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七九章 子夏和商瞿

孔子要做一件什麼事?孔子要修編《春秋》。

什麼是春秋?古人記錄歷史,按每年春夏秋冬記錄,因此,春秋就是各國的歷史記錄,或者說,是歷史大事記。孔子要修編的,自然是魯國的春秋。

為什麼要修《春秋》?孔子說了:夏道不亡,商德不作;商德不亡,周德不作;周德不亡,《春秋》不作。《春秋》作,而後君子知周道亡也。(《說苑》)

簡單說,孔子要用歷史來告訴後人周朝是怎樣完蛋的。

要完成這項工作,需要兩個方面的準備:資料和人力。

資料並不複雜,孔子與魯哀公的關係很好,與魯國太史的關係也很好,很容易就把魯國的史料借了出來。

人力呢?其實人力也很簡單。

孔子決定由自己來做主編,找幾個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來做助手。自然,排第一名的是子夏。

魯國史料非常豐富,大致從魯國建國的時候就開始了。史料的內容無非是魯國的大事、世界的大事以及各種天文地理的變化。大致翻閱了一番,孔子覺得沒有必要全部記載下來,因此決定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開始,一直記錄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

孔子作《春秋》,實際上是對魯國春秋進行一個大規模的刪減,絕大多數史料被放棄,只錄下一些孔子認為重要的史實。並且,文字非常簡練,事件的記載也很簡略,但242年間諸侯攻伐、盟會、篡弒及祭祀、災異禮俗等,都有記載。

《春秋》是世界人類最早的有系統的編年史。

《春秋》最初原文一萬八千多字,現存版本則只有一萬六千多字。

孔子修《春秋》,前後只用了九個月的時間。

關於孔子修《春秋》,《史記》中記載最多。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迄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約其文辭而指博。故吳楚之君自稱王,而春秋貶之曰「子」;踐土之會實召周天子,而春秋諱之曰「天王狩於河陽」:推此類以繩當世。貶損之義,後有王者舉而開之。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

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以上見於《史記》)

大致的意思就是孔子怕自己死後留不下什麼東西給後人,所以用魯國的史料修《春秋》。在《春秋》中,孔子借歷史來弘揚正義,宣傳周禮,譬如吳國楚國都是自稱王,《春秋》里則稱吳王楚王為吳子楚子;踐土之盟分明是晉國召周王參加,可是《春秋》記為周王巡狩於河陽。凡此種種,都是要重申禮法。所以,《春秋》一出,「天下亂臣賊子懼焉」。

其實,所謂「天下亂臣賊子懼焉」不過是自欺欺人,《春秋》之後,天下還不是該篡位篡位,該瓜分瓜分,誰怕過?

按照《史記》的說法,整個修《春秋》的過程就是孔子一個人進行,子夏等人一句話也插不上。《春秋》修完之後,孔子說了:「後代的人們如果知道我,肯定是因為《春秋》這本書了;如果有人罵我,恐怕也是因為《春秋》這本書了。」

對於春秋這段歷史和歷史人物,孔子的看法確實非常獨到,有時候令人嘆為觀止。譬如,孔子對於管子、晏子和子產的評價。孔子對這三個人都很敬重乃至崇拜,但是,對於這三個人的缺點,孔子也看得非常透徹。

有一次子游問孔子:「老師您極力讚揚子產的仁惠,可以說來聽聽嗎?」

「子產的仁惠不過是愛民而已。」孔子想了想,回答。

「愛民不就是德治了嗎?不僅僅是仁惠吧?」

「子產,對於百姓來說就像一個母親,能養活他們,卻不能教化他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到了冬天,子產用自己的車幫助百姓過河,這就是只有愛民而沒有教化。」孔子說。

又有一次,子貢來請教問題。

「老師,管仲過度奢侈,晏子過度節儉,與其一起否定,不如區分一下誰更賢德,老師怎麼看?」子貢的問題歷來如此,他喜歡給老師出選擇題。

「管仲太奢侈了,比國君還要奢侈,這讓國君很難受;而晏子太節儉了,讓手下很為難。真正有才德的君子,應該既不讓上級難堪,又不上下級為難。」孔子的回答是各打五十大板,但是都非常有道理。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弊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故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讒而弗見,後有賊而不知。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為人君父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蒙首惡之名。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弒之誅,死罪之名。其實皆以為善,為之不知其義,被之空言而不敢辭。夫不通禮義之旨,至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父不父則無道,子不子則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以天下之大過予之,則受而弗敢辭。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史記》)

以上這一段,太史公司馬遷狂贊春秋,認為所有人都要讀《春秋》。

事實上,歷代以來,《春秋》都是一本官場紅寶書。

《春秋》與《左傳》

因為子夏是孔子修《春秋》的頭號助手,孔子因此讓子夏主攻《春秋》。等到孔子去世之後,《春秋》就傳給了子夏。

後來,子夏受魏文侯的邀請,前往魏國西河收徒教學,《春秋》是最主要的內容。

《春秋》之後,又有了三部專門講述春秋歷史的書,就是《左氏春秋》、《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這三部書,都是在孔子《春秋》的基礎上寫成的,不過,後兩種主要是「釋義」,也就是解釋孔子的《春秋》為什麼要這樣寫,為什麼這樣措辭等等,注釋的含義更大。而《左氏春秋》不同,這本書主要是補充歷史細節,使這段歷史更詳盡更飽滿。因此,歷史上,《左氏春秋》的地位遠高於另外兩部,閱讀者也更多,對後代的影響也更大。

《左氏春秋》也就是俗稱的《左傳》。

後來所說的四書五經,《春秋》屬於五經。而《左氏春秋》分為經傳兩個部分,即每一年的開頭是「經」,也就是孔子《春秋》的內容;後面更加詳盡的歷史記述則是「傳」,所以整部書稱為《左傳》。

《左傳》的作者是誰?這歷來是一個懸案。不過,本書給出的答案是:《左傳》的作者就是子夏。

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到現代,《左傳》的作者一直被認為是左丘明。左丘明是誰?古人臆斷是魯國太史,而唯一一段有關左丘明的歷史記載在《論語》中:「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這段話的意思是這樣的:甜言蜜語、和顏悅色、畢恭畢敬地去討好別人,左丘明認為這很可恥,我也這樣認為;心中藏著怨恨,表面上卻與別人很友好,左丘明認為很可恥,我也這樣認為。

左丘明是誰?孔安國的說法是魯國太史。其實,也有可能是子夏。不過這不重要,左丘明是不是子夏並不重要。

下面,我們來看看子夏是《左氏春秋》的作者的論證。

首先我們從「左氏」說起。

春秋時,衛國有地名為「左邑」,又叫「左丘」以及「左氏」,子夏的弟子吳起就是「衛左氏中人」,子夏很可能也是左氏或者左丘人。子夏晚年失明,司馬遷寫道「左丘失明,厥行《國語》」,說的應該就是子夏。

所以,左丘明就是子夏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失明,所以自稱為左丘明。古人以地為名的情況非常多,譬如展禽,死後就被稱為柳下惠。因此子夏可能在死後被弟子們稱為左丘明,祝福他在另一個世界能夠看到光明。

至於《論語》上的左丘明,可能是魯國太史,更可能是子夏。

《論語》原本就是弟子們在孔子死後若干年整理的孔子師徒的言論,因此,子夏被以左丘明的名字記載是有可能的。而關於左丘明的那兩段話,恰恰是子夏的性格,這恐怕不是一種巧合。再想想看,孔子如果與魯國太史談論這樣的問題,似乎有些不大恰當。

下面,再來看更有說服力的證據。

要寫出《左氏春秋》,需要很多必要的條件,而這些條件,只有子夏一個人具備。

第一,此人手中要有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左傳》中運用最多的史料來自魯國和晉國,《春秋》的史料主要來自魯國,作為孔子的第一助手,這些史料子夏是具備的;而晉國史料從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