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長治新貌

長治市位於東經111°58′——113°44′與北緯35°49′——37°08′之間,地處山西省東南部,是連接晉、冀、豫三省的重要通道。全市總面積1389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3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處2453米。由於居太行之巔,有「與天為黨」之說,故又稱「上黨」。這裡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解放戰爭初期,聞名中外的「上黨戰役」就發生在這裡,故有「得上黨而望中原」之稱。

長治早在一萬年以前就有人類勞動生息,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炎帝神農氏曾在這裡嘗百穀,制耒耜,興稼穡,使人類實現了從游牧到定居、從漁獵到農耕的歷史變革。堯舜時期,長治是堯王長子丹朱的封地。商為黎國,韓建別都,秦置上黨郡,北周名潞州,明為潞安府,廓置長治縣,取「長治久安」之意,長治之稱由此而來。1946年1月正式建市,現轄10縣2區1個縣級市,共有146個鄉鎮、3507個行政村,總人口3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51萬人。

長治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溫適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5℃至11℃,年日照時數2418至2616小時,無霜期151至184天。年平均降水量550至650毫米,有漳河、後灣、關河3座蓄水量1億立方米。全市水資源總量為22.96億立方米,是中國華北地區相對富水區。森林覆蓋率為23%,自然環境十分優越。

長治農業生產條件優越,是中國著名的綠色經濟區,經國家認證的綠色農產品已達111種,居全國地級市之首,基地面積270萬畝,佔總耕地面積的50%。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穀子、豆類、薯類等;主要經濟作物有党參、潞麻、蘋果、核桃、柿子、花椒等;主要名優特產有沁州黃小米、潞麻、潞党參、黃芪、連翹、木耳、松蘑菇、黃花菜、蕨菜、柿餅、綿核桃、大紅袍花椒、馬鈴薯、大青椒等。全市有耕地456萬畝,其中水地100.2萬畝;全市宜林面積735萬畝,實有林地585萬畝;宜牧面積480萬畝,已開發草場271萬畝。在各縣市區中,長子被譽為「中國大青椒之鄉」,平順被譽為「中國大紅袍花椒之鄉」,黎城被譽為「中國核桃之鄉」,屯留被譽為「中國玉米制種之鄉」。

長治市位於上黨腹地,雄琚太行之脊,山川雄勝,物阜民殷。素有「宗藩大國」、「山西巨郡」之稱,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

長治市原始謂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堯、舜、禹、夏時屬冀洲,殷商為黎國,春秋屬晉,戰國歸韓,而後屬趙,秦置上黨郡,漢設壺關縣,隋唐改為上黨縣,明初廢上黨屬潞洲,嘉靖八年二月,明王朝鎮壓陳卿農民起義後,升州為府,依郭置縣,取「長治久安」之意,賜名長治縣。清仍沿襲。民國廢府存縣,直屬山西省府。抗日戰爭期間,本縣轄區存在國民縣政府,抗日民主縣政府和日偽縣公署,曾「三權並立」局面,長治縣屬晉冀魯豫邊區「抗日游擊縣」,1945年10月長治縣全境解放。1946年1月,劃縣城,帶四關、領六村始置長治市。稱長治城市工作委頁會,縣域縮區18平方公里。1949年建國後,長治縣域多有變動:1950年3月,長治市改工礦區;1954年7月,長治、潞城兩縣合併,稱潞安縣,1958年縣市合併稱長治市;1961年9月復置長治縣,1964年11月縮市盈縣,1971年5月又盈市縮縣,1971年6月長子布村公社及色頭部分14村劃入長治縣,1972年3月所劃之村又復歸長子縣。1971年11月15日長治縣城遷至韓店鎮韓店村。轄四鎮十六鄉至今。隸屬長治市。

有多少人知道,晉商的源頭最早卻是發軔於平陽和上黨,潞商曾是晉商中的一支勁旅,只不過那段歷史離我們太久遠了。大約在300一600年前,上黨,曾經是當時的中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那時候,上黨以潞州為中心,手工業相對發達。上黨盛產煤炭,因煤而形成的冶煉業、制鐵業曾佔據了中國北方的大半個市場;上黨人歷重農桑,由此而形成的紡織業使潞綢成為中國四大名綢之一……

潞綢「衣天下」

潞州自明代起就成為全國紡織業的中心,故宮陳列的「龍袍」赫然標明「潞綢」質料。

《隋書》上說,上黨之民多重農桑。栽桑——養蠶——紡織,在上黨積久成習,年年織造潞綢。明洪武中,朝廷在山西設立織染局,主管為皇家派造潞綢,使潞綢在潞州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織造規模。翻開中國最權威的百科全書——《辭海》,「潞州」辭條下寫道:「明為紡織業的中心,以產潞綢著名。」萬曆以後,也有皇帝直接詔令派遣的情況(《山西通史》)。……

上黨鐵貨

鐵府蔭城「日進斗金」,以蔭城為品牌的上黨鐵貨在明清行銷海內。

如果說潞綢的興起因了皇家貢品,多多少少沾了些「寶氣」的話,那麼,蔭城鐵業的發展則更多的帶著太行山上黨人的那種剛悍和豪氣而進入市場。

上黨產鐵,古來有之。早在春秋時期,這裡就生產土鐵,鐵制工具已經用於農業。但是,上黨冶鐵成為一個產業,其鐵能成為一個品牌,走出大山,上黨能成為全國最大的鐵貨交易中心,仍然是在明代。

潞綢和鐵貨作為上黨歷史上工業發展的兩大品牌,為當時的古潞州創造了兩個神話。工業的發展造就了商業的繁榮,商業的繁榮又促進了工業的興旺。不少農民掙脫土地,進入亦農亦工亦商的行列,長治古城在向都市化發展,形成了城市平民階層。一大批手工製品沿著潞綢、鐵貨的發展方向,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而連接這些產品與市場的樞紐,則又是潞商這個活躍而又雄厚的商業集團。

上黨藥材

上黨盛產藥材。人蔘珍品是產於上黨的「紫團參」,連王安石、朱元璋都覺得用之太奢。

鮑店藥材會曾經是全國最大的藥材交易市場之———潞商的又一傑作。

上黨是人蔘的第一故鄉,這一點已有權威論證。而上黨的「紫團參」又是人蔘中的精品,「頭面手足皆具」。(《五雜俎》)唐代詩人段成式求而未得。他的好友同繇想法弄到一根相送,並告之「人形上品傳方誌,我得真英自紫團」。紫團,即壺關樹掌紫團山,「古有參園」。紫團參從宋代起成為皇家貢品,因而也就更加走俏。《夢溪筆談》有一段記載,說宋朝宰相王安石患有哮喘病。有人知吃紫團參有特效,便送一根與他。王安石竟不受,說:「我平生不食紫團參,也活到今日。」

上黨銅器的歷史輝煌

故宮裡的銅缸被稱為國寶,可曾知那是潞城的銅匠所造。

倘若走進故宮,看到那一排排的銅缸,有多少人知道這是我們潞城的銅匠所鑄。如今這些已成為國寶的銅缸,展示的是上黨銅器的歷史輝煌。據《山西二輕工業志》記載:「潞城素有銅匠故鄉之稱,此地生產的銅器以紫銅精製為主,具有塑性好、不鏽蝕、耐用性好的特點。」但潞城銅匠是如何將自己的產品打進皇宮的?這便又是潞商的功勞。我們知道,在封建社會,在手工業作坊制的生產狀態下,手工業製作與商業經營是無法分開的。在明清時期,潞城的銅匠已經將自己的產品和銷售網路建在了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北京。現在有資料表明,清朝早期,在北京安定門一帶幾乎隨處可見潞城銅匠的製作工坊和商業店鋪。其中,最著名的是潞城三井村牛氏銅鋪的「太德號」,該銅鋪尤以銅器鎏金的技術享譽京城。清乾隆初年,故宮裡的銅缸並沒有現在這麼多,只置於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處。有一次,乾隆皇帝從老師的口中得知,鎏金銅缸並非是為了點綴門面,而是鎮火滅災之物,名謂「門海」,亦稱「吉祥缸」。乾隆聽後,決定多設置幾口,放在殿前,以應不時之需,下旨按每口缸鑄造費500兩白銀撥款,令京城銅鋪製造。

當時在京的制銅業幾乎全被潞城的銅匠所壟斷,所以給皇家造銅缸的這項工程便自然落在了潞城銅匠的肩上。以「太德號」牽頭,就像今天的承包一樣,將潞城在京的銅匠全部組織起來,經過精心設計,精細采銅,日夜冶鑄,共用鋼3392公斤,銅缸底鑄有「潞城縣三井村牛氏銅匠太德號」字樣,製成後運進了紫禁城(《潞城市志》)。

潞城銅匠利用給皇家製造銅缸的機會,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其實,潞城的制銅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是在為老百姓服務,它們的產品諸如銅火鍋、銅暖手爐、銅盆、銅鏡一類走進了千家萬戶。這些產品不僅實用,而且工藝精湛絕美,如今已成為人們爭相收藏的珍品。但經過歷史的積澱,品牌的吸引力就顯得更加重要。這其中有著豐富而又深刻的文化內涵,如同潞綢、蔭城鐵貨、大風丸一樣,上黨銅器「太德號」是潞商製造並經營銅器產品的又一塊金光閃耀的招牌。

八義瓷窯

在上黨地區的民間,流傳有這樣一種說法:北宋時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