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湘江,湘江

認為「有匪有我,無匪無我」的白崇禧,突然開放全、灌、興鐵三角,紅二師卻痛失寶貴戰機。向來披堅執銳的紅一軍團,對自己戰鬥能力還能支撐多久發生動搖。湘軍悍將李覺卻至死不承認抄了林彪的軍團部。

港澳台一帶流行一種說法:中國有三個半軍事家,兩個半在大陸,一個在台灣。

在台灣的一個,即指白崇禧。1928年,國民黨行政院長譚延闓特寫有一對聯贈白:「指揮能事回天地,學語小兒知姓名」。

從他在陳濟棠面前對紅軍突圍時間和方向的料算,人們就可知道,不僅共產黨的傑出軍事家們才可以稱作用兵如神。

何鍵與蔣介石同一年出生,白崇禧則與毛澤東同一年出生。他14歲報考廣西陸軍小學校,全省報名應試千餘人,只取120名,白以第六名錄取。16歲投考廣西省立初級師範,又列榜第二名。入學後,屢次考試名列第一,被選為領班生。

這個家境並不富裕的桂林縣南鄉山尾村人,並不因學習優異就一帆風順。

班上有個叫何樹信的同學,是桂林城裡人,嫉妒白的學習成績,便常以「鄉下人」取笑白崇禧和其弟。一日乘白不在,何某又在室內惡言詈罵,白突然歸來,問其何事?何在關口上收口不得,便硬起頭皮頂下去,對白一聲:「呸!鄉下人!」白崇禧晚年在台灣回憶起這一幕時說道:「我不禁大怒,以為大丈夫不能受辱,狠狠地將何打倒地上,再踢他兩腳以示懲罰。此為我做學生以來第一次打架。」

首先動手打人,事情鬧大了,被告到校長那裡。許多同學勸他千萬不要向校長承認打倒何某,至少不要承認先動了手。白一意孤行,不聽勸阻。他不向校方解釋求饒,而是收拾行李準備回家,並告其弟留下好好學習,不要牽掛,大有一副檐下不低頭的氣概。後來同學推舉代表向校長陳情,校方也查出事出有因,未開除白崇禧學籍,給了一個記大過處分了事。

白崇禧的這種秉性,以後每每表現出來。1919年白崇禧任桂軍模範營連長,赴左江流域剿匪。廣西因為連年沿用招安政策,結果匪勢日張,形成「賣牛買槍」,「無處無山,無山無洞,無洞無匪」的局面。模範營招到土匪200名,白崇禧力主將其中的80名慣匪就地槍斃,以絕後患。時廣西軍閥陸榮廷自己就是被招安的土匪出身,聞訊大怒,堅決不許。白主意已定,獨斷獨行。他讓這80名匪首回家過節3天,嚴令按時歸營。待歸來後便說他們在外行為非法,辜負優待,用伏兵將80人一一逮捕,立即正法。同時向上速報夜間匪徒搶槍謀叛,事起倉促,不及請示,用緊急處分將其全部處決云云。陸榮廷面對既成事實,也萬般無奈。

從此廣西對土匪的招安政策,改為進剿政策。

白崇禧這種秉性,在後來和蔣介石的關係中多次表露出來。

他與蔣之間曾有過很好的配合。因白崇禧在統一廣西中表現出來的軍事才能,北伐伊始,蔣介石點名要他出任總司令部參謀長。白以負責重大不敢接受,李宗仁也認為廣西部隊要人指揮不願放人;蔣堅持力爭,甚至說借用數月,待攻下武漢必定歸還,方才談妥。

攻下武漢後,蔣之嫡系第一軍第一師王柏齡、第二師劉峙在浙江作戰失敗,何應欽又被困於福建戰局,蔣又以白崇禧為東路軍前敵總指揮,白又毅然前往,克杭州,逼上海,連戰連捷。

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事變,則是蔣、白配合的高峰。蔣在上海下定「清黨」決心,白則出任上海戒嚴司令;蔣發表《清黨布告》《清黨通電》,白則在上海用機關槍向工人隊伍掃射;當時莫斯科百萬人大遊行抗議上海的白色恐怖,在「白」字下面,特地註明是白崇禧。

高峰之後,便是下坡了。而且因為成峰太陡,所以下坡也很陡。「四一二」事變後僅4個月,白崇禧就與何應欽、李宗仁聯合,迫蔣第一次下野。後來蔣桂戰爭、蔣馮戰爭、蔣馮閻大戰、寧粵之爭,只要是反蔣,就少不了白崇禧的身影。

白反蔣。蔣同樣反白。1929年3月唐生智東山再起,白崇禧在北方無法立足,在一片打倒聲中化裝由塘沽搭乘日輪南逃。蔣介石獲悉,急電上海警備司令熊式輝「著即派一快輪到吳淞口外截留,務將該逆搜出,解京究辦」。

蔣介石必欲除之而後快之心情,溢於言表。

後來虧得熊式輝的秘書通風報信,白崇禧方得以逃一命。

白、蔣關係是民國史上的一隻萬花筒。戰場上同生共死的關係瞬間就變成兵戎相見的關係;政壇上相依為命的關係眨眼就轉為你死我活的關係。

但蔣介石那個龐大的湘江追堵計畫,還是必須用白。桂軍戰鬥力極強,又有白崇禧的頭腦,很可能要唱主角。

用人先給錢,這是蔣的慣例。隨即有飛機給白崇禧急送兩個軍、三個月的經費,及作戰計畫、密電本等,並附電報一封:「貴部如能盡全力在湘桂邊境全力堵截,配合中央大軍殲滅之於灌陽、全縣之間,則功在黨國。所需餉彈,中正不敢吝與。」

白崇禧亦回覆:「遵命辦理。」

雙方好言好語,彬彬有禮。

白崇禧傾桂軍全部兩個軍於桂北邊境,以第十五軍控制灌陽、全縣一帶,以第七軍控制興安、恭城;自己也帶前進指揮所進至桂林;彈指之間,撒開在湘江一帶的大網形成。桂軍完全一副在全、灌、興之間與紅軍決戰的架勢。

但白崇禧還多了一個心眼兒。他在調動大軍的同時出動空軍,名曰偵察紅軍行蹤,實則偵察蔣軍的行動。與蔣打交道多年,他太了解此人了,所以一直懷疑中央軍想借追蹤紅軍之機南下深入桂境。

桂系的主要原則,依然是防蔣重於防共。

果然空中偵察報告:蔣軍以大包圍形勢與紅軍保持兩日行程,其主力在新寧、東安之間停止不前,已有7日以上。

既然說是消滅紅軍的大好時機,中央軍薛岳、周渾元為何不積極追剿?

桂軍的飛機飛回來了,從空中給白崇禧的頭腦里畫出一個大大的問號。

白崇禧與薛岳是老熟人,也是老對頭。1927年發動「四一二」事變前,就是白崇禧向蔣介石提議,撤銷思想左傾的薛岳第一師師長職務。當時白崇禧作為東路軍前敵總指揮,自認為了解薛岳那個葫蘆里賣的什麼葯。

如今薛岳是追剿軍前敵總指揮,其麾下中央軍九個師行行止止,葫蘆里又在賣什麼葯呢?

正焦急之中,桂系設在上海的秘密電台又發來電報稱:蔣介石決採用楊永泰一舉除三害之毒計,一路壓迫紅軍由龍虎關兩側進入廣西平樂、昭平、蒼梧,一路壓迫紅軍進入廣東新會、陽春;預計兩廣兵力不足應付,自不能抗拒蔣軍的大舉進入。如此則一舉而三害俱除,消滅了蔣的心腹大患。

發電人是王建平,廣西平樂人,白崇禧保定軍官學校同學,與白私交甚厚。其已混入蔣軍中央參與機要,不斷為白搜集情報,經常住在上海。

白崇禧看過王建平這封電報,連呼:「好毒辣的計畫,我們幾乎上了大當!」聯繫薛岳將主力置於新寧、東安,只與紅軍後尾保持接觸,意在驅趕而不在決戰,趨勢恰好與王建平電報吻合,便決定立即變更部署,下決心採納幕僚劉斐的建議:對紅軍「不攔頭,不斬腰,只擊尾」;讓開正面,佔領側翼,促其早日離開桂境。

台灣《中華民國史事日誌》記載,1934年11月17日,「白崇禧赴湘桂邊布置防務。」

他不是去布置戰鬥的,而是去布置撤退的。

當時桂北龍虎關一帶,桂軍動用了無數民夫搶修公路橋樑,徹夜不停,婦女小孩也都加入。白崇禧在平樂開會布置堅壁清野既防紅軍又防蔣軍的當晚,下達了轉移大軍於龍虎關的命令。

首先除固守龍虎關陣地外,命令永安關、清水關、雷口關的警戒部隊撤退,並將工事星夜挖去,讓紅軍從龍虎關以北各關通過桂北。

第二是命令防堵紅軍的中堅、部署於全灌興鐵三角核心陣地石塘圩周圍的四十四師、四十二師撤至灌陽、興安一線,變正面陣地為側面陣地,改堵截為側擊。

第七軍集結恭城。灌陽至永安關只留少數兵力。全縣完全開放,只留民團駐守。

在這一系列動作之後,桂軍的布陣出現了關鍵性變化。

全州為桂北重鎮,中原入嶺南之咽喉,歷來兵家必爭,白崇禧對此地十分熟悉。辛亥革命那年他18歲,報名參加廣西北伐學生敢死隊。家人知道後到桂林城門口把守,要拉他回家。他換上便衣從西門溜出繞了兩座山才追上隊伍。敢死隊行軍至全州,白崇禧與多數同學的腳皆被草鞋磨被,腳底也被路石硌傷。但這伙青年人咬緊牙關,一直走到漢陽,加入南軍陣營。

這回白崇禧又來到全州,再不似當年投奔敢死隊磨破了腳板,他這回是來腳底板抹油——要溜的。

白崇禧原來沿湘江部署的南北陣形,恰似一扇在紅軍正面關閉的大門。現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