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盤古的兒子 陣入身

悟空聽了鳳凰所述,大致理出思路來,鳳凰自修成涅槃,渡過會元之厄後,隱隱覺出天地不妥之處,於是有了出此天地的念頭。

然此天極高,此地極深,縱使鳳凰也不得其法,便在此時,他遇見如來。如來的奇妙之處在於,他竟能知道鳳凰心中所想,不過想想也不稀奇,盤古曾說,此會元已是第七個了,如來在此天地住了這麼久,於萬物必定知根知底。

鳳凰見如來一語道出天地之秘,必定大為震撼。

悟空不由得暗嘆,靈智既開,探索與追求,便是與生俱來的天性,人類如此,其他物種又何曾差了半分?此天地雖大,卻終有界,最大的誘惑永遠在於未知,或者說,永遠在於得不到吧。

此刻,鳳凰微微皺眉,悟空急問道:「怎麼了?」他見鳳凰露出些微痛苦神色,以鳳凰的修為,真武與麒麟都不是他的對手,表情異常,已是非同小可之事。

鳳凰道:「悟空,此事卻要求你了,曾聞你為真武和麒麟除了禁制,我這禁制可比他們兩個的久遠許多。」

悟空笑道:「試試無妨。」他自有把握,只要在造化之內,便能解了。鳳凰依悟空所言,伸出左手來,悟空沿鳳凰脈門入體探去,這一驚非同小可。

鳳凰丹田經脈,直有無比浩瀚之感,遠非真武和麒麟所能比擬,內中片片造化傾覆如羽,在丹田中微微飄揚,悟空暗地叫了一聲苦,於是逐片羽毛搜尋開來。

這一遭,足足費了兩個多時辰,方才尋到那一絲淡黑色造化,悟空將這絲造化吸了出來。鳳凰面露喜色,連贊道:「果然造化一脈非比尋常!」

悟空第一句話便問道:「前輩今後有何打算?」

鳳凰道:「我必要先尋老友麒麟,再赴金天銀地,毀了擎天玉柱上的陣法。」

「哦?難道那陣法……」悟空驚疑道。

鳳凰凝重道:「那陣法都是我和相柳布下的,相柳於陣法一道造詣極深,許多奧秘我是不懂,但看得久了,卻也隱約知道些關鍵要害。」

悟空大喜,那陣法始終是個謎團,混元金仙以上,便連觸都觸不到,如來讓鳳凰和相柳費了老大心機布陣,必定有大用處,若能將其破了,也算一件大功。

悟空問道:「難道前輩這許多年,始終致力於勘破這陣法之秘?」

鳳凰道:「我豈能虛度此生?起初我只道這陣法與脫出天地有關,直至近日,我才看出,此陣威力無窮,要佐以五類之王的鮮血才能顯出妙用來。」

哦?悟空知道,五類之王的鮮血與九頭九尾之物鮮血合在一處,便成九五至尊靈液,那是天底下唯一能融擎天玉柱的東西,這個陣法,難道竟能放大靈液的功用?難道如來還真要將擎天玉柱弄塌了不成?

悟空想了想,只覺這個想法似是無稽之談,擎天玉柱極為堅固又粗壯無比,縱使陣法威力再大,也難以撼動。

悟空問道:「前輩相信如來能撼動擎天玉柱嗎?」

鳳凰一怔,道:「撼動擎天玉柱?做夢!」

「那他要做什麼呢?」

鳳凰搖頭道:「總歸不是好事。」

后土道:「此陣既然要五類之王鮮血,那還是提防些才好。」

悟空暗暗盤算,鳳凰倒戈,五類之王己方已佔其三,這三個又都是厲害無比的角色,單看如來御下這些尋常佛祖,唯有藥師佛能略占勝場,但要擒任何一個,都是極難的。關鍵之處在於,如來既然毫不擔心後事,大大方方地先布下陣來,那便是胸有成竹,自然有擒五類之王的法子了。

三千諸佛、無邊菩薩……這可真是讓人撓頭得很,難道還真要先發制人才行嗎?

真武見悟空深思,起身道:「諸位,非是我逐客,如今非常之時,若是有事,便請自便,我紫霄宮何時都可來的。」

鳳凰道:「也好。」他起身要走,真武道:「我隨你去見麒麟。」他和麒麟頗投脾氣,見了幾次便成至交,此番五類之王聚齊三人,實在是難得的大事。再說,鳳凰若自己前去,弄不好還令人生提防之心,自己跟去解釋一番才好。

悟空叫住鳳凰道:「前輩,孔雀兄如何處之?」悟空擔心的是,鳳凰投了齊天嶺,如來若知道,怕他遷怒於佛母孔雀,故此提醒一聲。

鳳凰回過頭來,悠悠道:「由不得我了。」

悟空嘆口氣,鳳凰說的,何嘗不是實情,然如來所作所為,連鳳凰也看出不對,關乎天地之大事,他親生兒子也算不得什麼了。何況就算他一心一意為如來效命,也不敢保孔雀就能有一條生路。

悟空看了后土一眼,道:「姐姐,咱們也去吧。」

后土點點頭,二人一起重往清微天趕來。進了玉清宮,玄女和三清早知悟空必會來此,也不稀奇,只指指蒲團叫他倆坐下。

老君道:「地府毀了。」

悟空點頭:「本想早些來,卻被真武拉去敘了會兒話。」

老君道:「地府既毀,天庭再難煉天,此時唯有一條路可走了。」

悟空想了想,還真不知道天庭有什麼辦法,據老君所言,天庭煉天,造化為根,若無了造化,便如無根之水,終有流盡之時。

悟空道:「還有哪條路?」

老君道:「奪佛門地獄。」

悟空眨眨眼睛,似是沒聽清老君說什麼,又問了一遍,老君問道:「莫非你不信?」

悟空道:「玉帝和王母,乃是如來遣下來的,他們兩個怎敢和如來做對手?如來又焉能不暗藏手段,制他二人?」

老君道:「人無常性,現在的玉帝和王母,早已不是當年那兩個孩童了。」說到此處,老君一臉唏噓,似是回到了當年。

老君說得不假,玉帝和王母統御天庭數萬年之久,生殺予奪無人敢逆。自他們兩個出世,便在三清的輔佐下坐上天地至尊之位,手中的一切,怎能甘心捨棄?

元始忽道:「玉帝和王母,絕逃不過如來之手。」

悟空聽元始語氣極為肯定,問道:「大天尊為何如此說?」

元始天尊道:「其一,如來攜此造化爐渡會元之厄,此時又不知使何手段,讓玉帝和王母心甘情願為他煉天。造化爐中八九金仙,也自然是如來傳下的秘法造出的,這個造化爐,想必至關重要,如來豈會輕易捨棄?」

眾人聽元始說得有理,一齊點頭等候下文。

「其二,我終日鑽研陣法,雖不敢稱登峰造極,卻也勝卻當年許多。得盤古造化之精,隱隱於天地陰陽之陣亦有所悟。」元始頓了一頓,接著道,「玉帝、王母,體內有陣。」

眾人聽了,皆匪夷所思,陣法之道,並無幾人能勝過元始,難道陣法亦能布在人體之中,卻又為宿主所不自知?

悟空問道:「大天尊說的是……玉帝和王母並不知道此事?」

元始點點頭道:「他們兩個自然不知。」

悟空道:「天庭造化爐煉天,究竟為何,大天尊可否告知一二?」

元始沉吟半晌,道:「事到如今,說了倒也無妨。」

玄女哼一聲道:「有什麼稀奇,無非造化、造化之精之事。」她不喜元始吞吞吐吐,便出語相譏。老君苦著臉道:「師姐,那事都過去那麼多年了,你怎麼還記著?」

悟空奇道:「何事?」

玄女道:「你還不知,若不是他們三個呆呆傻傻甘受擺布,將玉帝和王母扶上位,今日便是天下共抗如來,哪裡還有什麼天庭,哪裡會有什麼八九金仙?玉帝和王母雖不足懼,但天庭勢力若被如來接管,哼!到時看你如何收場?」

悟空恍然大悟,原來玄女始終不理三清,竟是因為這件事。悟空知道,三清本就是道教至尊,他們三人雖通達透徹,但心中道念早已根深蒂固,所謂受之彌深,信之彌堅,這哪裡是輕易便能改變得了的?再說,天下能比玄女聰明的又有幾人,她看出如來暗藏心機之時,三清只怕仍將如來當作嚴師慈父一般看待呢。

玄女一番話說得三清啞口無言,后土見三清窘態,掩口而笑,悟空急忙出來圓場,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此時說這些還有何用,大天尊,你還是接著說那造化爐吧。」

說來也奇怪,玄女有什麼脾氣都只愛朝三清宣洩,悟空一說話,她頓時閉口不言。三清心中又何嘗不嘖嘖稱奇,這個靈明神猿真是左右逢源,連玄女都高看一眼。

元始道:「呃……師姐說得不錯,煉天之事,無非造化、造化之精也。天庭這隻造化爐,搜集世間造化,一則供八九金仙修鍊,二來養育了蟠桃園,第三,維繫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時光差別,餘下的,都用來托起這三十六天了。」

元始不敢多說,唯恐玄女再生出閑話來,只草草幾句便將造化爐之用說完,悟空聽了,心中陷入沉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