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錦州——兵家必爭之地 第03章 錦州是東北的咽喉要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錦州位於遼寧省的西南部,置遼西走廊之上。提到錦州,人們都知道它的地理位置重要:它是遼西地區交通樞紐,也是華北通向東北的咽喉要道。

遼寧省的西部,主要包括葫蘆島、錦州、朝陽、阜新等地區,那裡是一片丘陵,因位於遼河的西部,所以又稱遼西地區,南與華北的七老圖山、燕山相接,是華北與東北聯繫的必經之地。遼西丘陵由努魯兒虎山脈、松嶺山脈、醫巫閭山脈等組成。努魯兒虎山脈位於遼西丘陵的西北側,是內蒙古高原的東部邊緣,平均海拔在1000米,呈東北——西南走向,山上道路少,植被差。在努魯兒虎山脈的東南方向,與其基本並行的是松嶺山脈,它東北起於遼寧省阜新,西南至建昌縣,縱長約260公里,其靠近西南一段,海拔高且險峻。醫巫閭山脈自阜新起,止於北寧市(曾稱北鎮),位於北寧與義縣之間,略成東北——西南走向,縱長105公里,東接遼河平原,成為進入遼西地區的一道屏障。在遼西丘陵內,有大凌河川和細河川,兩大河川交匯於義縣,由此可北上阜新,西通朝陽,南達錦州等城鎮,是遼西丘陵腹地內的一個樞紐,錦州是進入遼西丘陵通道的入口。

遼西丘陵的東南側至渤海灣之間,有一條較平坦的狹長地帶,寬8~15公里,自山海關起至錦州,長185公里,這就是著名的遼西走廊,處在遼西走廊上的重鎮錦州,正是隨著走廊的形成、發展而變化的。據史書記載,歷史上華北有三條古道通往東北,即:無終塞道,從今北京經通縣、薊縣、遷安,越冷口長城進入青龍河谷地,翻過大煤嶺(今凌源市刀爾登附近),再入大凌河川,直達朝陽;盧龍塞道,自今薊縣東北經遵化,循灤河河谷北上,從喜峰口附近出塞,沿大凌河谷通往朝陽;傍海道,是秦代馳道的無終至碣石(今綏中境內)段,接六股河川上溯,可到達大凌河谷。

這三條古道都連著遼西地區的朝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華北進入東北的必經之地,從這裡過義縣,跨醫巫閭山,經北鎮,渡遼河至遼東腹地遼陽,由遼陽可通向朝鮮半島和北疆的黑龍江流域。而當時的松嶺山下的渤海岸邊,由於海浸海退是一片沙塞不毛之地,長期荒無人煙。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機做了全族的首領,建立契丹國(後改稱遼),為遼太祖。契丹建國後,不斷發動掠奪戰爭,南侵漢民族時獲得了土地,俘虜了大批漢人為奴隸,其中一部分歸國家公有,一部分屬於皇帝和貴族私有,構成一個獨立的軍事與經濟的實體。為防止奴隸反抗和逃亡,他採納降臣韓延徽的建議,建立州縣讓漢人定居下來,使他們娶妻生子,發展農桑經濟。

約公元924年,遼太祖將所獲漢俘建立了五州一縣,其中檀州供皇家的膳食,銀州供皇家用器,而把中原地區善於養蠶、織紡的丁戶,編在一起建立了錦州,專為皇家生產綾帛綢緞,這就是錦州地名的由來。也就是從這時起,錦州又設了臨海節度使,管轄嚴州(今興城南)、興城縣、安昌縣(今葫蘆島市境內)、永樂縣(今錦州),由於各州縣及城堡的設置,促進了遼西走廊的開發。

遼世宗天祿元年(公元947年),遼滅後晉,將其帝石重貴流放至黃龍府時,曾走過傍海道,《舊五代史·晉書·少帝紀》中有這樣的記載:「癸卯,帝與皇太后李氏……俱北行……過薊州、平州至榆關(山海關附近)沙塞之地……又行七八日至錦州,又行數十程,渡遼水至黃龍府,即契丹主所命安置之地也。」由此可以看出,這時的遼西走廊已經有了可以通行的道路。遼聖宗太平元年(公元1021年),在綏中前衛設立了來州歸德軍節度,下轄來賓縣(今前衛)、海濱縣(今興城境)和3個刺史州,即隰州(今興城)、遷州(今山海關)、潤州(今山海關西)。在錦州西又增設了神水縣、永和縣(均在今葫蘆島市境內)。女真建國後,原通中原的盧龍塞道(經朝陽入關道路)亦被遼所扼,宋、金使節往來於關內外,只好於遼西走廊通行,使走廊沿線居民不斷增加,出現了驛站(差役途中歇宿、換馬處所)。

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秋,朱元璋令京師左軍都督府,自山海關至遼東設置了14處馬驛,其中在走廊上設有山海關、高嶺、沙河、東關、曹庄、連山島、杏山、小凌河、十三山(今凌海市石山)等驛站,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皇子朱植為遼王,坐鎮廣寧府(今北寧市城東北隅萬壽山),以後又駐有巡撫、都御史、總兵、鎮虜將軍、鎮守太監,廣寧當時成為遼西地區的政治、軍事中心。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3年),燕王朱棣奪取了其侄惠帝的政權,自立為帝,即明成祖。為賞謝幫助發動「靖難之役」有功的蒙古貴族,明成祖將大寧都司所轄之地,劃給了蒙古族的朵顏、泰寧、福餘三衛(史稱兀良哈三衛,即現在的遼西朝陽、赤峰地區),但由於民族政策上的問題和元殘餘勢力的干擾,民族糾紛不斷,為防止蒙古和女真等民族對漢族居住區的侵襲,明英宗採納了遼東指揮使司畢恭的建議,修建一條邊牆,將蒙古族與漢民族隔離開。

遼西邊牆自山海關抵開原,建築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有石牆、土牆,也有利用峭壁為牆或用木板做塞牆,五里設堡,十里為屯,規定嚴禁邊民私越邊牆。

兀良哈三衛及邊牆的建立,將通往中原的古道划到邊牆外,外人不能自由通行,明朝出入關內外只能依靠遼西走廊,為了保證通行方便,宣德三年(1428年)修建了寧遠州城(今興城古城),接著又建立了廣寧中前所(今綏中前所鎮)、廣寧前屯衛(今綏中前衛鎮)、廣寧中後所(今綏中縣)、寧遠中右所(今興城沙後所)、寧遠衛(今興城市)、寧遠中左所(今葫蘆島塔山)、廣寧中屯所(今凌海市松山)、廣寧中屯衛(今錦州市)、廣寧左屯衛(今錦州市)、廣寧中左所(今凌海市大凌河鎮)、廣寧衛城(今北寧市),從明朝開始在走廊上衛所與驛站連成一線,成了出入關內外的主要通道,被稱為驛路。

清世祖入關後遷都北京,以盛京(瀋陽)為留都,由瀋陽經遼西走廊入關,是兩地相聯繫的主要道路,被稱為驛道。清朝歷代皇帝回盛京謁陵多次經過此路,故又有御路之說,或為大御路。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6月,清政府由李鴻章督辦,從英國借款,接延(天)津(古)冶鐵路,修築「關東鐵路」(山海關到瀋陽),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鐵路的關外段開始動工,第二年7月,當鐵路鋪至綏中高嶺時,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工程被迫停下。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清政府向英國滙豐銀行借款銀1600萬兩,於次年繼續興工,1899年10月修至錦州。1900年6月當鐵路修至大虎山時,義和團運動興起,被迫第二次停工,1902年10月復工,1903年9月鐵路修到了新民。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用重金收回了日本人於1905年擅自修建的新(民)奉(天)軍用輕便鐵路,改用標準軌距,鐵路修到了皇姑屯,宣統三年(1911年)京奉鐵路工程全部完成,至此,遼西走廊集公路、鐵路為一體,成了出入關內外的交通幹線。

隨著遼西走廊通道的不斷變化,也使得錦州在遼西地區的區域中心地位得以形成。清初,盛京將軍在轄境內設有三員副都統,其中一員就在錦州,全權統領遼西沿海一帶練防的八旗兵丁。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設廣寧府,同年12月撤銷改設錦州府,至清末,錦州府下轄義州(義縣)、錦縣、寧遠州(興城)、廣寧縣(北寧)、綏中縣、錦西廳、盤山廳,錦州府在遼西地區存在了近250年,使錦州成了遼西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和溝通關內外的樞紐要地。

1923年張學良在葫蘆島創辦海軍學校,建立了東北第一支海軍,1928年修建了葫蘆島港。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9月23日,張學良在北京通電宣布,在錦州設立東北邊防軍長官公署行署和遼寧省政府公署,將東北的軍政中心從瀋陽西遷至錦州。

日偽統治時期,錦州設有偽錦縣(當時錦州之稱)公署,1934年12月,日偽將東北劃為10個省,成立了錦州省公署,1937年12月,實行市、縣分治,又設有錦州市公署,省、市、縣三級政府集錦州於一地,成為日偽在遼西的統治中心。

1945年8月9日蘇軍出兵東北,八路軍、東北抗日聯軍配合蘇軍作戰,抗日戰爭取得了勝利,黨中央派部隊挺進東北,9月4日,在錦州成立了中共遼西地委、專署和錦州衛戍司令部。11月26日國民黨軍進佔了錦州,使錦州成為了進攻東北的基地。國民黨遼寧省政府設錦州,1946年3月29日遷到瀋陽。為加強遼西地區的軍事鬥爭,1945年11月初,冀熱遼軍區在凌源建立了熱東軍分區(後稱十八軍分區),1946年2月又在大凌河以東地區建立了熱遼軍分區(後稱二十一軍分區),解放戰爭以來,遼西地區一直是國共兩黨兩軍在東北爭奪的重點地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