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九九章 勾踐稱霸

關於春秋五霸,吳王夫差一向被認為是第四霸。但是,與前面的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和晉悼公對照,夫差完全不具備霸主的條件。

國家在他手中滅亡,這是最大的敗筆。

黃池盟會是夫差的稱霸宣言,可惜的是,那時候首都正被越國包圍。從黃池回國,不是凱旋,而是逃跑。

一個更大的區別是,前面的四個人並不僅僅靠武力來征服諸侯,更多的是靠信用,他們都具備超凡的個人魅力。因此,諸侯對他們是心悅誠服,而吳王夫差完全靠武力欺壓諸侯。

所以,夫差不是春秋霸主,頂多是春秋強主。

越國滅了吳國,吳國的臣民們都成了越國的臣民。

現在,有兩個人要特別處理。

一男一女,男的是伯嚭,女的是西施。

說起來,一個算內奸,一個算特務,都是對越國有功的人。

西施是從姑蘇山上下來的。

基本上,夫差後宮的女人剩得不多了,剩下的也都瘦得不像樣子,唯有西施的氣色不錯,依然那麼風華絕代的樣子,顯然是跟夫差吃小灶的。

處置俘虜都由范蠡來完成,一般的士兵和大臣都被釋放回家,做良民去了。西施這樣國家級的人物,范蠡不敢自己處置,所以請示了越王勾踐。

「那什麼,先送回會稽,請夫人看管,等我回去再說。」越王勾踐就這麼打發了西施,並沒有說怎樣處置。

就這樣,西施暫時被放下。

伯嚭不是從姑蘇山下來的,他就沒有上山,而是隨著難民跑回了自己的封地。

等到夫差自殺之後,伯嚭自動出現了。

「恭喜大王賀喜大王,罪臣伯嚭請求處置。」伯嚭來找越王勾踐來了,實際上是來投靠新的主人。

大家都很討厭他,只有一個人勉強和他打了個招呼,這人是文種,兩人的交往比較多。

看見伯嚭,勾踐倒有點尷尬。這個人是個佞臣,貪污受賄什麼都干,而且背叛自己的君主和國家;可是話說回來,他又是勾踐和越國的救命恩人,沒有他幫助,越國早就沒了。

勾踐不知道該說什麼,愣愣地發獃。

「伯嚭,你這個小人,這個時候,還有臉出來見我們大王?」范蠡沒客氣,開口斥責他。

伯嚭看了范蠡一眼,並不惱火,滿臉堆笑地說:「此言差矣,對越國的功勞,只怕我也不比你小啊。」

勾踐這個時候說話了:「太宰,說起來呢,你是我們的恩人。可是,換句話說,你就是吳國的禍端。那麼,你說你來想要什麼?我怎麼敢用你呢?」

勾踐的意思,你走了就算了,別在這裡待著了。

「大王,大家都以為吳國是我禍害的,其實不然。我不過是吳王的一個謀臣,決斷都在吳王那裡。當初在會稽我勸吳王與大王您講和,那是為了您好,也是為了吳國好,難道那時候我就想吳國亡國?吳國之所以亡國,那是吳王窮兵黷武、不體恤百姓的結果,與我有什麼關係?越國不滅吳國,楚國也會滅吳國。

再說了,大王您有今天,那也是我伯嚭的功勞嗎?當然不是,那是大王高瞻遠矚,堅忍不拔的結果。在座的各位跟我一樣,都不過是為大王做了些微薄的工作。換了別人,就算是當初我同樣為他出力,他能夠有今天嗎?

說我害了吳國,那是在抬舉我,我有這麼大能力嗎?

說來說去,大王有今天,是大王的英明;吳王有今天,是吳王的無能。在座各位如果把吳國滅亡的責任推給我,實際上就是在把越國強盛的功勞歸到自己頭上。

大王如此英明,過去能為大王效力,我深感榮幸之至;如果今後還能為大王效勞,那是我的福分。如果大王鄙視我嫌棄我,我也無怨無悔。」

伯嚭的一番話,說得滿座鴉雀無聲。

有道理嗎?沒有道理嗎?

的確,吳國的滅亡,與伯嚭有多大關係呢?

「太宰,你說得太有道理了。人要懂得感恩,我宣布,從今天起,你就是越國的太宰。除了原有封邑保留之外,另有封賞。」勾踐宣布,他很欣賞伯嚭剛才說的那段話。

伯嚭,還是太宰,越國的太宰。

關於伯嚭,史書上的記載矛盾頗多。

《史記》吳太伯世家:越王滅吳,誅太宰嚭。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乃葬吳王而誅太宰嚭。

《史記》伍子胥列傳:越王勾踐遂滅吳,殺王夫差;而誅太宰嚭,以不忠於其君,而外受重賂,與己比周也。

《吳越春秋》:越王謂太宰嚭曰:「子為臣不忠無信,亡國滅君。」乃誅嚭並妻子。

上面這些記載都說伯嚭被誅殺,真是這樣嗎?

謊言一大堆。

來看看真相。

《國語》:對伯嚭的下落沒有記載。

《左傳》哀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丁卯,越滅吳。請使吳王居甬東,辭曰:「孤老矣,焉能事君?」乃縊。越人以歸。

《左傳》哀公二十四年:季孫懼,使因大宰嚭而納賂焉,乃止。

大宰嚭就是伯嚭。

越滅吳在哀公二十二年,兩年之後,魯哀公到越國訪問,想要通過越國的幫助剷除三桓。在越國,越王勾踐的太子適郢非常喜歡魯哀公,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客居越國的魯國人公孫有山於是給季孫通風報信,季孫就派人給伯嚭送了很多賄賂,請他幫忙阻止了這件事。

這段記錄明確地說明以下事實:首先,越國滅了吳國兩年後,伯嚭依然是太宰,當然不是吳國的,而是越國的;其次,伯嚭的風格還沒有變,還是喜歡受賄;第三,伯嚭很受勾踐信任,所以他才能替季孫把事情辦成。

這段記載出於《左傳》,因為事關魯國,所以可信度毋庸置疑。

所以,伯嚭不僅沒有死,還過得很滋潤。

對於伯嚭,也許不用太過苛責。如果你的祖上三代都在同一個地方摔倒,你也會換一條道走走。從這個角度說,伯嚭是善於反思的,反思也是成功的。

那麼,為什麼包括司馬遷在內的史家都要篡改這段歷史呢?

因為需要。

因為什麼需要?

因為歷史的需要。

歷史,常常被歷史篡改。

滅了吳國,越國聲名大振。

按照早就確定的計畫,越軍北上,沿著當年吳軍北上的路線挺進中原。

中原震恐,因為吳軍的實力大家見過,如今越軍比吳軍還要強橫,誰能抵擋?

越軍挺進到了宋國的彭城,不過,他們不是來打宋國的。

「要稱霸,就要顯示武力;顯示武力,是為了不動用武力。」這是范蠡告訴勾踐的,他們都對稱霸感興趣。

早在一年前,范蠡就已經派人去了魯國,越國人和吳國人一樣,認定魯國的地位最適合作為召集人,與魯國修好是稱霸的條件之一。

魯國人當然願意當這個召集人。

所以,當越軍北上的時候,魯國的使節已經出發,召集全世界諸侯到彭城參加盟會。

諸侯們去了嗎?誰敢不去?

於是,彭城大會,晉國、楚國、齊國、宋國、鄭國等國家全部參加。盟會上沒有任何爭議,大家一致推舉越王勾踐為盟主。勾踐採納了范蠡的建議,同樣邀請王室代表出席,宣布向周朝王室進貢,自稱越公而不是越王。周元王任命勾踐為伯,賜了一塊祭祀用的肉。

現在,從法理上、實力上,越王勾踐都是盟主。

越王勾踐,春秋第五霸,名正言順的春秋第五霸。這一年,是越王勾踐二十五年(前472年)

所以,春秋五霸應該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晉悼公、越王勾踐。

當上了盟主,勾踐決定給小弟們發紅包了。

淮上的那塊地原本是楚國和吳國爭奪了許多年的,後來一直在吳國控制之下,現在,越王勾踐無條件給了楚國人。

吳國還從宋國手裡搶了不少地盤,勾踐全部還給了宋國。

此外,為了對魯國的組織工作表示感謝,泗水以東的一百多里地都給了魯國。

「哇,越大哥好慷慨。」得到了好處的國家這麼說,沒得到的也這樣說。

勾踐真的這麼慷慨嗎?真這麼慷慨。

為什麼這麼慷慨?這是有原因的。

越國的地盤本來就沒有吳國大,現在地盤驟然擴大,管理上怕顧不過來,送出去幾塊地,什麼也不影響,這是第一;第二,用這幾塊地拉攏幾個鄰國,對於還不穩定的新的越國來說,是合算的;第三,把原先吳國的地盤肢解掉,可以有效防範吳國人的造反。

這個主意,當然還是范蠡給出的。

越國大軍浩浩蕩蕩,回到了越國。越國人民舉國沸騰,這下算是發了戰爭財了。二十年前被搶走的現在都搶回來了,還要多。

回到越國的第二天,還沒有來得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