十三軍;第三綏靖區司令官趙公武,轄五十二軍(欠一九五師)、六十軍;第四綏靖區司令官孫立人,轄新一軍、二○七師、一九五師、第八十八師;總預備軍司令官廖耀湘,轄新六軍。直轄七十一軍。

1946年9月,對綏靖區再次進行調整:第一綏靖區司令官孫渡,轄九十三軍;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石覺,轄十三軍;第三綏靖區司令官趙公武,轄五十二軍、六十軍一八四師;第四綏靖區司令官孫立人,轄新一軍、六十軍;第五綏靖區司令官陳明仁,轄七十一軍;總預備軍司令官廖耀湘,轄新六軍、二○七師。

1946年1月至10月,國民黨在東北收編了地方保安團隊達16.18萬人,其中4.1萬人補充正規軍,正規部隊達36.59萬人,總計達45.589萬人,是東北國民黨軍兵力的一個高點,國民黨軍也開始了對遼東地區的大舉進攻。至「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後,東北民主聯軍共殲滅國民黨軍22.5萬人(包括非正規軍),但國民黨軍不斷抓兵補充,被殲的部隊番號不取消,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數量,但質量上已發生了很大變化。

1947年8月,陳誠到東北後,對部隊進行了整編,將13個保安區的地方團隊改為11個暫編師,補入正規部隊,還新組建了新三、五、七軍。為保證部隊的補充,建立了師管區、團管區,專門負責徵兵工作。又將綏靖區改為4個兵團司令部,第六兵團司令官鄭洞國,轄六十軍、新七軍;第七兵團司令官孫渡,轄九十三軍另暫編五十、五十一、五十五師;第八兵團司令官周福成,轄五十三軍;第九兵團司令官廖耀湘,轄新六軍、四十九軍、五十二軍、新五軍、新三軍、二○七師和暫五十四師;機動部隊為新一軍、七十一軍;熱河部隊為十三軍。

1947年,東北解放軍進行秋季攻勢,打亂了國民黨軍的防禦計畫,又從關內抽調九十二軍二十一師、九十四軍四十三師、十三軍五十四師、新騎四師、暫三軍(一○四軍)、暫十一師、暫十師共六個師,增援東北。10月,到達興城、錦西、錦州一線,並準備向瀋陽前進,後受石家莊、清風店戰役的牽制,剛進入東北的其中一部又返回關內。

1948年1月,衛立煌來東北,任東北「剿總」司令,為加強防守力量,將五十四軍調東北。1月,在秦皇島成立了冀熱遼邊區司令部,重建了新五軍,組建了新八軍,並將秋冬季攻勢中被殲滅的部隊重新組建起來,暫六十二師、暫五十四師、一九五師、八十八師、暫五十五師、二十六師等在錦州至山海關一帶組建,八十七師、九十一師、二十五師、七十九師等在瀋陽附近組建,使部隊得到補充,總兵力達55萬人,組成錦州指揮所、3個兵團及直屬部隊。錦州指揮所下轄,第六兵團司令官盧浚泉(轄九十三軍、一八四師)、新五軍、新八軍、冀熱邊區司令部;第1兵團司令官鄭洞國,轄新七軍、六十軍;第八兵團司令官周福成,轄五十三軍、東北第二守備總隊;第九兵團司令官廖耀湘,轄新三軍、新六軍;直轄新一軍、五十二軍、七十一軍、四十九軍、第六軍、騎兵司令部和兵種部隊。

遼瀋戰役中,東北野戰軍殲滅國民黨軍47.2萬人,國民黨五十二軍軍部直屬特務團、二十五師兩個團,在營口逃到葫蘆島,後撤入關內。錦西的五十四軍、華北來援的六十二軍、分別從山海關、葫蘆島、秦皇島等地退回關內,1949年1月,十三軍由承德退入北平地區。

01.最先進入東北的十三軍、五十二軍

(1)十三軍

1945年9月,十三軍由越南海運進入廣州,10月北上,11月初全部在秦皇島登陸。十三軍軍長石覺,下轄四師、五十四師、八十九師,為國民黨軍嫡系部隊,全部美械裝備。

11月,十三軍、五十二軍突破了山海關防線,沿北寧線北上,26日,占錦州,當晚,其八十九師在錦州北千軍寨遭襲擊。經過休整,12月26日,沿錦(州)承(德)鐵路向熱河發動進攻,28日,陷義縣,30日,占阜新,主力向承德方向發展。其八十九師向法庫方向進攻,確保北寧線主力北上的翼側安全。1946年1月4日,軍主力占朝陽,9日,占葉柏壽,10日,進凌源,12日,達三十家子,國共雙方停戰協定生效時,暫停了行動。2月14日,八十九師進至秀水河子地區,被東北民主聯軍殲滅二六六團、二六五團一個營共4個營。2月,在槨羅樹川戰鬥中被殲滅一部。5月,五十四師一六二團駐葉(柏壽)赤(峰)線北端古山子地區,孤立突出。13日,冀熱遼軍區三十旅,經7晝夜戰鬥,攻殲一六二團大部,團長易惠帶殘部外逃。七八月,九十三軍接替十三軍在遼西地區防務,駐守遼西地區,十三軍全力向承德進攻。

1947年3月,八十九師和五十四師—六二團調往臨江方向參戰被殲,石覺懇請華北行轅主任李宗仁,將十三軍改歸華北指揮,五十四師留在東北重建,為新三軍建制。

(2)五十二軍

1940年10月,五十二軍在昆明行營第九集團軍編成內,駐雲南文山地區,參加了滇南抗戰。1945年3月,第九集團軍合編為第一方面軍,9月3日,五十二軍由攀枝花、文山新街地區出發,向越南海防開進受降,月底集結于海防。10月30日、11月3日,分兩批從塗山港由美第七艦隊北運,於11月15日全部到達秦皇島,該軍為國民黨軍嫡系部隊,半美械裝備,轄二師、二十五師、一九五師,其二師為主力師,11月,突破山海關,26日,進佔錦州後,一九五師協同十三軍向遼西進攻。12月23日,軍主力沿北寧線向瀋陽、營口進攻,當日佔北鎮,24日,占黑山,1946年1月10日其一部進營口,12日,二十五師留下1個加強營守營口,軍主力集結於新民、巨流河地區。1946年3月12日,五十二軍從蘇軍手中接管瀋陽,協同新一軍、新六軍向瀋陽以南、以東、以北展開新的進攻,22日,占撫順。

4月,進攻本溪時,被殲2個團。5月,一九五師又同新六軍佔領了本溪。在四平戰鬥中,其一九五師為總預備隊,後在四平東哈福一線加入戰鬥,協助新六軍突破塔子山陣地。10月,五十二軍向南滿進攻中,其二十五師(號稱千里駒師)在新開嶺地區被全殲。從12月開始配合其他部隊三次向臨江地區進攻,1947年至1948年除一九五師外,軍主力始終在營口、鞍山、遼陽、瀋陽一線防守。一九五師在第二次進攻臨江的戰鬥中,於高麗城被殲一部,1947年8月,一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