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大渡橋橫鐵索寒

紅軍長征期間,林彪急過兩次,蔣介石興奮過三次。各軍團都在創造急行軍速度的記錄,連李德都走著走著睡著了。劉伯承的6隻小船,讓全軍渡過金沙江。會理會議的裂痕,一直延續到1959年廬山會議。背挎馬刀、腰纏手榴彈、攀緣鐵索的勇士,成為一座永恆的青銅雕像。

4月29日,按照中革軍委的萬萬火急電報《關於我軍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蘇區的指示》,中央紅軍以一軍團為左縱隊,以三軍團為右縱隊,軍委縱隊和五軍團為中央縱隊,三路大軍向金沙江南岸疾進。

蔣介石迅速發現了紅軍的意圖。

在貴陽得知紅軍剛剛抵近昆明又轉向西北,蔣介石就判定紅軍真正意圖在北渡金沙江。他即令薛岳率各縱隊跟蹤北追,又電劉文輝派兵扼守金沙江各渡口,將船隻悉送北岸,嚴加控制;同時命令空軍每天派飛機在金沙江各渡口偵察,力圖消滅紅軍於金沙江以南地區。

金沙江是長江的上游,上接通天河,從昆崙山、橫斷山奔騰而下,穿行在深山狹谷中。江面寬闊,水流湍急,地勢極為險要。川軍劉文輝為阻止紅軍渡江,把船隻都擄往北岸,並控制了北岸渡口。

意圖已經被蔣發現。若不能掌握渡口,則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又入險境。

金沙江成為中央紅軍北上的一大險關。

5月2日,中革軍委主席朱德命令:

左縱隊第一軍團從龍街渡方向渡江;

右縱隊第三軍團從洪門渡方向渡江;

中央縱隊和第五軍團從皎平渡方向渡江。

大軍賓士,風馳電掣。各軍團都在創造自己急行軍的速度。

一軍團先向昆明虛張聲勢,完成佯攻任務後,調頭北上,5月4日趕到龍街渡。

三軍團分兩路,以每晝夜80公里的速度向金沙江疾進,5月4日抵達洪門渡。

中央縱隊由總參謀長劉伯承率領幹部團三營作為先遣隊,一晝夜行軍一百多公里,5月4日佔領皎平渡。

5月4日的三處行動卻只有一處成功。

一軍團首先受挫。一師一團以急行軍搶佔龍街渡口,渡船已被敵人拉到對岸燒掉了。直接架橋又沒有器材,弄來一些門板,用繩拴住從上游一塊挨一塊往水裡放,由於水流太急,架到江面的三分之一便無法繼續進行。又用騾子拉著鐵絲過河,也因江水急,騾子游到一半,轉個圈又回來了。

整整兩天,毫無進展。

一軍團最先向軍委建議過江,結果自己卻過不了江。林彪火急火燎地打來電話。一師師長李聚奎開口剛想彙報,被他一下打斷,說:「你不要講情況了,乾脆回答我,隊伍什麼時候能過江?」

一師在渡口折騰了兩天沒有結果,李聚奎正著急,見上級根本不聽他講情況,頓時也火冒三丈,也不管什麼軍團長不軍團長了,大聲說:「要是乾脆回答的話,那橋架不起來,什麼時候也過不了江!」

師政委急得在旁邊直拉李聚奎衣角也拉不住。

林彪大怒,在電話中媽的娘的罵起來。

頗有儒將之風的林彪在長征中急過兩次。一次是搶渡湘江,半夜向中革軍委發出必須「星夜兼程過河」的緊急電報;一次是搶渡金沙江,大罵一師師長李聚奎。

彭德懷發起脾氣來愛罵人。1959年廬山會議後,有人揭發說,三軍團幹部幾乎都挨過彭德懷的罵。黃克誠、楊勇、張愛萍、彭紹輝、李天佑……都不例外,很難找出沒有挨過他罵的幹部。

戰爭年代,軍情如火。軍令如山。勝敗瞬間,性命關天。所以人們能夠容忍指揮員的發火罵人。

某次軍情緊急,彭德懷和軍團參謀長鄧萍一路小跑親往前線指揮。警衛員揮三角小紅旗在前面開路,一名戰士太疲乏,坐在路上不讓。彭德懷急了,大罵一聲:「狗娘養的,起來!」

戰士跳起來,看也沒看,照彭德懷當胸就是兩拳。

戰士打了軍團長,這還了得!傳令排長把人捆到彭德懷面前,要求從嚴發落。

彭德懷一揮手:「誰叫你捆來的?小事情,快放回去!」

嚇得發抖的戰士眼含熱淚給軍團長深深施一禮,轉身去追趕部隊。

事情發生的時間,有人回憶是第三次反「圍剿」的高興圩戰鬥後,三軍團尾追蔣鼎文、韓德勤部時;有人回憶是第二次反「圍剿」中,中村戰鬥的前一天。

不外就這兩次戰鬥中的一次。

高興圩戰鬥後,紅軍在方石嶺激戰中全殲韓德勤師。

中村戰鬥中,紅軍殲敵一個旅。

有沒有那名戰士的戰功?抑或他已經在戰鬥中灑血疆場?

因為沒有人知道那個戰士的姓名。

林彪1929年罵過政工人員是「政治小鬼」。

金沙江罵李聚奎是第二次。

第三次是在東北罵李作鵬。1946年四平大撤退時,指揮部撤到舒蘭後電台未能首先架設起來,身材瘦弱的林彪竟一把掀翻了參謀處長李作鵬的酒飯桌。

罵爹罵娘,掀翻酒桌,都是大動作。但隔了11年。

說世界幾百年、中國幾千年出一個天才,他自己則是十幾年動一次不再控制的肝火。

強渡金沙江與四平大撤退,都是千鈞一髮的關鍵時刻。平日深藏不露的林彪,對其深藏不露的感情也失去了控制。

一軍團龍街渡受阻的時候,三軍團於洪門渡渡過彭雪楓團後,浮橋被激流衝垮,也無法再渡。

中央紅軍主力一、三軍團全部受阻於金沙江畔。

全軍的眼光都轉到中央縱隊的皎平渡。

劉伯承立了大功。他帶領幹部團三營化裝成國民黨軍,在守敵毫無防備中佔領渡口,控制了兩隻船。首批部隊過江後,又找到四隻船。劉伯承喜出望外,一面在江邊設置渡河司令部,制定《渡河守則》,一面向朱總司令發電:皎平渡有船6隻,每日夜能渡一萬人。軍委縱隊5日可渡完。

中國工農紅軍的戰史中,作戰電文浩如煙海。但有幾封關鍵性電報,戰史專家們會逐字逐句地背誦下來。例如彭德懷、楊尚昆4月13日建議入滇作戰的電報;例如林彪、聶榮臻4月25日建議北渡金沙江進入川與四方面軍會合的電報。劉伯承這封看似平無波瀾的電報,也是其中之一。

「每日夜能渡一萬人。」對追兵逼近、主力於龍街渡洪門渡連續受挫的紅軍部隊來說,是天大的喜訊和天大的生路!

朱德立即下令全軍都從皎平渡過江。三軍團「必須6號拂曉前趕到河邊開始渡河,限6號夜渡完」;「7、8兩日為第一、第五軍團趕來渡河時間」。

劉伯承沒有想到全軍都要從他這裡過江。唯恐渡口有失,他立即命令宋任窮率幹部團三營翻山20公里搶佔通安鎮,以保渡口安全。

三營連夜出發,在通安北面與增援之敵遭遇。

來敵是劉文輝的胞侄、川康邊防第一旅旅長劉元瑭。聞江防有失,親率兩個營趕來增援。

幹部團是紅軍精銳,第三營又是政治營,軍、政皆強。宋任窮命令吹衝鋒號,三營以銳不可當之勢,一氣將敵人衝垮。

幾步之差。

如果敵人先一步佔領通安,居高臨下壓下來,紅軍將不知要多付出多少代價。

勝敗往往一瞬之間,兵機從來稍縱即逝。劉伯承連續抓住了兵機。

5月5日,朱德電令林、聶:

軍委縱隊在末日已渡江完畢,三軍團7號上午可渡畢,五軍團在皎西以南任掩護,定於8號下午渡江,敵人8號晚有到皎西的可能。我一軍團務必不顧疲勞,於7號兼程趕到皎平渡,8號黃昏前渡江完畢,否則有被隔斷的危險。

敵人已經圍追上來。動作稍慢會被隔斷。一軍團立即放棄龍街渡,向皎平渡方向挺進。5日黃昏至6日清晨,一夜之間翻山越嶺,48次越過急流,急行軍120公里,終於趕到皎平渡。

毛澤東、朱德、周恩來一直站在江北一個崖洞里,等待著有被隔斷危險的一軍團。

5月4日至5月9日,除三軍團彭雪楓團從洪門渡、一軍團一個野戰醫院從魯車渡過江外,全軍靠劉伯承掌握的那6隻小船,皆從皎平渡渡過了金沙江。

李德也跟在這支驚險迭出的隊伍里。

從突破烏江以來,劉伯承一系列令人驚嘆的作戰表演,使從來目中無人的李德也不得不表示佩服。他後來寫的那本多處攻擊中共領導人的回憶錄《中國紀事》,說到這一段歷史時也對劉伯承讚不絕口:「劉伯承是四川人,辛亥革命後在四川服役多年,因此對當地的情況十分了解」;「劉伯承讓先遣營的紅軍戰士戴上清楚明顯的藍白兩色國民黨帽徽,他自己穿著一套國民黨高級軍官的軍服」;「劉乘船渡江,與敵軍指揮官交涉,使敵人又派了幾條船過來。這樣騙過了對岸敵軍,我軍幾乎一槍未放就解決戰鬥」;「我們採取了巧妙的軍事策略,終於成功地渡過了構成滇川省界的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