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傾城一笑 第十章 一笑傾城 再笑傾國

出事的那一個夜裡,一切都沒有什麼異狀。

羊舌野帶著一隊禮官殿的衛兵,在附近巡查了一會,夜來的城內依舊人聲鼎沸,和往日並沒有什麼二致。

近午夜時分,禮官殿卻來了幾個臉色凝重的高級侍衛,和主管的官員商議一陣之後,發布了一個非常不尋常的命令。

「所有的衛兵,一律從本職務上撤除,全數到宮中支援守衛!」

在忙亂中,羊舌野也跟著其他官員手忙腳亂地指揮,心下卻和所有人一樣的納悶。

這樣的場面,連老資格的衛兵也沒有人經歷過,要知道各地的衛兵責任都相當的重要,據守所有的重要據點,一旦擅自離開,那可是驚人的大罪。

但是如今,卻等於是要撤除這些重要據點的武裝,全數進入宮中。

難道,深宮之中出現了什麼巨變嗎?

夷狄入侵?

大臣政變?

皇族叛亂?

想到此處,羊舌野忍不住心焦了起來,如果發生了這樣的巨變,身在宮中的褒姒不曉得會不會有事?

他一邊在急行的行伍中前進,一邊卻在腦海中閃著這樣的憂慮。

只是他自己卻沒發現,在他情緒變得激動的時候,臉上會隱隱現出草木盤結般的青筋。

在羊舌野的身後,他的元神后稷身上卻隱隱顯現著亮眼的光芒。

在以往,后稷的形貌總會隨著羊舌野的成長而改變,但是在鎬京的這些年歲月里,羊舌野心有旁騖,已經很少去注意后稷的形貌。

在這四年之中,后稷只是沉靜地坐著,看著羊舌野來來去去的忙碌,有時則陪著他仰望周朝的皇家宮殿。

而后稷的形貌卻和四年前一樣,完全沒有變化。

如今,隨著羊舌野的情緒轉為激動,后稷的身上居然出現了亮眼的光芒。

那光芒在夜裡明亮閃耀吞吐,連一般人也隱約可見。

而如果此刻羊舌野停下來仔細端詳,就會發現后稷的身上已經開始溶化,處處可見外皮破損的痕迹。

有些破損之處,還透現出更強的光。

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況?

羊舌野的元神后稷到底出了什麼事?

但是此刻羊舌野的心卻不在這兒,他的一顆心早已飄到了皇宮之內,一心只想知道褒姒是否安然無恙?

部隊進入皇宮之後,只見得京畿之內還算平靜,燈火通明的大廣場上,並沒有什麼紛亂的情景,只有匆忙來去的衛士、兵將不停地來回穿梭,樣子非常的忙碌。

羊舌野心下正在納悶,卻聽見身邊一位衛士啐了一聲。

「媽的,什麼嘛!我還以為出了什麼大事……」

羊舌野回頭瞪了他一眼,卻沒有開口說些什麼。

大夥楞在皇宮之中,左顧右盼了幾回,卻仍然沒有發現什麼異狀,正在納悶時,有個眼尖的衛士失聲叫道:「看!看烽火台那兒!」

眾人隨著他的叫聲轉頭一看,也不禁紛紛「咦」「呀」地發出疑惑的聲音。

在烽火台那兒,有許多的侍從正滿頭大汗地搬上許多柴枝,堆在狼糞旁邊。

在鎬京城中,每個人都知道這烽火台是城中第一要緊的所在,平時戒備森嚴。

因為,只要這兒一出警訊,那便是天下第一等的大事兒,因為四方諸侯、封國和周王有約,如果鎬京有難,便要點燃烽火為訊,諸侯便會前來救援。

那也就是說,周朝王畿內的封國諸侯,便會傾全力前來救助鎬京危難!

只是……羊舌野等人卻實在怎麼樣也看不出,那危難在哪裡?

侍從們堆好柴草之後,皇宮內出現了更驚人的情景,只見得在烽火台的前方,一座高台之上,這時魚貫地走上許多衣著華麗的貴人,仔細看去,那群人之中,居然有著當今的周朝之主周幽王!

而羊舌野極目望去,看見幽王的手中,攜著一位身材纖纖的麗人,雖然隔得遠了些,面目看不真切,但是從她的體態中,羊舌野當然看得出來,那便是他朝思暮想的褒姒。

他遠遠望著周幽王和褒姒攜著手,走上高台,四周圍的寺人宮女擺上酒菜,竟是一副要觀賞好劇的模樣。

兵戰凶危的烽火,和這好整以暇的觀賞,無論如何都搭不上調來,羊舌野雖然心裡依然懸念著褒姒,卻也不時地想著這其中到底有什麼玄妙之處。

過了一會,只見得高台上的周幽王一聲令下,四周圍便擂起了震天的鼓聲。

在震耳欲聾的鼓聲中,也不見得有任何的外敵入侵,那些在烽火台上的侍從居然便舉起火把,將烽火點燃!

軍士群中這時有許多人紛紛驚呼出聲,他們久經軍旅,知道這是件極為重大的事,只要點燃了烽火,不到半日,那全周朝王土內的封國軍隊便會全數到來!

只是,在沒有外敵的情況下,為什麼周幽王要點燃這樣的重大烽火?

在皇城內,所有的將士們目瞪口呆地看著那灼亮的烽火,將四周圍映照得宛若白晝,巨大的黑色濃煙衝天而起,直上雲霄。

巨大的烽火噴出濃濃的狼煙,不多久,整個鎬京城便都可以看見這古怪而透著邪氣的衝天黑柱。

而在高台上的周幽王更是興高采烈,四下的樂師、劇團便湊興地開始奏起熱鬧的絲竹之樂。

震天的隆隆鼓聲,充滿歡樂的絲竹樂聲,再配上象徵慘烈戰事的烽煙,簡直是千古以來,從來沒有人見過的怪異場面。

周王朝的軍士們人人面面相覷,卻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羊舌野皺了皺眉,跑上了一座瞭望高台,回頭看了看那高沖入雲的狼煙,再看看城外的主要道路。

不多久,有一支軍隊便遠遠地出現在地平線上,羊舌野凝望那支軍隊,看見隊伍中的人馬衣甲鮮明,人人舉著火炬,當前一支高舉的帥旗,大大地書著一個「鄭」字。

那便是當今周王朝最倚重的封國:鄭國。

突然之間,皇城中這時出現了幾匹人馬,當前一人氣急敗壞,仔細一看,便是鄭國的國君姬友。

羊舌野知道鄭伯這時擔任的是王朝的宰相工作,平時有許多軍國大事周幽王都要和他商議之後才會施行。

只見鄭伯姬友這時一邊策馬而行,一邊大聲叫道:「這怎麼行?這烽煙怎能這樣隨便點燃?」

他來到了皇城之中,自然也不能一直在馬上,於是他一個俐落的翻身下馬,便要往周幽王的高台跑去。

但是,高台上這時卻下來了一個挺胸突肚、非常神氣的寺人,看見鄭伯要往高台跑去,便伸手阻住他的去路。

「我王有令,鄭伯友聽命!」

那鄭伯雖然著急,卻也不敢在這皇宮之內失了禮數,於是停下腳步,躬身聽著周幽王的命令。

那名寺人大聲說道:「我王有令,今天本王與褒妃飲酒甚歡,燃放烽火助興,純屬歡樂,叔父不用太過掛心,今國家政務繁忙,還請叔父回本處辦公。」

鄭伯姬友聽了這樣的命令,張大了口,久久不能回答。他還想說些什麼,卻聽見那寺人厲聲說道:「我王已經下令,鄭伯可以先行告退!」

沒奈何,那原先氣急敗壞的鄭伯姬友只好垂頭喪氣地走出皇宮,臨走之前,還不可置信地回望了一下周幽王所在的高台。

在高台上,絲竹樂聲從未停歇,幾個宮女還在上頭跳起了色彩華麗的羽扇之舞。

那各路的諸侯來得好快,不多久,便陸續有衛國、許國、蔡國、晉國等國的部隊前來。

這些在深夜中見到烽火,以為國王有難的諸侯部隊們,在黑暗的道路上徹夜狂奔,忠心耿耿,為的就是要前來王畿,解救國王的危難。

可是當他們風塵僕僕地到達了皇城,看見的卻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情景。

只見皇城中滿滿地都是來自各封國的軍隊,人人汗流浹背,喘息不定,但是在皇城的燈火通明中,卻見到一處豪華的高台,沒有敵人,沒有變故,只有一個衣飾華麗的幽王在高台上飲酒作樂。

看見這麼多的軍隊前來,宮中的大臣不免有些疑懼,有人便悄悄將所有衛士調至高台附近守衛,以免臨時生變。

而羊舌野也隨著編製,在侍衛首領的安排之下,命他領著一小隊衛兵,登上高台前去守衛。

也因為有了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才在這四年的苦候之下,終於有了一個可以近距離看見褒姒的機會!

想起上了高台之後便可以見到那絕美的容顏,羊舌野這時雖然已經二十八歲,心臟卻像是少年第一次與心上人相會似地,「砰砰砰」跳個不停。

眾家諸侯的軍隊這時又驚又疑地在高台下仰望周幽王,便在此時,周幽王步上高台前方,俯視著這些忠心的封國諸侯,大聲笑道:「天佑我國,幸好並沒有外敵,諸位辛苦了,請回自己封國,日後必有封賞!」

他的聲音洪亮,在王城中遠遠傳了出來,人人都聽到了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