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逐鹿中原 第一節 征伐金國的前奏

金國是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金太祖)在公元1115年建立的國家。國家建立之後,女真族好戰的性情更加明顯了。他們東征西討,先後滅了遼和北宋,控制著中國北方的局勢。對草原各部落,金國實行的是「招懷降服,征討攜離」的政策,既招撫,又搶掠,真可謂又打又拉,軟硬兼施。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族還很弱小,不過是強大的金國的一個小小附庸,深受其壓迫和剝削。成吉思汗的祖輩俺巴孩汗就是被金國用鐵釘釘在「木驢」上致死的,後來成吉思汗的叔祖忽圖剌可汗勢力壯大之後,向金國發起了猛烈攻勢,金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只得停兵議和,對蒙古族的態度也有所緩和,但好景不長,忽圖剌可汗去世後,金國趁蒙古族內無人,於是大舉進攻,實行瘋狂的報復手段,剿殺蒙古部眾無數,並且規定,每三年向蒙古族發兵一次,遇到男子就殺,謂之曰「滅丁」。

這是成吉思汗出世前後的事情。成吉思汗在很小的時候,就對金國人欺侮蒙古人的情形深有感受。蒙古部落對金國可謂是恨之入骨,只是自身勢力尚不足以與金國一戰,只得忍氣吞聲地等待時機。

鐵木真剛剛崛起之時,勢力還很單薄,雖然對金國「怨入骨髓」,但不敢以卵擊石,自取滅亡,仍然忍受著金國的殘暴統治。為了殲滅仇敵塔塔兒部,他也接受了金國的邀請,與金軍聯手消滅了塔塔爾部落,事後還接受了金國的封賞。對這一切,成吉思汗自有他的考慮:金國與塔塔兒部都是他的仇敵,但僅憑他當時的力量,消滅任何一個都是有很大困難的,不如借一個仇敵之手先滅了另一個仇敵,少了些心頭之患,以後就可以全力以赴去對付金國,去實現他的宏圖大業了!

立國稱汗之後,成吉思汗對金國的態度逐漸強硬了起來。尤其是降服了西夏之後,成吉思汗更是威震北方,令金國也有些心怵了。

此時金國國勢已逐漸衰微,可謂大勢已去,卻還偏要硬撐住所謂「大國」的門面,對蒙古各部落指指劃劃,儼然以統治者自居,簡直可笑之極。金章宗死後,衛王永濟即位,稱衛紹王。這衛王永濟,成吉思汗原來曾見過的。金章宗在世時,他曾經代表金朝到凈州去接受蒙古族的貢品,成吉思汗率大軍前去納貢,聲勢浩大,衛王永濟嚇得幾乎要開溜了,後來還是勉勉強強忍了恐懼去接受成吉思汗送來的貢品——幾張裘皮而已,成吉思汗見衛王永濟「美髯髯,天資儉約,不好華飾」,初以為是個人才,但一經交談,發現衛王永濟不過是庸懦之輩,文武不通,從此成吉思汗便不把他放在眼裡,對他十分藐視。衛王永濟即位後,金國早今昔比了,能保住命,不受蒙古族人的侵擾就是不錯的了,但他仍以一大國統治者自居,按照以往的慣例,他給蒙古下了詔書,讓成吉思汗前往金國朝貢。

金朝使者帶了詔書去見成吉思汗,要求成吉思汗為他們設帳、備宴,還要求成吉思汗跪下接詔。成吉思汗不露聲色,問道:「新立的君王是誰啊?」使者十分傲慢:「衛王!」一聽是衛王永濟,成吉思汗頭腦里就出現了那個長得體體面面,肚子里卻亂草一包的衛王永濟的形象,輕視之心頓起,遂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十分輕蔑地說:「我原以為中原的皇帝是天上的人做的呢,這種庸懦的人也能做皇帝?」說罷,頭也不回,騎上馬就走了。

衛王永濟的即位,給成吉思汗討伐金國帶來了希望。金朝歷年來對蒙古族的壓迫,他已經受夠了,他要反擊,他要報仇!

衛王永濟的即位,使成吉思汗動了伐金之心,但金國畢竟在北方雄踞了幾十年,餘威猶在,成吉思汗尚不敢輕舉妄動,他以一個軍事家和政治家的謀略,在伐金之前採取了周密的準備工作。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成吉思汗派出各路人馬去刺探金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情報。

當年成吉思汗為防止桑昆的突襲,被迫將營地轉移,到了班朱尼河畔時,大隊人馬已經疲憊不堪了,並且又餓又渴,大家共飲班朱尼河的渾水,《元史·太祖紀》記載:「凡與飲河水者,謂之飲渾水,言其曾同艱難也。」在共飲班朱尼河水的將領中,有一個叫扎八兒火者的,他記憶力特別好,精明過人,成吉思汗曾派他出使金朝,名為朝見金國皇帝,實際上是去刺探金國的情報。扎八兒火者在金國打探到了不少有關金國朝政的情況,更為重要的,是他將金朝關防險要的情況掌握得一清二楚,後來成吉思汗按照他的情報部署了伐金計畫,扎八兒火者則成了成吉思汗大隊人馬的嚮導,領著成吉思汗入居庸關、下中都,為蒙軍伐金立下了大功。

除了直接派人刺探金朝的情報外,成吉思汗還利用來往商人,來蒙使臣,甚至利用金國的戍邊官兵來廣泛收集有關金朝方面的情況。

早在王罕滅亡以前,金章宗曾經派耶律阿海出使王罕的部落。這耶律阿海本是遼國人,只因金朝滅了遼國,他不得已,忍氣吞聲做了金朝的官員,但心裡並不願意為金朝效力,成吉思汗得到這個情況後,又不失時機地接近耶律阿海,從他那裡得到了不少情報,耶律阿海不僅毫無保留地向成吉思汗介紹金國的情報,說「金國不治戎備,俗日侈肆,亡可立待」,並且答應作蒙古攻金時的內應。成吉思汗對此自然是大喜過望,心裡也越來越有底了,攻討金國的信心日增。

另外,成吉思汗還利用金國戍邊官兵對金朝統治者的不滿,大力籠絡他們,從他們嘴裡又收集到了許多金軍布防的資料,有些金軍乾脆投降了成吉思汗,成為成吉思汗伐金時的又一重要力量。

在收集情報的同時,成吉思汗加緊了對軍隊的調整,補充裝備,挑選精兵良馬,舉行大練兵。整個蒙古草原籠罩著一股騰騰殺氣。攻伐金國,指日可待了!

一切準備就緒,成吉思汗舉行了出征前的誓師動員。

他登上山頂,按照古老的禮俗,向神禱祝戰爭的勝利。他取下腰帶掛在脖子上,又摘下帽子,虔誠地祈求天神賜蒙古軍隊以勇氣、以力量、以致勝的希望。

所有蒙古將士聚集在山下,神情肅穆,戎裝待發。成吉思汗祈禱完畢,全軍一片歡呼,彷彿神的力量突然降至,每個蒙古兵心裡都升起了萬丈豪情!

幾十年的壓迫,幾十年的深仇大恨,祖祖輩輩復仇的血液在他們身上燃燒,打敗金國,報仇血恨!每個蒙古兵心裡都發出了這樣的吶喊!

成吉思汗一定神,手朝南一揮,頓時千軍萬馬,沖南而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