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部分 論禮

這一部分是孔子關於禮的論述,主要是在孔子離開魯國之前。在這段時期內,孔子對周禮極度尊崇,將禮的作用也鼓吹到無所不能。後期,儘管孔子知道他所提倡的以禮治國已經沒有可能實現,但還是把周禮作為一種美好的理想和精神的寄託。

什麼是周禮?周禮其實就是周朝的制度,各個方面的制度,主要是官制和祭祀喪葬禮儀,但不僅僅於此,而是覆蓋幾乎整個社會生活的相當完備的制度,相傳由周公在周朝初期制定。早期的周朝,都是按照周禮的規定治理。到了春秋時期,周禮逐漸不被遵守,天下陷於無序。

魯國是周公長子伯禽的封地,是周禮的模範國家,周禮在這裡的運用幾乎與周王室不相上下。因此,魯國一向也是各國學習周禮必去的國家。然而即便如此,到了春秋時期,魯國人也不再把祖宗留下來的規矩放在眼裡。

孔子了解周禮,喜愛周禮,鼓吹周禮,想要恢複周禮。可笑的是,後世的統治者們也鼓吹孔子並且號稱尊崇孔子,可是卻從來不提孔子所鼓吹的周禮,由此可見,那些尊孔子為聖人的人,也不過是葉公好龍,甚至是別有用心。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譯文孔子說:「夷狄即便有君主,還不如中原諸國沒有君主呢。」

解析孔子認為有了周禮,就有了規範化管理。因此,即便中原諸國沒有國君,國家也能按照周禮的規範有序地運行。而周邊夷狄國家缺乏規矩,即便有國君,管理起來也是亂七八糟。所以,誰是華夏誰是夷狄,取決於它的文化發展水平。

歷史上,原統治者瞧不起周邊的少數民族,這就是理論基礎了。

周代,中原諸國自稱諸夏,是先進文化的代表,而四周都是未開化的民族。北面是狄,東面是夷,南面是蠻,西面是戎。孔子這段話的隱台詞是:中原和周邊蠻族的根本區別就是我們有周禮。

現實解說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後來的事情變得恰好相反,西洋鬼子沒有皇帝,反而比我們的大清帝國強大許多。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譯文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與別人爭的事情。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射箭比賽了。比賽時,先相互作揖謙讓,然後上場。射完後,又相互作揖再退下來,然後登堂喝酒。這就是君子之爭。」

解析孔子的說法是「原」周禮,事實上春秋初期連戰爭也是「君子的戰爭」,戰場上同樣要講禮。在拙作《說春秋》第三部中有很多這樣的情節,晉國軍隊要俘虜齊國國君的時候,還要先向齊國國君敬酒送玉,禮請齊國國君去晉國。但是,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周禮是被破壞的,特別是在戰場上,曹劌一鼓作氣、晉楚城濮之戰等等著名戰例,實際上就是軍事思想突破了周禮的限制。隨著戰爭的頻繁,周禮必然被拋棄。到了孔子這個時代,戰爭中已經沒人會理睬周禮了。所以,孔子的說法,不過是一種閉門造車,離現實太遠了。

現實解說所謂無所爭,多數情況下是明不爭暗爭,就成了中國文化中非常突出的勾心鬥角的現象。所以,君子固然要謙恭,該爭的也要大大方方去爭,才能避免內耗,減少陰謀詭計。孔子這句話,沒什麼正面的現實意義。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譯文孔子說:「比賽射箭,不在於穿透靶子,因為各人的力氣大小不同。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解析這一句緊承上句,意思是君子講禮,不講力。講技巧,不講蠻力。

其實,孔子所說的這些,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只是傳說了,那一年晉昭公和齊景公進行投壺比賽,按規矩也是君子之爭。可是大家都憋著勁,險些造成國際爭端。再說魯國季孫家和郈家的鬥雞,不也是不擇手段嗎?結果造成家族仇殺。

現實解說中國選手,打乒乓球行,打羽毛球行,打網球不行。技術好,力量不行。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譯文孔子說:「夏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杞國不足以印證了;殷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宋國不足以印證了。這都是由於文字資料不足的緣故。如果文字資料足夠的話,我就可以得到印證了。」

解析孔子對周禮很感興趣,因此對夏禮和商禮也都很感興趣,但是多數是聽說或者推演,而無法得到印證。孔子曾經向杞國國君請教夏禮,因為杞國是夏朝的後代,並且孔子去了杞國考察,結果發現杞國本身也並沒有保留下多少夏禮;孔子也學習商禮,似乎也去了商朝的後代宋國去考察,同樣發現商禮所剩的也不多了。孔子由此認為,自己可能是世界上夏禮和商禮的頭號專家了。

現實解說強勢文化存續,弱勢文化消亡。古埃及文化我們能說,可是在埃及已經看不到了;巴比倫文化我們能說,可是在伊拉克已經看不到了;古印度文化我們能說,可是在印度能看到的已經不多了;春秋文化我們能說,可是能看到的也已經不多了。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譯文孔子說:「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鑒於夏、商二代,是多麼豐富多彩啊。我遵從周禮。」

解析從各方面的分析看,夏朝重牧,禮法比較簡單。商朝重商,特別重視信用。而周朝重農,禮節比較繁複,但是更多借鑒了商朝的禮儀制度。

孔子生長在魯國,對周禮很了解。回到祖先的國家宋國之後,對於商禮的迂腐保守自然很不適應。當時的中國,宋國是落後挨打的國家,商禮自然屬於落後文化。當時最先進的其實是晉國和齊國,這兩個國家的禮儀制度是周夏融合和周商融合,可見周禮也未必是先進文化。

不過,一輩子宣揚周禮,遵從周禮的孔子,到了臨死也是晚節不保。臨死之前孔子對子貢說:「夏朝人出殯殯在東階,周朝人出殯殯在西階,商朝人出殯殯在兩柱之間。我昨天做夢夢見我殯在兩柱之間了,看來我還是要按照商朝的規矩啊。」就這樣,孔子這輩子最後一件事情沒有遵從周禮,反而遵從了商禮。

夏商的制度適用於夏商,就如周朝的制度適用於周朝。但是時代是在變化的,周朝的制度已經不能適用於春秋了。孔子研究夏商周的制度變化,卻沒有領悟到這些變化的必然性,沒有領悟到周朝的制度也已經需要變化了。

現實解說人類發展的階段不同,當然需要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國家和文化,當然需要不同的制度。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向最先進的文化學習,借鑒最先進的國家的制度,而不是死守舊道,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子曰:「諦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譯文孔子說:「對於行禘禮的儀式,從第一次獻酒以後,我就不願意看了。」

解析禘禮是國君祭天或者祭祖的大禮,灌就是向先祖獻酒。之後就是按照祖先們的先後順序祭祀。為什麼孔子看到灌之後就不看了呢?因為後面的儀式是孔子不願意看的。為什麼不願意看?孔安國的說法,是因為祭祀的順序錯了,把魯僖公提前了,這一點《春秋》上有記載。按何新的考證,是說灌之後有男女交合之戲,孔子認為這不合周禮。在這點上,採用孔安國的說法比較合理。

魯國這個時候禮崩樂壞,確實有些亂七八糟,孔子看不下去也是正常。而禮崩樂壞的最根本原因,恐怕還是公室衰微,養不起公務員,導致大量人才流失,剩下的也是混日子,自己也搞不懂周禮是怎麼回事了。所以,還是管子那句話是真理:倉廩實則知禮節。國家窮了,就沒有什麼禮節可講了。

現實解說跟朋友吃飯,第一次敬酒之後就趕緊走,否則就可能醉駕。就算你不醉駕,你朋友也可能醉駕。不管誰被抓進去,你都有責任。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譯文有人問孔子關於舉行禘祭的規定。孔子說:「我不知道。知道這種規定的人,對治理天下的事,就會像把這東西擺在這裡一樣(容易)吧!」(一面說一面)指著他的手掌。

解析孔子認為,在魯國的禘祭中,名分顛倒,不值得一看。所以有人問他關於禘祭的規定時,他故意說不知道。但緊接著又說,誰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了如指掌了。這就是說,誰懂得禘祭的規定,誰就可以歸復紊亂的「禮」了。

現實解說掌握了大的原則,其餘的問題往往就迎刃而解。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譯文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說:「我如果不親自參加祭祀,那就和沒有舉行祭祀一樣。」

解析孔子並不過多提及鬼神之事,如他說:「敬鬼神而遠之。」所以,這一章他說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樣,並非認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強調參加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