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塊肥肉。為了吞下這塊肥肉,昭和軍閥的皮靴連續踏過三位首相。田中義一參加甲午戰爭時,河本大作還在穿開襠褲。張作霖愛國家,但更愛張家。吞下萬斛淚水的石原流出鱷魚的眼淚。即使政府首相,也只是軍隊的司務長。
1932年,日本在上海「一·二八」事變中再次獲勝。5月5日,國民黨政府與日本簽訂《淞滬停戰協定》:「上海至蘇州、崑山地區中國無駐兵權,上海為非武裝區,但日軍可在上述地區駐『若干』軍隊。」
日本政府簽署的這些條件,根本不能滿足軍部正在崛起的一夥少壯軍閥的胃口。
10天以後,5月15日下午5點30分,東京。海軍中尉三上卓帶領黑岩勇、山岸宏等海軍青年軍官,闖入內閣首相犬養毅官邸。來者共有9人,分成兩批。一批走前門,一批走後門。警衛官邸的警察在槍口下很快被制伏。
在官邸餐廳內,三上卓見到了犬養首相。他毫不猶豫地扣動了扳機。
槍沒有響。槍機戲劇般地出現故障。
「如果聽我說了,你們就會明白。」犬養首相被拉到滿是軍人的會客室時,力圖鎮靜地解釋道。他還想說服這些配帶武器的不速之客。
「我們為什麼來,你清楚!有什麼話快說!」三上卓吼叫著。
「講話沒用!」「開槍!」
黑岩勇和三上卓一齊朝犬養的頭部開了槍。犬養毅滿身血污,倒在榻榻米上,當即斃命。
「把皮鞋脫掉吧!」是這位不贊同軍部專制的首相說的最後一句話。
軍官們是來刺殺他的。沒有人按照習慣,進屋脫鞋。
隨著犬養首相的葬禮,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短暫的政黨政治,在日本壽終正寢。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才有人出來說,犬養毅被謀殺使日本民主政治的發展受到致命打擊。
日本歷史學家豬木正道評論說,「五一五刺殺推翻了兩次護憲運動中先輩們費盡心血才粗具規模的議會政治,倒退到在帝國議會中沒有基礎的超然內閣時期。」
軍人飛揚跋扈的時期已經到來。
近代日本政界的每一起刺殺,幾乎都與中國問題有關。中國是一塊肥肉。為了吞下這塊肥肉,日本幾屆首相紛紛跌落。
刺殺犬養首相,起因於「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對華政策的分歧。
犬養毅是日本政界著名民主人士,與孫中山交情很深,一生致力於確立政黨政治。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列出對中國革命提供有力幫助的22位日本友人,排第三位的便是犬養毅。
排第一位的日本革命者宮崎滔天曾經說過:「現今各國無一不垂涎於支那,即日本亦野心勃勃,日本政黨中始終為支那者,唯犬養毅氏一人而已。余前往支那一切革命之事,皆犬養氏資助之。」
犬養毅為支持孫中山在日本開展革命活動發揮了很大作用。每當孫中山落難,他就為收容孫中山在日本奔走斡旋。辛亥革命爆發後,他很快到上海,賣力地聲援孫中山上台,激烈地反對與袁世凱妥協。
犬養毅的身材十分矮小。他是在既不能控制軍部一手操縱的「九一八」事變,又不能制止國聯派出調查團的若槻內閣倒台後出任首相的。與國民黨領袖人物的關係是他獨特的優勢。甚至蔣介石落難日本時他對蔣也有過幫助。南京政府的很多要人都與他有私人聯繫。犬養毅認為解決中國問題的基本方針應是:承認1922年華盛頓的《九國公約》。公約第一條就規定:「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行政權的完整。」日本也在公約上籤了字。犬養毅堅持認為,若按照軍部的意思,否認中國對滿蒙的主權,即使一時能夠使滿洲從中國分離出來,兩者最終仍會合為一體。這已為歷史所證明。
「九一八」事變後,犬養毅決定走一條危險的鋼絲:使日本的權益和中國的主權在滿蒙都能顧及。
1931年12月20日左右,他秘密派遣萱野長知為特使前往南京。
萱野是退役軍人,曾加入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達30年之久,與孫中山和國民黨的關係比犬養毅更深。武昌起義前,孫中山曾對萱野以廣東革命軍顧問之重任相托。1925年孫中山臨終時,他是唯一侍奉在側的日本人。由他來調解日趨緊張的日中關係,再合適不過了。
萱野在南京活動期間,為了詢問犬養首相的意向,拍發了一份很長的密碼電報,卻沒有任何迴音。於是連續拍發好幾份電報,都杳無音信。
犬養毅的秘密活動就是通過這些電報暴露了。扣下電報的是內閣書記官長森恪。他與軍部的少壯軍人關係密切,森恪先把電報內容告訴了少壯派軍官,再通過犬養毅的兒子警告犬養毅本人。
森恪是一個政治背景十分複雜的人物。辛亥革命後他代表三井物產,最先向孫中山提出提供財政援助;「九一八」事件後又投靠日本軍部,最先出賣其好友和同黨犬養毅。森恪一人就是一部日本現代政治百科全書。為了心目中的日本利益,他可以做任何事,也從不在乎出賣任何人。
而且還是幾乎完全公開的出賣。
當時,日本陸海軍和外務省正在與偽滿洲國政府談判,並且在「使中國本部政權對滿蒙死心,使之面對既成事實只有加以承認」這一方針上取得一致意見,事實上決定了不與南京政府就所謂「滿洲問題」談判。忽聞犬養毅首相悄悄往南京派去了特使,咄咄逼人的少壯軍人無不感到難以容忍、義憤填膺。
犬養毅之子犬養健擔任其父的秘書官。二戰結束後,他在遠東軍事法庭作證時說:「森恪曾數次警告我,說總理大臣採取與軍部和滿洲方面的武力政策相對抗的政策,對總理自身是非常危險的。在幾次談話中,森恪都說過,如果我父親繼續採取反對軍部的政策,那麼父親的生命必有危險。」
在日本,軍部泛指日軍統帥部。包括參謀本部、軍令部、教育總監部和陸軍省、海軍省。
開始被軍人視為眼中釘的犬養毅,其實最初與軍部的關係也不錯。在整垮上屆首相濱口雄幸時,還做過軍部的好幫手。濱口內閣是在1929年的世界性經濟大蕭條、田中內閣又因皇姑屯事件倒台後上台的。上台半年便趕上要了他性命的倫敦海軍會議。
說到1930年的倫敦海軍會議,必須扯出華盛頓會議。1922年華盛頓會議曾規定:日本海軍大型艦隻能為英美兩國的60%。日本軍界長期對這一比率不滿,於是倫敦會議前定出方針,要提高10個百分點,將比率調整到70%。潛艇則保持已有的78000噸水平。
1930年1月,海軍裁軍會議在倫敦舉行。美國反對日本提出的修改,堅持華盛頓會議的60%比率,而且要廢除所有潛艇。
會議陷入僵局。
此時正值大蕭條波及日本。濱口內閣面對經濟不景氣的現象,決心緊縮財政,協調外交,達成裁軍協議以緩和處於災難中的國民經濟。
當然也還有另一面。在皇室和軍閥的夾縫中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沿政黨政治爬到首相高位的濱口,深知必須照顧軍部情緒,否則後果難料。
濱口內閣在會談中為日本討價還價,異常艱苦。終於在3月13日簽訂了日美妥協案,日本擁有艦隻總噸位為美國的69.75%。
軍部要求上調10個百分點,濱口內閣在美國人那裡拿到了9.75個。日本的主張可以說幾乎完全被貫徹了。69.75%與70%,僅僅相差0.25%。
但就是這0.25之差,竟在日本掀起軒然大波。海軍軍令部長加藤寬治和次長末次信正首先發難,大表不滿,指責內閣不顧軍令部反對而簽約,違反憲法。
日本軍人在日本政治中之蠻橫霸道,可見一斑。
倘若反對浪潮僅僅來自軍方,問題還要簡單一些。在野黨政友會也立即隨聲附和,說濱口內閣「明知軍令部有強烈的反對意見,卻無視這一意見,輕率地決定了有關國防的重大問題」,利用倫敦條約開展倒閣運動。其中最積極甚至把它上升到「侵犯統帥權」高度的,就是政友會總裁犬養毅。
犬養毅因為自己的政黨政友會在大選中遭到失敗,與民政黨的273個議席相比只獲得174個議席,便為倒閣不惜採取一切手段,把決定軍事力量發展這一最為重要的國政也說成是內閣管轄之外的事,雖然搞垮了濱口內閣,卻也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當時濱口內閣還硬頂了一會,不顧軍令部的抵制和犬養毅的政友會的反對,簽訂了日、英、美三大海軍國《關於限制和縮減海軍軍備的條約》,即《倫敦條約》。條約批准書交換儀式於1930年10月27日在英國外交部舉行。濱口出席。18天之後,他在東京車站遭到右翼暴力主義者行刺,身負重傷。
刺客佐鄉屋留雄與臭名昭著的皇室成員、陰謀家東久邇宮有聯繫。
近代日本發生的多起刺殺事件,都與這位東久邇宮有關。
濱口首相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