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部分 在魯

這一部分是孔子從出世到離開魯國前往衛國之前的經歷及言論,孔子出身貧寒,野合而生,跟母親生活在單親家庭。但是孔子從小好學,並且立志擺脫貧困,追求富貴。成年之後,孔子開設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人學校,廣泛招生,並且因此而獲得名聲。

魯國當時國君被架空,國家的權力和財富都在三桓(季孫、孟孫、叔孫)家族手中,孔子依據周禮而反對三桓竊國。為了尋求政治上的發展,孔子前往齊國,但是並沒有成功而回到魯國。後來孔子被魯國國君聘為司寇,在司寇的位置上,孔子試圖削弱三桓的力量,結果失敗,孔子帶著失望離開魯國,前往衛國。

這段時間,孔子所竭力強調的是遵從周禮,以禮治國,將禮的作用鼓吹到了極致。但是在政治上,孔子的表現極其幼稚天真。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我不是(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我不是(也)很高興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惱怒,不(也)是一個君子嗎?」

解析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這段話是《論語》的第一段?

關於「不亦」,歷來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不也」;另一種是把「亦」當作強調的語氣助詞,「不亦」譯為「不正是,不就是」。兩種解釋都是正確,都是表示強調。

這段話有些奇怪,怪就怪在「不亦」這兩個字上。這段話中的三句話其實互不搭界,但是都用了「不亦」這樣的轉折詞,都是反問句。那麼,使用反問句意味著什麼?舉個例子,如果有人說「桃子不是(也)很好吃嗎」,那麼前面一定有一句「蘋果固然很好吃」之類的話。所以,在孔子這三句話的前面,一定都還各有一句話。所以,這段話實際上就是在辯解什麼,語氣中帶還有一些無奈。否則,孔子應該說「學而時習之,悅;有朋自遠方來,樂;人不知而不慍,君子」。

那麼,孔子在辯解什麼呢?漏掉的三句話又是什麼?這三句話是孔子說的,還是別人說的?

我們嘗試來還原現場。

孔子從衛國回到魯國之後,叔孫武叔前來看望他。為什麼是叔孫武叔?因為叔孫武叔對孔子一向就瞧不起。

叔孫武叔對孔子說:「孔老師,你看你學了這麼多知識,還是沒能弄個一官半職,還是個教書匠,你是不是很鬱悶?周遊列國這麼多年,像個喪家犬一樣,最後灰溜溜地回來,在魯國也沒有幾個朋友,你是不是很失敗?你的學說沒人賞識,你的主張沒有人認同,是不是說明你這個人的人品很差?」

基本上,這就是漏掉的那三句話。毫無疑問,叔孫武叔是來羞辱孔子的。

孔子是很愛面子的人,這話當然要反駁,於是面帶著笑容說:「沒有啊,我沒問題啊。你看,我的學問雖然沒什麼使用的地方,可是我經常拿出來溫習,不是也很快樂?雖然在魯國沒幾個朋友,可是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也很快樂?雖然沒什麼人了解我認同我,可是我不生氣不惱火,我難道不是個君子嗎?」

孔子的反駁是蒼白的。首先,學習的目的是什麼?答案在《論語》中就有,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子夏說了:學而優則仕。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出仕,就是為了當官當公務員,而不是拿來溫習的。就像你買了電冰箱,卻因為總是停電而不能用,只好用來當書櫃,這不是很悲劇嗎?孔子滿腹經綸當不上公務員,只能不斷地溫習,不是很悲慘的事情嗎?同樣,身邊沒有朋友,只有遠方的朋友偶爾順道來看看,不是也很孤獨嗎?沒有人認同你賞識你,你還怡然自得,只能說明你涵養好或者心理素質不錯,不能說明你做人成功。

所以,對於孔子來說,真正的快樂應該是當上高級公務員,把知識轉化為權力;真正的快樂是周圍有很多朋友,經常能夠在一起喝酒聊天;真正的快樂是得到大家的認同和領導的賞識,得到應有的社會地位。至於「學而時習之,有朋自遠方來,人不知而不慍」都只是無奈之下的自得其樂,都只是給自己一個台階。

所以,孔子的這段話充滿了自慰、無奈和自嘲,他所說的快樂都是無可奈何的快樂,都是次一級的快樂,都不是他理想中的快樂。

孔子的弟子中,真正得到第一等快樂的人是子貢和冉有,尤其是子貢。《論語》中叔孫武叔崇拜子貢而貶低孔子,就是因為他認為子貢是成功者,而孔子是失敗者。

現在我們知道,以這段話作為整個《論語》的第一段,其實是飽含深意的,因為這段話就是孔子一生的寫照——人不知,而不慍(不受賞識);學,而時習之(學問沒有用處,只能自我陶醉);有朋,自遠方來(國內沒什麼朋友)。

從這個意義上說,孔子的一生其實很失敗。

現實解說張王李趙四個大學同學畢業,張實力強橫,進入外企當上白領;王父母給力,沒畢業就內定政府公務員;李趙二人無路可去,雙雙考研,李考上和趙落選,待業在家。

一年後再聚,張開車,王買單,李喝酒,趙抽煙。張說:「快哉,富貴人所欲也,老子有錢。」王說:「快哉,學而優則仕,老子有權。」李猶豫半晌,弱弱而言:「我……我……我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趙無言。

蓋茨的同學在酒吧遇上了喬布斯的同學,酒酣,大不忿,蓋茨同學怒言:「我班沒畢業的傢伙成了世界首富,為什麼?」喬布斯同學哀嘆:「我班退學的傢伙改變了世界,為什麼?」酒吧老闆笑言:「人家是學而用之,你們是學而時習之。」

某人家,因為歷史和非歷史原因,街坊四鄰不是冤家就是仇家,平時見面都不帶打招呼。突然某日有網友跨省來訪,大喜,奔走相告:「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網友至家中,坐定,說:「大哥,收成不好,借點錢用用唄。」

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譯文太宰問子貢說:「孔夫子是位聖人吧?為什麼這樣多才多藝呢?」子貢說:「這本是上天讓他成為聖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藝。」孔子聽到後說:「太宰怎麼會了解我呢?我因為少年時地位低賤,所以會許多卑賤的技藝。君子會有這麼多的技藝嗎?不會多的。」

解析這段對話發生在孔子周遊列國回到衛國期間,這時候吳國攻打魯國,子貢代表魯國前去與吳國談判。子貢口才了得,竟然和吳國太宰伯嚭成為朋友,而伯嚭是僅次於吳王夫差的權臣,在當時的權力榜上位居世界第二。由於對子貢十分讚賞,伯嚭對子貢的老師孔子十分好奇,又被子貢一通忽悠,因此有了上述的問題。

子貢對孔子的讚揚,一半是真心佩服,一半是在忽悠伯嚭。不過孔子還是很老實地解釋了自己為什麼這麼多才多藝,那就是自己出身貧寒。

說說孔子的身世。

孔子本姓子,祖上是商朝商紂王的哥哥微子。後來微子被周武王封在宋國,到春秋初期,宋國內訌,司馬孔父嘉被殺,兒子逃奔魯國。孔父嘉的後代叔梁紇是魯國有名的大力士,不過家境一般。叔梁紇五十多歲的時候與顏家女子發生一夜情(《史記》稱「野合」),之後生下孔子。孔子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並且父親在他三歲的時候去世。孔子的母親姓顏,顏姓在魯國有兩支,一支是魯國公族,另一支是被魯國所滅的邾國人的後代,地位高於野人,但是低於魯國的士農工商,屬於社會底層。不幸的是,孔子的母親屬於後面這個顏姓。萬幸的是,叔梁紇死前承認孔子是他的兒子,因此孔子具有士的身份,社會地位高於母親的族群。

隨母親生活的孔子生活十分艱辛,從小就跟隨鄰里掙錢糊口。由於社會地位低下,孔子的鄰里們只能從事最低賤的社會分工,譬如助祭助喪等等,與死人打交道的時候多。不過孔子正是在這樣的一些活動中體會周禮,並且成為喪葬祭祀禮儀的專家,這為他長大以後精通並且宣揚周禮打下了基礎。正是因為地位低賤,為了生活,從小什麼樣的事情都要做,所以孔子才能夠「多能」。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是這樣。

孔子並不避諱自己出身低賤的事實,同時認為,出身高貴的人往往缺乏才能。相反,倒是後世的統治者們處處「為聖人諱」,竭力淡化孔子是私生子以及出身低微,境界高下,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這句話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君子會認為自己的技能太多嗎?不會認為自己的技能多的。

現實解說12歲就開始做學徒,還不到15歲父親去世,就要養活母親和三個姐妹。先在茶樓跑堂,之後區鐘錶店做學徒,再之後去五金廠當推銷員。這個人,是香港首富李嘉誠。

父親是非洲黑人,兩歲父母離婚,隨母親在印度尼西亞生活,之後由外祖父外祖母撫養。這個人,是美國總統奧巴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