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八章 問鼎

晉國,趙盾一統江湖。楚國呢?

楚國的鬥爭也已經漸入佳境,攤牌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楚國也有權力鬥爭?

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

楚國有趙盾嗎?有。

楚國的趙盾就是斗越椒。

楚國有晉靈公嗎?沒有,楚國有楚莊王。

如果以為楚莊王三年淫樂僅僅是因為腎上腺太過發達,那就太天真了。那麼,三年淫樂的背後是什麼?我們來看看背景材料。

楚莊王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也就是他的八輩祖宗的兒子叫做若敖,若敖薨了之後,傳位給霄敖,於是一直傳下來,就到了庄王。若敖還有一個兒子,至於叫什麼,已經不可考證。不過這個兒子大致是封在了斗這個地方,於是子孫就姓了斗,這個家族就稱為若敖氏也就是若敖家族。

若敖家族人才輩出,世世代代掌管楚國的大權,特別是兵權。前面說到的斗伯比、子文斗谷於菟、子玉成得臣、斗勃和現在的令尹斗越椒就都是這個家族的。

庄王剛登基的時候遭遇公子燮和斗克叛亂,當時斗克就曾經對他說:「你牛什麼?我們若敖家族動一根手指頭就能捏死你。」

對那句話,楚莊王印象深刻。他知道,自從成得臣開始,若敖家族對於王室已經是不滿加不服了,表面上兩家還能維持,但是撕破臉皮將是遲早的事情。不幸的是,現在王室的力量確實遠遠不如若敖家族。

而且,斗越椒這個人是個有野心的人。

斗越椒有什麼樣的野心呢?他的野心非常著名,我們來看看他的故事。

斗越椒的父親是子文的弟弟子良。

當初,斗越椒出生的時候,子文就勸子良說:「兄弟,這孩子摔死算了,有野心啊,今後會連累整個家族的。」原話在《左傳》中是這樣的:「必殺之。是子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弗殺,必滅若敖氏矣。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啥意思?一定要殺了他。這小子長得粗壯得像熊虎,發出的哭聲跟狼噑一樣。不殺,我們整個家族都要完蛋。俗話說了「狼子野心」,這小子就是一匹狼,不能養啊。

「狼子野心」這個成語,就來自這裡。

子良一聽不高興了,當時就翻了臉:「哥哥,不是你的孩子,你當然不心疼了。長得壯說明身體好,聲音不好聽,那是嗓子有痰。要摔死他,除非先摔死我。」

就這樣,為了斗越椒,子文和子良哥兩個鬧翻了。

臨死的時候,子文召集了全家人來說遺囑:「大家聽好了,如果有一天斗越椒當了令尹,你們就逃命去吧,不要等著受連累。」

斗越椒長大之後,對子文一家恨之入骨。子文死後,子文的兒子斗般做了令尹,斗越椒想盡辦法在穆王面前說他壞話,最終把斗般害死,他當上了令尹。

對於這段歷史,楚莊王是知道的。

在綜合考慮之後,楚莊王決定,表面上荒淫無度,迷惑斗越椒,暗地裡洞察形勢,制定對付斗越椒和整個若敖家族的策略。

登基三年之後,庄王終於開始動手,他拉攏潘家、屈家等家族,培植自己的勢力,削弱斗越椒在軍隊中的影響力。等到斗越椒明白過來的時候,他已經錯過了剷除庄王的最佳時機。

楚莊王時刻在關注著北面的事態發展,趙盾的一舉一動都有楚國地下辦事處工作人員及時彙報給楚莊王。

「趙盾,厲害。」楚莊王情不自禁發出感慨,之後他想起自己的國家,「還好,斗越椒不是趙盾。還好,老子也不是晉靈公。」

楚莊王八年(前606年),也就是晉靈公被殺的第二年,庄王決定進行一次綜合行動——親自率軍討伐陸渾戎。為什麼是綜合行動?因為這一次行動可以達到幾個目的。

首先,陸渾戎在今天河南嵩縣和伊川境內,與楚國並不接壤,但是長期以來騷擾周王室的地盤。楚國如果掃除陸渾戎,就等於替中原華族出頭,也就等於宣示中原老大是楚國,而不是晉國。其次,此次出兵將經過周王室的地盤,到時候可以耀武揚威。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庄王藉此機會牢牢掌握軍權。其實,前幾次出兵之所以不用斗越椒,就是要趁機培植自己的勢力。

楚軍浩浩蕩蕩北上了,楚莊王特地派人先去周王室借路,說是幫助你去討伐陸渾戎。周王室敢不借路?路當然要借,周王還挺高興,畢竟人家楚國給了面子。

楚軍經過洛水之濱,離洛邑不遠的地方,楚莊王下令:「紮寨,閱兵。」

於是,楚國大軍就在周王室的地盤上閱兵了,擺明了讓你們看看我們的實力。

楚軍演習,周朝老百姓都來看熱鬧,周定王一看,怎麼辦?派個人去慰問一下吧,順便也算監視他們。於是,洛邑城裡一面秘密準備守城,防備楚國人突然襲擊,一面派人前往演習地點慰問楚王。派誰?王孫滿。王孫滿是誰?就是當初斷言秦軍偷襲鄭國不會成功的那個小孩。

小孩厲害啊。

問題是,長大了怎麼樣?

王孫滿前去慰問楚王了,楚莊王很高興,他早就聽說過王孫滿,兩人相見,可以說是相談甚歡。王孫滿首先代表周王對楚莊王和楚國人民誠摯問候,表示希望楚國作為一個大國,能夠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為中華華族作出表率。

楚莊王聽了,笑了,看來周王室終於接受楚國也是華族大家庭一員的現實了。

「哈哈,終於找到組織了。」楚莊王不是這樣說的,大致意思是這樣的,就是說我們不是蠻夷了,大家原本還是一家人。隨後,楚莊王請王孫滿轉達自己對周王的敬意,同時表示,楚國人民願意為整個華族的安全服務,並且希望今後能夠加強雙邊聯繫,共同發展,等等。

「兄弟,有件事情我想問問。」客氣完了之後,庄王話題一轉。

「請問。」

「我聽說當年大禹鑄九鼎,代表天下九州,現在都在洛邑城中呢。其中荊州鼎好像就是代表楚國那一片的,請問鼎有多大,重量多少?」楚莊王竟然問鼎的大小,要知道,九鼎是天下的象徵,問鼎就代表了野心。

王孫滿吃了一驚,不過他隨後鎮定下來,義正詞嚴地回答了楚莊王的問題,怎樣回答的?且看《左傳》的記載:

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魎,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遷於商,栽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於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於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啥意思?簡單來說,王孫滿一點沒客氣,這樣回答:老兄啊,鼎什麼樣不重要。有德,鼎再輕也重;無德,鼎再重也輕。我們當初算過命的,周朝該有三十個王,時間七百年。現在都還沒到呢,您就算有想法也沒用,省省吧,鼎的輕重,不是您該問的。

楚莊王想了想,再看看王孫滿,然後說:「兄弟,今晚我做東,嘗嘗楚國的美食。」

庄王不想問鼎了,想跟王孫滿交朋友。

「問鼎」這個詞,就來自這裡,意思是想要當老大。

「魑魅魍魎」這個成語,也來自這裡。原意是傳說中的山怪水神,後泛指妖魔鬼怪。後人有對聯:魑魅魍魎四小鬼,琵琶琴瑟八大王。

到這裡,順便說說九鼎和九州的來歷。

《說文解字》:「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翻譯成白話是,鼎是三條腿的做菜的器皿。實際上,鼎有三條腿的,有四條腿的。

最早的鼎是用黏土燒制而成的陶鼎,後來有了銅鼎。傳說大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商朝滅亡夏朝,九鼎遷於商都朝歌;周朝滅亡商朝,九鼎又遷於周都鎬京;周朝遷都,鼎也就搬到了洛邑。

那麼,九州是哪九州?因為就是盈數,最一開始,九州可能只是泛指天下,並沒有明確指向。後來,《禹貢》中明確九州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周禮·夏官·職方氏》記載:「東南曰揚州,正南曰荊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青州,河東曰兗州,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內曰冀州,正北曰并州。」

《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記載:「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間為兗州,衛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