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烽火戲諸侯

伯服五歲的時候,幽王給了他一份大禮——太子。而褒妃也同時得到一份大禮——王后。

從采蘑菇的小姑娘到王后,褒妃——這個時候應該叫褒後了,走過了一條成功的人生之路。

「親愛的,這下可以放心了吧?」幽王高興了,這下算是了了一樁心事。

「放心了。」褒後說,可是沒有笑。

褒姒不笑,褒妃不笑,褒後還是沒有笑。

「你為什麼還不笑?」

「我笑不出來。」

「為什麼還笑不出來?」

「我也不知道,大概這件事情在我的意料之中吧。」

幽王有些失望,這樣的事情褒後都笑不出來,什麼能讓她笑出來呢?

其實,褒後不是不想笑,她是真的笑不出來。她發現,伯服越是長大,就越是不像自己,也不像幽王,而是像褒子哥哥。一方面,她擔心會東窗事發;另一方面,幽王老了,五十多了,幹什麼都力不從心了,因此褒後更加想念褒子哥哥。

褒後的一酷到底令幽王徹底傾倒,就如歌中所唱的「你主宰我崇拜,沒有更好的辦法」。幽王決定把自己的人生目標鎖定在「博褒後一笑」上。

許多人可能以為幽王很無聊,其實不然。作為天子,幽王其實很苦悶,因為他從來不懂得給別人帶來快樂才是人生最大的快樂。而褒後恰恰為他提供了這樣的機會,讓他能夠體會到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快樂和成就感。

如果他愛人民能夠像愛褒後一樣,那他不就是一個偉大的天子了嗎?

「包子,包子。」褒後在夢中喊道,幽王被驚醒了。包子?褒後一定是在夢中想吃包子了。

幽王輕輕地起身,他要給褒後一個驚喜。

早上,褒後醒來的時候,還沒有睜開眼,就聞到一股香味。睜開眼看,她驚呆了,床邊竟然擺了十幾籠包子,豬肉的、茴香的、蘑菇的,等等,一應俱全,而幽王正用得意的眼光看著她。

「放包子在這裡做什麼?」褒後問。

「你做夢直喊包子,我知道你想吃包子了。」幽王說。

褒妃笑了,苦笑,還不如不笑。不錯,她是夢見了包子,可是不是吃的包子,而是褒子哥哥。看著眼前的包子,褒妃的憂思只能更深。

幽王並不氣餒,他知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很快,一個宮女報告說兩年前她不小心撕裂了自己身上的綢衣,那個聲音很怪,褒後當時笑過。

幽王大喜,立即讓人去庫房取來成捆的綢緞,讓幾個力氣大的宮女趁著褒後不注意的時候撕裂。一捆綢緞撕得粉碎了,褒後還是不笑,後來不僅不笑,一聽到那聲音就皺眉頭。

《史記》記載: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看見沒有,幽王想了成千上萬的主意,褒姒就是不笑。有錢、有權、知道疼人,還百折不撓地逗老婆開心,多好的老公啊,這樣的大款,今天多少人想傍啊。

幽王實在無能為力了,怎麼辦?這個時候,他想到了最後一個辦法。

幽王想到了群眾路線,具體表現方式就是懸賞。前面我們就說過了,懸賞和綁架是最好的管理方法。靠綁架,幽王得到了美人,現在,我們看看懸賞的力量。

幽王告示宮內外,若是有人有辦法讓褒後笑,重賞千金。

群眾路線一向就是戰無不勝的法寶,這一點一再經過檢驗。

終於,一個人想出一條妙計。這個人是誰?虢總理。

「大王,我有辦法。」虢石父是個很聰明的人,幽王已經有想法要把他提拔到三公的位置上。

「你有什麼辦法?速速講來。」幽王問。

「大王,我這計策雖好,可是興師動眾,不知大王可認為值得否。」虢石父先賣個關子。

「當一個男人真的愛上了一個女人,做什麼他都願意。若是能讓褒後開口一笑,別說興師動眾,就是送半個江山出去,也不在話下。」

虢總理笑了,沒想到幽王還真是個情種。

「大王,當年先王為了防備西戎入侵,因此在驪山之上建了烽火台,每隔二十里一座,直達諸侯國,但有賊寇入侵,立馬點火,附近諸侯見到烽火,星夜起兵來援。如今天下太平,烽火好久不用了。大王可以和褒後去騮山遊玩,夜舉烽火,諸侯必然急忙忙來救,來了卻沒有賊寇,一個個都得傻眼,褒後見了,必然開心大笑,哈哈哈哈。」虢總理想像那個場景,忍不住自己笑了。

「好主意。」幽王大喜,當下賞賜五百兩金子給虢石父,約定事成之後再給剩下的五百兩。

後人都說幽王壞,說句公道話,若是沒有虢石父這樣的「總理」,幽王能壞到哪裡去?

三天之後,月朗星稀,萬里無雲。虢總理特意挑了一個好日子,以便保證烽火能夠傳遞出去。

一切準備妥當,幽王起駕,帶著褒後,從鎬京出發直奔臨潼。來到驪山腳下,有轎子接著,上到山上。山上有座驪宮,虢總理早已經備好宴席,並有胡姬歌舞。

看看天色黑下來,這邊開宴,那邊點火。烽火台上,火焰騰騰,慢說二十里,就是五十里外也看得清清楚楚。於是,二十里外的烽火台也連忙舉火,一一傳遞,就像奧運火炬傳遞一樣,一直傳到了東西南北各路諸侯那裡。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

首都有難,中央有難,天子有難。四面的諸侯看到烽火起來,立即進入一級戰備,正在吃飯的扔下飯碗,正在大便的提起褲子,有的諸侯國國君親自帶隊,有的派出最精銳的戰車,大家奔向同一個目標:鎬京。

將近三千年前,沒有柏油馬路,沒有帶輪胎的車輪,從河南、山西以及陝西各地奔向鎬京,那絕對不是輕鬆的旅途。

午夜狂奔,星星引路,諸侯們為了什麼?他們為了一個信念:保衛祖國,保衛中央,保衛周幽王。在數百里的範圍內,煙塵四起,車馬轔轔,人喧馬嘶,旌旗搖動。軍隊一動,後勤保障及民兵預備役系統隨之而動,國家安全預案全面啟動,那一天有多少人度過了難眠之夜,多少爺娘提心弔膽,此處不必細表。

天亮時分,秦軍第一個來到。他們先到了鎬京,發現沒有敵人,聽說幽王在驪山,於是馬不停蹄直奔驪山。

驪山腳下,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山上烽火在燃燒。敵人去了哪裡?秦軍氣喘吁吁,來回亂竄。正在此時,東面一支軍隊殺到,鄭國軍隊來到。兩支軍隊相會,你問我,我問你,大家都是乾瞪眼。

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北面一支軍隊殺到,鄭軍和秦軍正準備迎戰,仔細一看,自己人,是晉國軍隊。三支軍隊會合,傻乎乎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驪山腳下亂成一團。

「哐哐哐,咣咣咣。」驪山上鑼鼓齊鳴,火光之中閃出一個人來。誰?虢總理。

「喂,沒你們事,你們回去吧。天子沒事,點烽火玩玩。」虢總理的嗓門不小,大家都聽得清清楚楚。

山下亂了營了,跑了一晚上的諸侯軍隊個個傻眼,大眼瞪小眼,像被耍的猴子一樣垂頭喪氣,繼而罵罵咧咧,呼兄喚弟,氣急敗壞地走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褒後笑了,終於笑了。

那一天褒妃笑了好幾回,因為斷斷續續還有衛國、宋國、陳國、虢國等十多個諸侯國軍隊前來保衛首都。

幽王非常高興,立即兌現了剩下的五百兩金子。

千金買笑,這個成語就從這裡而來。

從那之後,幽王不斷地點火,馳援的諸侯軍隊越來越少,逐漸地誰都不肯來了。

用《史記》的話說: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俗話說: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轉眼間,到了幽王十一年(前771年)。

太子宜臼被廢之後,就在姥爺家裡上山下鄉插隊落戶。八年過去了!八年哪,人生有幾個八年?宜臼很鬱悶。

姥爺申侯同樣鬱悶,女兒進了冷宮,外孫又在自己這裡待業,原本兩個績優潛力股,如今都被ST了。

儘管鬱悶,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怎麼辦?忍吧。

終於,機會來了。什麼機會?第一,由於動不動就點把火玩弄大家的感情,諸侯都已經很討厭幽王了;第二,犬戎國主派人來了,說想做點易貨貿易。

犬戎生活在大周的西面,那時候是少數民族,到現在也沒弄明白他們後來成了哪個民族的祖先,或者是直接融合到了漢族。總之,那時候他們就是外國人、野蠻人、鬼子。犬戎是游牧民族,生活要素簡單,但是對於周朝的各種生活和生產物資十分羨慕,而且非常需要。通常情況,他們想跟周朝做易貨貿易,但是周朝一般不願意跟他們打交道。換不到怎麼辦?搶。犬戎是馬上的民族,彪悍而且騎術高超,因此他們常常到邊境來搶劫。但是,由於人數上和戰術上的落後,犬戎也不敢太過深入,往往是搶一點兒就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