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七七章 壞學生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俗話還說:鳥大了,什麼林子都有。

所以,孔子有好學生,自然也有壞學生。

所以,孔子認為的好學生,未必就是好學生;孔子認為的壞學生,也未必就是壞學生。

在孔子所有的學生中,最鬱悶的一個大概就是宰我了。

宰我跟子貢的關係一直比較僵,兩人互相不服。而子貢和冉有的關係好,因此,儘管孔子也對冉有說過給宰我找個活,冉有一直哼哼唧唧,就是不肯幫忙。

眼看著能力不如自己的師兄師弟們都當官掙錢去了,自己還在這裡跟老師混,宰我就覺得越來越沒勁,看什麼都不順眼。再看老師整天子貢長冉有短的,宰我對老師更是滿肚子怨氣了。

孔子對宰我的印象其實一向也就一般,因為宰我總是拿些話題來為難自己,像是故意跟自己作對。

宰我越來越感覺自己在這裡是多餘的人,他有一種強烈的衝動:走。

走去哪裡?這是宰我認真考慮的問題了。在魯國,自己肯定沒戲,那麼,去魯國的敵人齊國那裡是最靠譜的選擇。可是,如果去了齊國,也就意味著再也不能回到這裡了。

走,還是不走?宰我一時有些猶豫。

既然沒有心思再待下去,宰我就表現出懈怠來了。講課的時候心不在焉,不講課的時候總是躲在房間里睡覺。

這一天,宰我大白天呼呼大睡,被孔子知道了。

「唉,朽木不可雕也,骯髒的土牆再刷也沒有用,這個人,我還有什麼好說的呢?」孔子嘆口氣,對宰我非常失望。「從前呢,我聽誰說什麼都相信。從今以後,我聽誰說什麼之後,還要看他做什麼。這個教訓,就是宰我給我的。」

按《論語》。宰予旦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朽木不可雕也,這句成語來自這裡。

聽其言而觀其行,這個成語也來自這裡。

「整天吃飽了撐的什麼都不幹,這樣的人有什麼用?不是有人下棋混日子嗎?這也比他整天無所事事睡大覺好啊。」孔子又說,覺得宰我真是無可救藥,可以考慮炒掉他了。

按《論語》。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焉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宰我聽說了老師對自己的這兩番評價,他徹底絕望了,也最後下定了決心。

在臨走之前,宰我還有一個問題要問孔子。

「老師,我有一個問題要請教您。」宰我又來請教,孔子知道不會是什麼好問題。

「說吧。」孔子不耐煩地說。

「有一個仁者,如果告訴他有人掉到井裡去了,他是不是也要跟著下到井裡去救人?」宰我問,他總是能整出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來為難孔子。

「當然不會。」孔子雖然歲數大了,可是思維還很敏捷。「君子可以過去井邊看看,但是絕不會跟著下去。你可以騙他過去,但是無法陷害他。」

孔子的語氣,就好像宰我是個欺騙君子的騙子,而自己就是這個君子。

宰我笑了笑,走了。

對於宰我來說,他覺得魯國就是那口陷阱,自己必須離開了。

「哼,都四十歲了還這麼讓人討厭,這輩子還有什麼用?」孔子搖搖頭,他現在對宰我討厭至極。

按《論語》。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按《論語》。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當天,宰我悄悄地離開了孔家,沒有向任何人告別。

離開孔家,離開魯國,宰我去了齊國,經過朋友的介紹,他做了田家的家臣。

對於宰我的離去,孔子的感覺是非常矛盾的。首先,他很不喜歡宰我,既然大家都覺得尷尬,宰我的離開自然是一件好事;其次呢,宰我畢竟跟隨自己這麼多年,尤其在自己最困難的時期都在自己身邊,從這個角度說,又有些感傷,進而覺得有些對不住宰我;再次,宰我去投靠了田家,這讓孔子又很惱火,一來齊國是魯國的敵人,二來田家是齊國國君的最大威脅,是著名的不守禮。

後來,孔子經常拿澹臺滅明和宰我作對比,說明看一個人不能僅僅看他的外表,也不能僅僅看他怎麼說。

按《史記》。子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後世為了貶低宰我,編造了宰我在齊國出任臨菑大夫,跟隨田常作亂殺害齊簡公,結果因罪誅三族。這樣的說法完全是胡說八道,很低劣的謊言。

首先,《左傳》和《史記》都沒有記載宰我被殺。田常殺齊簡公發生在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孔子這一年七十一歲。當時田家的實力遠超齊簡公,那麼為什麼投靠了田常的宰我反而會被殺呢?

如果宰我被殺,孔子一定有話要說,可是史書中並沒有記載。

所以,宰我根本沒有被殺。所謂的宰我被殺,與伯嚭被殺一樣,都是出於某種政治需要而製造的謊言。

據《左傳》,魯哀公十四年,田常殺害齊簡公之前與齊簡公的寵臣闞止相爭,結果殺了闞止並且趕走了他全家,闞止的字也是子我。按合理推測,後世某些人就是依據這個渾水摸魚以訛傳訛,說成了宰我被殺並且誅三族。

對於宰我的評價,從現代開始有了很大的變化。通過宰我的問題我們能夠發現,宰我這個人很直率,決不拍馬屁。同時,宰我的邏輯能力非常強,他的邏輯推理常常讓孔子感到為難。宰我不信邪,同時也不喜歡形式化的東西。這樣的人如果在現代,就是一個非常值得尊重的人。

所以,儘管孔子很不喜歡他,喜歡他的人卻越來越多。因為他敢於質疑權威,敢於說真話。

樊遲就是子路第二,每個人都這樣說,孔子也這樣看。

樊遲的性格比子路還要憨直,喜歡問問題而且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孔子喜歡他這點,但是也因此認為他不夠聰明。不管怎樣,自從樊遲來了,孔子去哪裡都一定秦著他。

一次,孔子去孟懿子家,樊遲做御者。孟懿子問孔子怎樣才能做到孝,孔子回答「無違」。回家的路上孔子把這個問答告訴了樊遲,等於教給他知識。

「那,老師,什麼是無違啊?」樊遲沒聽懂,沒聽懂就問。

「就是說父母在的時候,要按照禮制奉養他們;父母死了之後,要按照禮制埋葬他們,按照禮制祭祀他們。」孔子說,心說這小子的悟性也太差了。

按《論語》。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其實,這還算好的。有的時候,關於一個問題,樊遲會反反覆復地問,問得孔子都有點煩他。

孔子總是講知講仁,講得樊遲雲里霧裡,怎麼想怎麼不得要領,於是就要提問。

「老師,什麼是知?」樊遲問。

「執政為民,敬鬼神而遠之,這就是知了。」孔子回答。樊遲眨眨眼,還是不太明白,似乎這跟自己沒什麼關係。

「那,什麼是仁?」樊遲又問下一個問題。

「遇到困難走在前面,看見好處走在後面,這就是仁了。」孔子回答。這個境界,與後來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差不多。

樊遲弄不明白,眨著眼睛下去了。

按《論語》。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子曰:「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弄不明白的事情,樊遲還要問。所以,沒多久,樊遲又來問問題,恰好孔子要出去。

「老師,上次我沒弄明白,什麼是仁啊?」樊遲也不管老師忙不忙,上來就問。

「平時端莊,辦事認真,跟人交往守信用。即便到了洋鬼子那裡,也不改變自己做人的原則。」孔子回答,回答完,匆匆走了。

按《論語》。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樊遲還是沒弄明白什麼是知什麼是仁,換了別人,問過兩次了,不懂也要裝懂了,頂多考試的時候背正確答案就行。

可是,樊遲不是別人,他是樊遲。

過了兩天,樊遲又找到一個機會,於是又來問同樣的問題。

「老師,我還是沒弄明白什麼是仁。」樊遲又來了。

「愛人。」孔子真是有些不耐煩了,簡單回答他。

「那,知呢?」

「知人。」孔子就覺得這小子是個榆木腦袋,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開竅。

「那,那什麼,老師,我還是不明白。」樊遲還是沒弄明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