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三七章 宋國人的面子工程

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不該站隊的亂站隊固然是不對的,可是,該站隊的時候不站隊也是錯誤的。

宋文公登基,原本應該向盟國通報。可是,根據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宋國決定誰也不通告了。結果,晉國大哥不高興了,出兵討伐,弄得宋文公急忙派華元前去解釋,總算平安無事。

晉國剛對付過去,楚國人來了。這一次,晉國大哥夠意思,攻打楚國盟國鄭國,於是楚國撤軍,算是再次躲過一劫。

可是楚國人剛走,鄭國人來了。這一回,宋國覺得是體現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好機會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鄭國來了,打。

於是,華元親自領軍,樂呂充當副將。結果一仗下來全軍覆沒,樂呂戰死,華元被活捉,好在華元越獄成功,逃了回來。(見第三部第九十六章)

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很快被證明是失敗的。

「尊嚴,我們的尊嚴在哪裡?」宋國人很沒有面子,他們需要找回面子。那麼,面子在哪裡?

在被鄭國擊敗之後第二年,宋國人攻打了曹國,借口是華穆兩族逃到了曹國,並且以曹國為基地進行顛覆祖國的犯罪行為。曹國當然不是宋國的對手,華穆兩族再次被驅逐出境,逃到了衛國。

這一次,有面子。

幾年之後,東面的小國滕國國君滕昭公去世,宋昭公決定征討滕國。

「主公,不對吧,按照咱們的禮,趁人家國君去世去攻打人家那是不對的。」公子友提出異議。

「什麼對不對?我們要找回失去的面子,就要拿他們開刀。」宋文公不管這些。

看來,所謂的仁義果然是假仁假義。

宋國大軍一到,滕國立馬投降,拜宋國為盟主大哥。

這一次,有面子。

有面子的事情做了兩件,宋國人有點雲里霧裡了,感覺好起來了。

宋文公十六年(前595年),楚莊王派特使申無畏經由宋國出使齊國,但是沒有向宋國借道,結果被華元捉住了。換了別的國家,這正好是個跟楚國修好的良機,可是華元不這麼認為,他說了:「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殺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華元覺得太沒有面子,於是把申無畏給殺了。

殺了申無畏,楚莊王率領楚國大軍前來征討,包圍了宋國首都睢陽。

這一次,宋國人倒真的堅持了「獨立自主,寧死不屈」的原則。楚國人從九月圍城,到第二年二月,整整五個月的時間,宋國人一不投降,二不求援,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堅守城池。五個月過去,實在受不了了,宋國人還不投降,只是向晉國求援。在被晉國忽悠之後,宋國人依然不投降。直到五月,實在是羅掘俱窮,易子而食了,宋國人實在頂不住了,這個時候,為了面子,還是不投降,而是派出華元去找楚國將軍子重,靠個人關係解決問題,避免國家層面上失去面子。結果,真的被華元做到了。雖然實際上是投降了,但是表面上不是投降,面子還是保住了。

整整圍城八個月,人均體重損失30斤,宋國人創造了春秋以來被圍時間最長的紀錄。

(以上見於第三部第一一〇章)

宋文公鞠躬盡瘁之後,太子瑕繼位,就是宋共公。宋共公繼承了父親的一切,包括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宋共公五年(前584年),晉國召開盟會,宋共公找了個借口不參加,結果招來晉國討伐,急忙賠禮道歉,算是解決問題。

「右師啊,這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好是好,可是總是招來別人入侵,你看看,還有沒有什麼好辦法,既能有面子,還能把兩個超級大國給侍弄舒服了?」宋共公覺得這麼下去不是個辦法,要有所改變了。

「主公,這個事情好辦。我不是跟晉國人和楚國人都很熟嗎?乾脆咱們撮合他們和平談判,談成了,咱們是中間人,不用站隊,又有面子,還把兩邊的關係都搞好了。」華元其實一直也在想這個問題,昨天剛想出主意來。

「好主意,快去辦吧。」宋共公覺得主意很好。

華元的外交能力挺強,再加上晉楚兩國之間也有這樣的意向,於是,宋共公十年(前579年),華元撮合晉楚兩國簽署了和平條約。

這件事,宋國有面子。

如果放在今天,華元將是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以上見於第三部第一一八章)

面子,都被華元丟了,也都被華元掙了。

別忘了,宋國是戴、桓、庄三族共同執掌的,戴族風光了,桓族就不舒服了。華元覺察到了這樣的情況,於是他決定給桓族一些安慰。

宋國六卿改為九卿,華元的理由是:人家晉國都十二卿了,咱們怎麼也該九卿,否則多沒面子。九卿的安排是這樣的:華元擔任右師,魚石為左師,盪澤為司馬,華喜為司徒,公孫師為司城,向為人為大司寇,鱗朱為少司寇,向倪為太宰,魚府為少宰。

一共九個卿,華元和華喜為戴族,公孫師為庄族,其餘六位,都是桓族。

按理說,桓族在內閣佔據絕大多數,應該滿足了,可是,還有人不滿足。

宋共公十三年(前576年),宋共公去世,盪澤把太子公子肥給殺了,因為公子肥跟戴族關係比較近。

華元一看,桓族動手了,怎麼辦?

「各位,好自為之吧,我能力有限,我閃。」華元扔下一句話,跑晉國去了。

華元跑了,桓族就緊張了,因為華元跟晉國的關係好,這一去,基本上可以判斷是去搬救兵了,到時候晉國大軍一到,桓族的麻煩就大了。

於是,魚石把魚府找來,商量對策。

「我看,趕緊把華元給勸回來,要等到他從晉國搬來救兵,那就不能挽回了。」魚石非常害怕,在他的心目中,華元那是個國際巨頭,走到哪裡哪裡都要給面子的。

「不好,他要回來,肯定會討伐盪澤,然後順手把我們桓族都給滅了。」魚府更擔心的是這個。

「他不敢的,就算敢,也就是討伐盪澤;退一萬步,就算討伐桓族,總還有個向戌是他的死黨,他不會討伐向戌,我們桓族總還能留下香火。」魚石堅持。

「唉,我就準備逃亡吧。」魚府知道反對也沒用,嘆了一口氣。

魚石立即上路,追趕華元。終於在黃河岸邊追上了華元。

「右師,你可不能走啊,你要走了,宋國可就沒人管得了了。」魚石上來就勸。

「左師,你別勸我了,我沒臉見人啊。身為宋國執政,卻不能保護我們的太子,我,我沒面子啊,嗚嗚嗚嗚……」說來說去,是沒面子。

「你回去吧,只要你回去,我們什麼都聽你的,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那,我要討伐盪澤,行不行?」

「行,沒問題。」

協議達成,華元回國。

回國之後,華元立即率領戴族和庄族討伐盪澤,盪澤全家被滅。

盪澤是誰?盪意諸的兒子。這一回,不知道公孫壽有沒有逃過一劫。

盪澤被殺,很快就有消息稱華元會滅掉整個桓族。於是,魚石、魚府、向為人、鱗朱、向倪倉皇出逃,到了睢水。過了睢水,就是楚國。

華元派人來請他們回去,結果沒有請動。於是華元自己來請,魚石還是不肯回去。等到華元離開之後,魚府對魚石說:「剛才你錯過了機會,華元再也不會來請我們了。我看他目光敏銳,說話很快,顯然已經作出了決定。不信的話咱們去看,他一定非常快地回去了。」

魚石等人登上高處,果然看見華元的車賓士而去。於是,魚石等五人尾隨而去,果然發現華元命令守城士兵登城巡邏,進行防守準備。同時,華元派人準備去決開睢水的大堤。

毫無疑問,華元要動手了。

魚石等五人立即渡過睢水,投奔楚國去了。

桓族逃走了。

華元隨即將九卿恢複為六卿,任命向戌為左師,老佐為司馬,樂裔為司寇。這樣,六卿中,桓族庄族各一人,戴族四人。隨後,立宋共公小兒子公子成為國君,也就是宋平公。

宋平公三年,也就是晉悼公登基的那一年,楚國和鄭國聯合討伐宋國,佔領了宋國的彭城(今徐州),之後交給魚石等人,並派三百乘戰車幫助戍守。

晉悼公元年(前572年),宋國決定向晉國求援,收復彭城。

「右師,向晉國人求援,會不會破壞咱們獨立自主的外交原則啊?」宋平公還有點擔心面子。

「不會,咱們這是國內事務啊,為了領土完整啊,只能算請朋友幫忙那種,不算求援,所以根本不是外交的事情。」華元挺能給自己找台階。

就這樣,華元前往晉國求援。

「我們始終堅決一個宋國的原則,始終堅持彭城是宋國的一部分,支持宋國人民收復彭城的合理要求。那什麼,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