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高樹勛起義 第11章 尋找引路人

高樹勛,字建候,曾是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新八軍軍長,就是這樣一位在國民黨上層地位顯赫的人物,卻做出了一件動人心弦的故事。那是在抗日戰爭剛剛結束的時刻,國民黨總裁、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連續三次電邀中共首腦毛澤東前往重慶進行和平談判,誰知道在老蔣邀請毛澤東談判只是個幌子,桌前談判,桌後卻早已安排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調集三萬兵力雲集上黨,進攻解放區,從而展開了上黨戰役。接著又調動幾十個軍的兵力,在同蒲、平漢、津浦三線並進,來搶奪勝利果實。其先鋒便是平漢線上的第十一戰區所屬的國民黨第三十軍、四十軍、新八軍。

就在此刻,高樹勛將軍為了維護和平、反對內戰,在邯鄲馬頭鎮宣布起義,勇敢地與人民站在一起,粉碎了蔣介石反共、反人民的陰謀。高樹勛的義舉,使整個國民黨的軍政界為之震顫,更讓人讚歎的是高樹勛義舉勝過百萬雄兵,此後的幾年中,國民黨軍界要人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物效法高將軍,勇敢地棄暗投明,國民黨軍隊中曾先後發生了一百八十餘次起義,一百八十餘萬人站在人民的一邊來,加速了蔣家王朝的滅亡……

說到這裡,還是令我想起那段雖已久遠的歷史,那是1945年……

7月29日:王定南告假說要去太行。高樹勛突發奇想,居然給彭德懷帶去一封信。

這幾天,高樹勛心情非常不好,上鋒已經有兩個多月沒有給他撥軍餉了,他幾次給駐紮在漢中的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發電報催,沒有迴音,不得已又給胡宗南司令長官親去電文,胡回言「不日可到」,但是卻又一直等不來。

他的隊伍實在是太貧窮了,士兵們穿著破舊的軍衣,裝備更是殘缺不全,那一次調防時,在河南汜縣經過國民黨湯恩伯的防區時,湯部的中層軍官們明知他們是第三十九集團軍,卻專門不乾不淨地污衊他們,「你們他媽的是那個叫化子部隊?來這裡幹什麼?」

他的士兵們本來看見人家部隊裝備齊全,穿戴整齊,有汽車、有大炮,多氣派呀,一樣的國軍,兩樣的待遇,心中就十分窩火,或聽對方還在奚落他們,辱罵他們,話中不乾不淨,更可氣的是將他們比作叫化子,士兵們的血液一下子湧上腦門,「你奶奶個熊,老了穿的破是在前線抗日打鬼子的,你們他媽的穿的倒好,日本人來了只往褲襠里鑽。」

就這樣互罵聲一聲比一聲高,有的士兵氣急了,乾脆上去將那個罵他們叫化子的傢伙揪過來摁倒在地,其它人隨之湧來將他一頓好打。就這樣一場規模不小的群架在兩軍中衝突起來。

這種日子何時是盡頭呀!

這時,冀察戰區司令部副參謀長王有度走了進來,「高先生!」

高樹勛此時雖任冀察戰區總司令,按照國民黨軍內的稱謂一般要稱作「總座」或「高總」,可是高樹勛不喜歡那樣的叫法,那樣把「官」倒是叫的威嚴了,也叫的居高臨下了,上下級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所以他還是喜歡既帶有尊重又體現官兵一致的稱謂「先生」。

王副參謀長叫了一聲「高先生」,把高樹勛從煩悶的深思中喚醒,高樹勛抬起頭來,說:「什麼事?」

王副參謀長欲言又止。

「有什麼事就直說,這樣吞吞吐吐是怎麼回事?」

王有度低聲說:「先生,河北民軍的喬總指揮派人來,想讓我們給他支援一點軍餉。」

「喬明禮的河北民軍不是有三十八軍三十五師的孔從周師長接濟他嗎?」

「孔師長也困難重重,自身難保,無法供給民軍了,所以喬將軍才找上門來,讓我們……前一段不是就由我們接濟他們的嗎?」

「嘿嘿,」高樹勛無可奈何地乾笑一笑,「這幾天我也被這些難纏的事情搞暈了頭,是呀,我們已經給老喬接濟好幾個月了。我們是朋友,那還是老規矩,同甘苦共患難嗎,你還是安排給他撥一點款子吧。」

「可是……」

「可是什麼?」

「咱們總部的糧餉馬上就要斷炊了,戰區的軍餉一直來不了。」王副參謀長為難地說。

其實,這一點高樹勛也十分清楚,他不就正在為這事犯愁嗎?可是老喬是他的朋友,他們的交情已有二十多年。

1916年,十六歲的高樹勛由於自己家裡窮,父親讓他自己到外面去闖蕩生活,他背起行李來到天津,先是賣捲煙,後又在雜貨鋪當夥計,吃了不少苦,可是就是不能維持生計,只好到馮玉祥部隊找他當軍醫的舅舅,舅舅就介紹他當了兵,在西北軍里他由於軍事技術學的好,單杠、雙杠、木馬、刺殺等都是優等,先後任過排長、連長、營長、團長,1926年參加了「五原誓師」,1928年升任第十二師師長。1930年蔣馮閻大戰失利後,其部被南京政府分散編遣為第二十六路軍,孫連仲任總司令,高任第二十七師師長。就在馮玉祥部的西北軍里他認識了喬明禮,當時,喬也在馮部當職,兩人關係甚好。在張家口馮玉祥的抗日同盟軍里,喬曾任第二軍五師副師長。後來兩人就分散了。盧溝橋事變後,在天津寓居的高樹勛坐不住了,作為軍人,戰端開始,怎能不出山呢?他就跑到北平找他西北軍時的老上級宋哲元。

宋哲元一見他,非常高興:「建候老弟,你真是不請自來呀,我正準備派人去請你呢。」

高樹勛點點頭說,「我這不是來了嗎?」接著他關切地問,「怎麼樣,中日戰爭真是不可避免了嗎?」

宋哲元長嘆一聲,「嗨,日軍蓄謀已久矣。其在平津陳兵數十萬,早已虎視眈眈了,這下既然交上了火,你想他會就此罷休嗎?」

「政府是何態度?」

「委員長這次態度倒是非常明朗,在廬山講話時已發出號召:『如果戰端一開,那就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之決心』。」

「好,只要委員長有此決心,我就不信一個蛋丸小國,能奈我何?宋公,你看我能幹些什麼?」

宋哲元胸有成竹地吩咐道:「戰爭最重要的是兵源,你這位將軍再勇敢,光桿司令怎麼能上陣?我看這樣吧,孫連仲現在已開到保定,他是你的老上級了,你去找他,抓緊訓練新兵,在短時間內拉出一支隊伍來。」說著給他草草地寫了一封信,未等墨干,就忙著疊好遞給他。

北平的事情實在是太忙了,高樹勛也不再啰嗦,急忙乘車趕到保定。保定的大街上已是一片混亂,國民黨政府的官員們已經開始逃亡,汽車、膠皮車,還有騾馬驢子應有盡有,涌簇在街頭,車上的箱子、包袱雜亂地堆成山一樣,上面還坐著滿面慌恐的官太太們……

高樹勛在原直隸總督府找到了第一軍團司令部,見到了孫連仲。他連寒暄也沒顧上,就拿出宋哲元的信說,「我是來報到的。」

正在用人之際,孫連仲當然十分高興,他連信也沒有看就說,「保定行營新設立了河北省民訓處,其主要職責就是招兵買馬,訓練隊伍,儘快能拉上抗日戰場,現已派張蔭梧去任處長,都是西北軍的老熟人了,你就去任副處長吧,老張不大懂訓練,你可得多出點力呀。」

就這樣高樹勛開始了新的工作。第二天,他剛到辦公室,就聽見有人叫他,「高師長,你什麼時候來的?」

他一回頭,不是別人,正是這個喬明禮,「老喬,你怎麼在這裡?」

「一言難盡呀。」喬明禮說:「抗日同盟軍縮編後,我師被縮編成獨立第四十六旅,我任副旅長,老蔣又把我們拉到江西去剿共,我不願意,後來就設法進入南京軍官學校受訓,畢業後,我正在為幹什麼而發愁時,閻錫山派他的參謀長楚春溪來找我,說張蔭梧在河北組織義勇軍,缺指揮官,讓我來這裡。」

他們就在民訓處搞起隊伍來,沒幾天,張蔭梧調走了,高樹勛接任處長,又在民訓處組織了訓練團,和喬明禮一起訓練隊伍。之後不久,高樹勛招募起四五個團,組織了河北省保安旅。9月11日,宋哲元的第二十九軍擴編為第一集團軍,將其列入第一集團軍序列,編為暫編第九師,高任師長。喬明禮則同張蔭梧組建河北民軍,喬任副總指揮兼第二民軍區司令。

1943年9月,時任第三十九集團軍司令的高樹勛,奉命守備澠池以北黃河河防任務,原河防部隊正是喬明禮作總指揮的河北民軍,此時劃歸高指揮,這是他和老喬別後幾年又一次相聚,兩部相處甚好。不久,喬明禮奉調到重慶受訓,喬告別了高樹勛,將自己的隊伍托咐給副總指揮秦逸民指揮,誰知這個秦逸民卻是個背信棄義的東西,1944年5月,日軍襲擊了民軍,在這危險的時刻,秦逸民不但不率部與敵人戰鬥,反而帶千餘人投敵。這次戰鬥,僅有團長閻紹棠帶三百餘人突圍。喬明禮返回,部隊已經面目全非,原來三千餘人的部隊現在僅存十股之一,他一下子蒙了。殘部圍住他泣不成聲,許久他從悲哀中鎮定下來,他只好安慰道,「我們要挺起腰桿來,繼續和日本鬼子干到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