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七〇章 冉有和子貢

孔子回到衛國的第二年,也就是魯哀公七年的春天,晉國攻打衛國。其實,也就是趙鞅攻打衛國。為什麼趙鞅要攻打衛胃?兩個原因。

第一,在趙家和范家、中行家的戰爭中,衛國站在了趙家的對立面。第二,衛國廢太子蒯聵投奔了趙鞅,趙鞅要幫助蒯聵奪回衛國國君的位置。

說起衛國國君,還有一段故事。

當初衛靈公為了南子趕走蒯聵之後,一直沒有立太子。直到衛靈公鞠躬盡瘁之前,才立了另一個兒子公子郢為太子,而公子郢從一開始就不願意,到衛靈公死後,則是堅決不肯當衛國國君,而推薦蒯聵的兒子姬輒繼承君位,最終,公孫輒登基,就是衛出公。

這個時候,蒯聵和衛出公之間的關係就很複雜了。

按理,衛出公可以把父親請回來當國君,可是衛出公不願意,他覺得國君的位置比老爹更重要。而蒯聵也可以選擇待在國外,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出任國君了,應該為兒子高興。

可是,父子二人誰也不肯讓誰。

就在衛出公繼任的時候,蒯聵也在想辦法回來當國君。當時晉國內部正亂,趙鞅顧不過他來,於是只派了陽虎幫助他。陽虎帶著人假裝是為了衛靈公奔喪的,襲擊了衛國的戚地,然後以戚地為蒯聵的據點,隨時準備趕走衛出公,搶走衛國國君的寶座。

衛出公知道父親有趙鞅的支持,因此不敢輕易攻打戚地,不過布置了重兵防範父親。

這一次趙鞅出兵攻打衛國,衛國全力防守,晉國也沒有什麼辦法。

對於這件父子相爭的事情,孔子的態度怎樣呢?

冉有對孔子的想法很感興趣,他很想知道孔子想要幫助誰。

「兄弟,老師會不會支持衛出公?」冉有問子貢。從孔子的理論來說,父子相爭,他應該支持父親,也就是支持蒯聵;可是君臣相爭,他又應該支持國君,那就是支持衛出公。

「我側面問問。」子貢說,他也對這個答案感興趣。

於是,子貢假裝請教學問,來找孔子了。

「老師,伯夷叔齊是兩個什麼人?」子貢問孔子。

「古代的賢人啊。」孔子說。看見子貢來請教問題,孔子很高興。

「那麼,他們有沒有什麼抱怨?」

「求仁而得仁,有什麼好抱怨的?」孔子說得不以為然。

子貢從孔子那裡出來,對冉有說:「老師不會支持衛出公。」

按《論語》。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冉有和子貢是死黨,兩人都非常聰明。論口才,子貢高於冉有,但是論城府,冉有深於子貢。子貢的聰明外露,而冉有的智慧深藏在內心。就像上面那件事情,冉有和子貢都猜到了孔子的態度,但是冉有不去問,而讓子貢去問,而子貢非常想去問。

兩人都屬家境比較好的,因此共同話題很多。相比較,子貢比較傲氣,喜歡批評嘲笑人;而冉有非常老到,八面玲瓏誰也不得罪,用現代話說,就是情商非常高。

由於冉有的管理能力很強,而且人非常謹慎,孔子讓冉有做管家。

—次,子路從蒲地來看望老師,順便帶了些土特產之類。

「老師,我有個問題想請教。」子路說,他每次來都有問題請教。

「說啊。」

「我總能聽到一些好建議,是不是可以按照這些建議去施行?」

「你應該向當地的父老諮詢之後再決定啊。」孔子回答。

子路得到了教導,告辭走了。

過一陣,冉有來請示工作,請示完之後,問了同一個問題。

「老師,有些好的建議,是不是可以聽到了就施行?」冉有問。

「那當然了,聽到了就去做啊。」孔子回答。

冉有得到了教導,也走了。

公西華一直就在孔子的身邊,這個時候他提了一個問題。

「老師,為什麼兩個師兄提同樣的問題,老師的回答截然不同呢?」公西華有些困惑,因為這兩個師兄都是老師喜歡的學生,不大可能故意告訴誰錯誤答案。

「子路總是喜歡冒進,喜歡打頭陣,所以我要讓他謹慎;而冉有呢,總是小心翼翼,瞻前顧後,所以我要鼓勵他大膽去做。」孔子說。

冉有的謹慎,由此可見一斑。

而孔子的因人施教,由此也可見一斑。

按《論語》。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終於,魯國來人了。確切地說,季康子派人來了。

「請我回魯國?」孔子難免一陣激動,他早就想回魯國了。

可是,孔子失望了。

季康子的人是來請冉有的,具體地說現在季孫家中缺一個管家,也就是從前子路的角色。季康子非常看好冉有,因此派人來請。

回不回去?傻瓜才不回去。

「回去吧。」孔子也很支持。

冉有決定回去,沒有不回去的理由。

「師哥,你這次回去,一定要找機會讓季孫把老師請回去。」子貢為自己的朋友高興,不過他更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一個為孔子回魯國作鋪墊的機會。

「兄弟,放心吧,這件事情交給我了。」冉有其實也非常清楚老師的思鄉之情,他會把這件事情辦好的。

臨行之前,冉有請求老師讓子貢送自己去魯國,孔子也慨然允諾了。

依依不捨,冉有離開了老師和師兄弟們。

冉有和子貢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魯國,見到了季康子。季康子對冉有一向非常欣賞,當即任命他為季孫家的管家。冉有把子貢也介紹給了季康子,意思是希望季康子也給個職務,不過季康子並沒有回應,因為他並不了解子貢。而子貢本人對於在季康子家謀事並沒有興趣,他不過是想來魯國看看。

就這樣,冉有上任,成了季孫家的管家。子貢住了幾天,準備回到衛國。可是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讓子貢一時還不能回去。

此時,吳王夫差要與晉國爭霸,在太宰伯嚭的建議下,吳國揮師北上,已經到了魯國邊境。吳國人提出要和魯國盟誓,魯裒公迫於吳國人的強橫實力,不得不前往鄯地去見吳王夫差。伯嚭要求魯國用百牢接待吳王夫差,沒辦法,魯國也只能照辦了。(此事見第五部第194章)

這還不算完,伯嚭知道魯國實際上在季孫家的管治之下,因此派人請季康子前往鄫地,要讓季康子知道吳國人的厲害。

季康子當然不想去,可是又不敢不去,怎麼辦?

「主公,我的師弟子貢能言善道,何不派他前往吳國人那裡推辭掉?」冉有推薦了子貢,覺得這是一個立功的機會。

「好吧,讓他以家臣的身份前往吧。」季康子這個時候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了。

子貢很高興接受這樣的任務,不過他倒不是想要在季孫面前表現什麼,而是覺得這是施展自己口才的一個機會。

就這樣,子貢以季孫家臣的身份前往鄫地,去見伯嚭。

子貢去拜見伯嚭,伯嚭這個時候正是大權在握,藐視天下的時候,除了吳王夫差,看見任何人都抬著頭說話,根本不把人放在眼裡。

「我們國君不遠千里,來到這裡,就是為了增進兩國的友誼。可是,貴國的執政大夫卻閉門不出,這是什麼禮法啊?啊?你們魯國還是禮儀之邦呢。」得知子貢是季康子的使者,伯嚭兜頭就是一頓訓斥。

別人怕他,子貢不怕他。

「得了,別說什麼禮法不禮法了,我家主公不來,跟禮法沒關係,純粹就是害怕你們。」子貢上來就是一通大實話,直接把伯嚭給說愣了。伯嚭萬萬沒有想到,特好面子的魯國人說話這麼直接,這麼不講面子。伯嚭原先的推測,季康子估計要找娶老婆拉肚子之類的借口呢。

伯嚭不知道,眼前這個人根本就不是魯國人。

「那什麼,怕我們?我們有什麼好怕的?」伯嚭雖然嘴上還是很硬,可是氣勢已經被打了下去。

人都是這樣,如果事情按照自己的預想推進的話,氣勢就會越來越囂張;但是如果事情的進展完全不在自己的預料之中,那麼思路就會被打亂,氣勢自然就會被壓下去。

「大國如果不以禮法約束自己,不以禮法來對待諸侯,那事情就麻煩了。」子貢已經看出了伯嚭的色厲內荏了,所以毫不放鬆,步步緊逼。「我們的國君已經奉命前來了,大夫自然應該留在國內鎮守。說到禮法,當年太伯到吳國的時候,依然施行周禮。可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