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部分 論仁

孔子學說中,仁是一個重要概念。千百年來,我們講仁愛講仁德講仁政,但是究竟什麼是仁?從來沒有人說清楚過。所以,所謂的仁愛仁德仁政等等,都不過是忽悠。

什麼是仁?仁不是愛也不是德,更不是捨己為人。

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仁是一個變化中的概念。

最初,孔子所說的仁是一種處世之道,一種怎樣受人歡迎的與人相處的辦法。用現代一點的話說,就是一個人的情商。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學問不同、見識不同,所以每個人的仁是不同的。也就是說,仁沒有統一的答案。

所以,仁並不高尚,而是理智。仁的目的是讓人適應社會,而仁者就是適應社會者。

所以,孔子回答學生們有關仁的問題,多半就是針對這個學生的弱點,告訴他要改正什麼,然後就能與人和善相處,就能適應這個社會,這就是仁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孔子逐步為「仁」增加了更多的內涵,「仁」的地位逐步抬升,「仁」的作用逐步誇大。漸漸地,「仁」成為一種模糊的概念,進而神化以及神秘化,成為包治百病的良方。這個時候,「仁」儼然在「禮」之上了,成為一種虛無的需要修鍊的東西。

當「仁」虛化掉之後,就逐漸接近於「道」。最終,孔子發現「道」比「仁」更牛,於是孔子開始講道,並逐漸用「道」取代了「仁」。這標誌著孔子在晚年已經成為了道家。

只不過由於孔子一生大部分時間在講「仁」,僅僅在去世前一段時間講「道」,因此後世淡化了孔子的道家歸宿,也刻意忽略了孔子以「道」替代「仁」的事實,而進一步發揚孔子的「仁」,因此,「仁」成為孔子的標籤。

在這一篇,可以清晰地看到「仁」是怎樣由人到神的。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譯文子貢問怎樣才算是仁。孔子說:「做工的人想把活兒做好,必須首先使他的工具鋒利。住在這個國家,就要侍奉大夫中的那些賢者,與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解析這是孔子周遊列國回到衛國之後,子貢來提這個問題。孔子很高興,說你要幹什麼事情,必須先學習好相關的知識。你要當官呢,先要好好學習詩書禮樂。為什麼孔子這樣說?因為子貢學習不努力,孔子認為他的知識不夠。

之後又說去給卿大夫打工,看上去這句話有點跑題,實際上非常重要。從前,孔子的思想是學習知識要給國君打工,他很不喜歡弟子們去給卿大夫打工,認為這不是為國效力。可是現實殘酷,國君都成了擺設,而且自己周遊列國都找不到給國君打工的活,弟子們要生活要前途,不給卿大夫打工實在不行了。所以,這裡孔子提出來可以給卿大夫打工,但是要是賢的卿大夫。

這應該是孔子第一次開口鼓勵弟子們去給卿大夫打工,之後弟子們才紛紛去作家臣。子貢的原意倒不是想去做家臣,但是得到老師這樣的回答,也算是給師兄弟們辦了點實事。

什麼是仁?這裡,孔子的答案是:找份好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名言,來自這裡。

現實解說要朝哪個方向發展,就要先把這個圈子混熟,結識圈子的領袖,與圈子裡的實力派結交。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譯文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終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說:「那就是恕吧!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解析乍一看,這段話沒有問仁。實際上,終身可行的,就是仁。那麼,什麼是恕?按《說文》:恕,仁也。按《聲類》:以心度物曰恕。按《賈子·道術》:以己量人謂之恕。

這樣說來,仁,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三位一體。

從恕的結構來說,恕者,如心也。也就是說,恕就是將心比心。

子貢學習不太努力,老師講太多道理也記不住,所以乾脆來個懶辦法,朝老師要精華本。孔子給的答案果然很簡練,就是一個字,隨後還給解釋。孔子行走江湖多年,什麼都比較看得開,因此認為一個人生活中最好的心態應該是「恕」。為什麼要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呢?因為子貢喜歡賣弄,總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別人。孔子就曾經諷刺他賣弄以及多嘴,所以這個時候再次指出來。

這應該是子貢離開學校之前向孔子請教,而孔子對他的忠告令他受益匪淺,因此一生對孔子都很崇敬。

什麼是仁?孔子這裡給的答案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其實這句話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如果每個人都能以這樣的思想指導自己的生活,這個社會就必定是一個和諧的社會。所以,不用講那些不著邊際的道理,只要人人記住這八個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現實解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日常生活中,這句話非常實用。譬如你不喜歡被人大聲騷擾,你在公共場所就不要大聲說話;你有急事坐地鐵,可是電動扶梯左右都站了人,你沒法向上走,於是你就明白應該站在右邊,左邊騰出來給趕時間的人走;你希望自己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你就應該給別人說話的自由;你看見狗屎在路邊,你會罵狗的主人太缺德,那麼你就不要讓你的狗在路邊拉屎。如果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思維,社會文明就已經很高了。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譯文仲弓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出門辦事如同去接待貴賓,使用百姓如同去進行重大的祭祀,要認真嚴肅。自己不願意要的,不要強加於別人。做到在朝廷上工作不要抱怨,在卿大夫的封地里打工也不要抱怨。」仲弓說:「我雖然笨,也要照您的話去做。」

解析冉雍問仁,孔子回答的都是怎樣做官。因此,這是冉雍新官上任前向老師請教。孔子的回答,基本上是套話,因為冉雍的性格本身就比較謹慎。這三句話可以這樣總結:少說話,做事小心,說話不要抱怨。

仁可以簡單分為三個層次。第一,不要讓人討厭;第二,讓人喜歡;第三,讓人尊重。孔子對冉雍的建議實際上是最低層級的,也就是不要讓人討厭,不要得罪人。對於初次進入官場的冉雍來說,這樣的建議是恰當的。

這裡,孔子也說到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見這是一個比較通用的標準。

這裡的仁,孔子的答案是:謹小慎微,別讓人討厭。

從因材施教來看,孔子的這段話並不好。冉有的性格謹慎,孔子鼓勵他大膽去做。而冉雍的性格比冉有更謹慎,孔子還要他再小心謹慎一點。為什麼這樣?冉有雖然謹慎,但是做事有章法,接人待物沒問題;冉雍就差很多,特別是接人待物不行。孔子特別擔心冉雍做不好事情還得罪人,因此一再叮囑。

問題是,冉雍本來就小心了,你還要他更小心,那隻好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說了。就像一個人本來就怕死得要命,你還告訴他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最後只好餓死了。冉雍在季孫家沒有干多久就不幹了,具體原因不詳,不過很可能是太小心謹慎,季孫覺得這個人太懦弱太沒主見了。

現實解說小心謹慎固然是應該的,可是個性不要抹殺。如果總是怕得罪人,那就成了懦弱和自卑了。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譯文原憲問孔子什麼是可恥。孔子說:「國家有道,做官拿俸祿;國家無道,還做官拿俸祿,這就是可恥。」原憲又問:「好勝、自誇、怨恨、貪慾都沒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說:「這可以說是很難得的,但至於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解析孔子這話,明顯是話中有話。原憲很少提問題,這時候應該是原憲做了孔子的管家之後問的問題。孔子的回答,指桑罵槐,罵的就是冉有,說這小子在季孫家助紂為虐,太無恥了。然後原憲說的克伐怨欲,是在表揚自己,孔子對原憲的人品滿意,可是能力不滿意,所以,孔子不肯順著原憲的話去肯定他,而是給了一個「馬馬虎虎」的評語,算是告訴原憲自己對他的工作能力不是太滿意。也可以理解為孔子認為原憲為人處世不夠圓滑,因此得罪人比較多,談不上仁。

孔子去世之後,子貢、冉有等人主持料理孔家,原憲與他們關係一般,因此被迫辭職去了衛國,之後牢記老師的話,拒絕在不道之邦衛國出仕,最終窮困潦倒而死。那時候,每個國家都是禮崩樂壞,按孔子的標準都是「邦無道」,所以,原憲離開了孔家,就只有死路一條了。從這個角度說,孔子這番話也算是害了原憲。

什麼是仁?孔老師說了:品德高尚,不等於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