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四九章 離婚

子路成了孔子的學生,說起來,這也是孔子的第一個野人學生。從前的弟子,多數是庶人,也就是農工商之類,現在多了個野人,立即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子路是孔子學生中基礎最差的一個,一二三四五都不認識,需要孔子從頭教起。別人已經在解應用題的時候,子路還在背一加一等於二;別人在開始學習《詩》的時候,子路還在學習認字。

好在,子路是個有恆心的人,認準了什麼就一條道走到底的人。所以,儘管天生資質一般,並且基礎極差,可是學習刻苦認真,進步也很大。

「嗯,我宣布,子路擔任班長,大家的生活作息,由子路管理。」沒有多久,孔子就任命子路為班長了。

沒人反對,理由有兩條。首先,子路做事認真,賣力而且公平,大家樂得看他多幹活;其次,子路高大威猛,性格火暴,沒人敢惹他。

就這樣,子路當了班長。

說起來,班長的祖師爺就是子路了。

雖然當上了班長,子路身上的那種野人氣質不是一天兩天能夠改變的。大家雖然嘴上不說,背地裡免不得還是有些瞧不起他,對他的一些做法也有意見。孔子知道,子路這個人,用好了是自己的好幫手,用不好則會成為一個累贅。所以,孔子決定要改造他。

第一個改造的項目是最迫切的項目,那就是子路對大家造成的那種不安全感。

子路總是帶著劍,上課的時候也帶著。而他脾氣暴躁,有時候發怒起來,恨不得拔出劍來砍人,因此同學們個個都怕他,上課的時候都離他遠遠的。

「由,你總是帶著劍幹什麼?」這天上課,孔子問子路。

「嗯,如果別人對我友善,我就對別人友善;如果別人欺負我,我就用劍來自衛。」子路毫不猶豫地回答,流浪的日子裡,常常有人欺負他,他就用劍自衛。

「由啊,從前你是野人,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我要把你培養成君子,知道不?君子以忠誠為立身之本,以仁義來自衛。君子不需要走出家門,千里之外的人都知道他。遇到惡人,就用忠誠來感化他,用仁義來震懾他,哪裡用得著劍呢?」孔子一本正經地說。

「真的?」

「老師還會騙你?你想當君子還是想當野人?」循循善誘。

「那,老師,我把劍收起來還不行嗎?」從那之後,子路再也沒有帶劍上課了。

按《說苑》。子路持劍,孔子問曰:「由,安用此乎?」子路曰:「善,古者固以善之;不善,古者固以自衛。」孔子曰:「君子以忠為質,以仁為衛,不出環堵之內,而聞千里之外;不善以忠化寇,暴以仁圍,何必持劍乎?」子路曰:「由也請攝齊以事先生矣。」

子路的基礎很差,可是自尊心很強,決不允許別人笑話他。儘管不帶劍上課了,可是脾氣還是那麼大,大家還是很怕他。

有的時候孔子提問,子路為了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爭著回答問題,可是往往回答錯,錯了也不肯認錯,別人還不敢再回答了。孔子說過他幾次,可是成效不大。所以孔子決定給他來點狠的。

這一天,又是上課提問。

「同學們,上堂課我給大家講了學習的方法,上半句是『學而不思,則罔』,下半句是什麼?」孔子提問。

「我知道。」子路搶著回答,他要回答,別人就不回答了,一來不敢跟他搶,二來,要看他出糗。「下半句是:吃而不拉,則滯。」

哄堂大笑。

「錯了,應該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只學習而不思考,就學不到知識;只思考不學習,就不會有長進。」孔子板著臉說,忍住了笑。

「老師,我也沒錯啊。只吃飯不拉屎,肚子就會漲啊。」子路受不了大家的嘲笑,強詞奪理起來。

「子路,告訴你學習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的態度才能學到知識。」孔子看上去有些生氣,嚴肅地說。

按《論語》。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路低下了頭,喃喃地說:「老師,我知道了。」

大家依然在笑,有人重複著子路剛才的那句話,讓子路非常難堪。

看著子路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孔子知道,這時候必須要給他個台階。

「你們都不要笑話子路了,我告訴你們,你們沒有人能比子路更自信的。」孔子大聲說。大家收了聲,子路則抬起頭來看著孔子。

孔子知道,子路是一個極度自卑的人,所以總要在大家面前表現出極度自尊。所以,他需要老師和同學們的肯定。

「穿著破袍,跟你們這些穿著好衣服的人在一起,卻能夠不感到羞愧的,也就是子路一個人了。不嫉妒,不貪得,還有誰比他快樂嗎?」孔子說著,掃視大家。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子路的身上,他的破衣服已經破得可以了。

子路回掃了大家一眼,很自信的樣子,擠出一絲微笑,算是配合老師所說的快樂。

可是,子路萬萬沒有想到,他的笑容還沒有收回去,就遭到了老師的一盆冷水。

「子路,你也不要得意。如果你一輩子就安於這樣,你就不過是個造糞機。」孔子提高了聲音,呵斥子路。

子路愣住了,大家都愣住了,不知道孔子到底是表揚子路,還是批評子路。

「不嫉妒不貪得是你的美德,但是,你要去爭取,要去奮鬥,要告訴自己今後比他們都要穿得好。怎樣才能做到呢?好好學習,不要不懂裝懂。子路,我對你有信心。說,你自己有沒有信心?」孔子盯著子路的眼睛說。

「我有信心。」子路脫口而出。

「有什麼信心?」

「比他們都穿得好。」

「好。」孔子大聲叫好。

同學們愣了一陣,也都跟著叫好起來。

打擊與激勵相結合的教育,被稱為冰火兩重天教育方法。孔子用在子路身上,大獲成功。

按《論語》。子曰:「衣敝韞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祈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從那之後,子路像變了一個人,學習更加努力,而且人變得謙恭起來,不再不懂裝懂。子路的進步很快,這一點讓大家都很佩服他。

很快,子路開始學習周禮了。

周禮的學習讓子路感到痛苦,書、數的學習雖然也不容易,但是那些知識與子路本身的習慣並不衝突,而周禮的內容與子路的生活習慣大相徑庭,一個野人,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理解周禮的含義和用途的。

孔子發覺了這個問題,不過他假裝什麼也不知道,依然向子路灌輸周禮的知識。因為他知道,子路自己會提出來的。

果然,子路實在忍不住了。

「老師,我能不能只學周禮,但是按照我自己的行為方式做人啊?」子路終於還是向孔子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不行。」孔子說得不容辯駁。「當年一個東夷女子仰慕周朝的文化,老公死了之後,決定終身不再嫁。可是,她找了個性伴侶。不嫁雖然不嫁了,可是卻違背了中原文化守貞節的原意。蒼梧有個人,也是仰慕中原文化,他娶了個老婆很漂亮,於是就跟哥哥交換了老婆。雖然這樣體現了兄弟之情,可是這違背了人的倫理啊。你說你按照自己的習慣做人,怎麼知道是不是做對了呢?到時候再後悔,就來不及了。所以,你必須強迫自己按照周禮來為人處世。」

「老師,我明白了。」子路明白了學習周禮的重要性了,對周禮熱愛起來。

按《說苑》。子路問於孔子曰:「請釋古之學而行由之意,可乎?」孔子曰:「不可,昔者東夷慕諸夏之義,有女,其夫死,為之內私婿,終身不嫁,不嫁則不嫁矣,然非貞節之義也;蒼梧之弟,娶妻而美好,請與兄易,忠則忠矣,然非禮也。今子欲釋古之學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為是,用是為非乎!不順其初,雖欲悔之,難哉!」

按照約定,子路的學費由做家務來抵。子路很自覺地遵守了這一條,每天下課之後的第一件事,以及早上起床後的第一件事,都是做家務,孔子家裡的重體力活都由子路包辦了。

在孔子看來,子路這人除了魯莽一些、愚鈍一些,其餘的都是優點,誠實、直爽、勤奮、好學、忠誠等等,讓孔子對他非常放心。

可以說,子路來了之後,孔子感覺輕鬆了很多。

於是,孔子決定給子路做套衣服,作為對他的獎勵。

「老婆,明天去買點布料回來,給子路做件袍子。」孔子叮囑丌官氏。

「什麼?」出乎孔子的意料,丌官氏的反應出奇的激烈。「給他做衣服?他白吃白喝白上學,還給他做衣服?你腦子進水了?你怎麼不說給我買點布料做件衣服呢?」

孔子愣住了,半天沒說話。

孔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