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名家

「名家」這個名稱,譯成英文時,有時譯作「sophists(詭辯家)」,有時譯作「lo gis(邏輯家)」或「dialectis(辯證家)」。名家與詭辯家、邏輯家、辯證家有些相同,這是事實;但是他們並不完全相同,這更是事實。為了避免混亂,頂好是按字面翻譯為theSchoolofNames。這樣翻譯,也可以提醒西方人注意中國哲學討論的一個重要問題,即「名」、「實」關係問題。

名家和「辯者」

從邏輯上講,中國古代哲學的名與實的對立,很像西方的主詞與客詞的對立。例如說,「這是桌子」,「蘇格拉底是人」,其中的「這」與「蘇格拉底」都是「實」,而 「桌子」與「人」都是「名」。這是十分明顯的。但是,若試圖更為精確地分析到底什麼是名、實,它們的關係是什麼,我們就很容易鑽進一些非常可怪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會把我們帶進哲學的心臟。

名家的人在古代以「辯者」而聞名。《莊子》的《秋水》篇,提到名家的一個領袖公孫龍,他說他自己「合同異,離堅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窮眾口之辯」。這些話對於整個名家都是完全適用的。名家的人提出一些怪論,樂於與人辯論,別人否定的他們偏要肯定,別人肯定的他們偏要否定,他們以此聞名。例如司馬談就在他的《論六家要旨》中說:「名家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史記·太史公自序》)

公元前三世紀的儒家荀子,說鄧析(公元前501年卒)、惠施「好治怪說,玩琦辭」 (《荀子·非十二子》)。《呂氏春秋》也說鄧析、公孫龍是「言意相離」、「言心相離」 之輩(《審應覽·離謂·淫辭》),以其悖論而聞名於世。《莊子》的《天下》篇列舉了當時著名的悖論之後,提到惠施、桓團、公孫龍的名字。所以這些人似乎就是名家最重要的領袖人物。

關於桓團,我們別無所知。關於鄧析,我們知道他是當時著名的訟師、他的著作今己失傳,題作《鄧析子》的書是偽書。《呂氏春秋》說:「子產治鄭,鄧析務難之。與民之有獄者約,大獄一衣,小獄襦褲。民之獻衣、襦褲而學訟者,不可勝數。以非為是,以是為非,是非無度,而可與不可日變。」(《呂氏春秋·市應覽·離謂》)《呂氏春秋》還有個故事,說是洧水發了大水,淹死了鄭國的一個富人。屍首被人撈去了。富人的家屬要求贖屍,撈得屍首的人要錢太多,富人的家屬就找鄧析打主意。鄧析說:「不要急,他不賣給你。賣給誰呢?」撈得屍首的人等急了、也去找鄧析打主意。鄧析又回答說: 「不要急,他不找你買,還找誰呢?」(《審應覽·離謂》)故事沒有說這件事最後的結局,我們也可想而知了。

由此可見,鄧析的本領是對於法律條文咬文嚼字,在不同案件中,隨意作出不同的解釋。這就是他能夠「苟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的方法。他專門這樣解釋和分析法律條文,而不管條文的精神實質,不管條文與事實的聯繫。換句話說,他只注重「名」 而不注重「實」。名家的精神就是這樣。

由此可見,辯者本來是訟師,鄧析顯然是最早的訟師之一。不過他僅只是開始對於名進行分析的人,對於哲學本身並沒有作出真正的貢獻。所以真正創建名家的人是晚一些的惠施、公孫龍。

關於這兩個人,《呂氏春秋》告訴我們:「惠子為魏惠王(公元前370—319年在位) 為法,為法已成,以示諸民人,民人皆善之。」(《審應覽·淫辭》)又說:「秦趙相與約,約曰;自今以來,秦之所欲為,趙助之;趙之所欲為,秦助之。居無幾何。秦興兵攻魏,趙欲救之,秦王不說,使人讓趙王曰:約曰,秦之所欲為,趙助之;趙之所欲為,秦助之。今秦欲攻魏,而趙因欲救之,此非約也。趙王以告平原君。平原君以告公孫龍。公孫龍曰:亦可以發使而讓秦王曰,趙欲救之。今秦王獨不助趙,此非約也。」(同上) 《韓非子》又告訴我們:「堅白、無厚之詞章,而憲令之法息。」(《問辯》)下面我們將看到,「堅白」是公孫龍的學說,「無厚」是惠施的學說。

從這些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惠施、公孫龍,在某種程度上,都與當時的法律活動有關。公孫龍對於秦趙之約的解釋,確實是完全按照鄧析的精神。《韓非子》認為,這兩個人有關法律的「言」,效果很壞,像鄧析的一樣壞。韓非本人是法家,竟然反對源出訟師的名家的「詞」,以為它破壞法律,這也許令人奇怪。但是在第十四章中我們就會明白,韓非及其他法家其實都是政治家,並不是法學家。

惠施,公孫龍代表名家中的兩種趨向,一種是強調實的相對性,另一種是強調名的絕對性。這種區別,在著手從名實關係中分析名的時候,就變得明顯了。我們來看一句簡單的話:「這是桌子」,其中的「這」指具體的實物,它是可變的,有生有滅的。可是「桌子」在這句話里指一個抽象範疇,即名稱,它是不變的,永遠是它那個樣子。 「名」是絕對的,「實」是相對的。例如「美」是絕對美的名,而「美的事物」只能是相對美。惠施強調實際事物是可變的、相對的這個事實,公孫龍則強調名是不變的、絕對的這個事實。

惠施的相對論

惠施(鼎盛期公元前350一前260年)是宋國(在今河南省內)人。我們知道,他曾任魏惠王的相,以其學問大而聞名。他的著作不幸失傳了,《莊子·天下》篇保存有惠施的 「十事」,我們所知道的惠施思想,僅只是從此「十事」推演出來的。

第一事是:「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這兩句話都是現在所謂的「分析命題」。它們對於實,都無所肯定,因為它們對於實際世界中什麼東西最大,什麼東西最小,都無所肯定。它們只涉及抽象概念,就是名:「至大」、「至小」。為了充分理解這兩個命題,有必要拿它們與《莊子·秋水》篇的一個故事作比較。從這種比較中明顯看出,惠施與莊子在某一方面有許多共同的東西。

這個故事說,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河水很大,河伯(即河神)欣然自喜,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他在那裡遇見了北海若(即海神),才第一次認識到,他的河雖然大,可是比起海來,實在太小了。他以極其讚歎羨慕的心情同北海若談話,可是北海若對他說,他北海若本身在天地之間,真不過是太倉中的一粒秭米。所以只能說他是「小」,不能說他是「大」。說到這裡,河伯問北海若說:「然則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北海若說:「否。……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觀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細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他接著下定義,說最小「無形」,最大「不可圍」。至大、至小的這種定義與惠施所下的很相似。

說天地是最大的東西,說毫末是最小的東西,就是對於「實」有所肯定。它對於 「名」無所分析。這兩句都是現在所謂的「綜合命題」,都可以是假命題。它們都在經驗中有其基礎;因此它們的真理只能是或然的,不能是必然的。在經驗中,大東西、小東西都相對地大、相對地小。再引《莊子》的話說;「因而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同上)

我們不可能通過實際經驗來決定什麼是最大的、什麼是最小的實際事物。但是我們能夠獨立於經驗,即離開經驗,說:它外面再沒有東西了,就是最大的(「至大無外」);它內面再沒有東西了,就是最小的(「至小無內」)。「至大」與「至小」。像這樣下定義,就都是絕對的、不變的概念,像這樣再分析「大一」、「小一」這些名,惠施就得到了什麼是絕對的、不變的概念。從這個概念的觀點看、他看出實際的具體事物的性質、差別都是相對的、可變的。

一旦理解了惠施的這種立場,我們就可以看出,《莊子》中所說的惠施十事、雖然向來認為是悖論,其實一點也不是悖論。除開第一事以外。它們都是以例表明事物的相對性,所說的可以叫做相對論。我們且來一事一事地研究。「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 這是說,大、小之為大、小,只是相對地。沒有厚度的東西,不可能成為厚的東西。在這個意義上,它可以叫做小。可是,幾何學中理想的「面」,雖然無厚,卻同時可以很長很寬。在這個意義上,它可以叫做大。「天與地卑,山與澤平」。這也是說,高低之為高低,只是相對地。「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這是說,實際世界中一世事物都是可變的,都是在變的。「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我們說,所有人都是動物。這時候我們就認識到:人都是人,所以所有人都相同;他們都是動物,所以所有人也都相同。但是。他們作為人的相同,大於他們作為動物的相同。因為是人意味著是動物,而是動物不一定意味著是人,還有其他各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