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馬一浮 立場

白話文興起後,至四十年代,時人已不再學四書五經。大儒馬一浮倍感惆悵,嘆息說:「日日學大眾語亦是苦事,故在祖國而有居夷之感。」

馬一浮對新式的學校教育頗有成見,認為「當今學校,不如過去的書院。教師為生計而教,學生為出路而學。學校等於商號,計時授課,鈴響輒止」。

馬一浮堅決主張尊孔讀經,反對現代學校廢除六經。早在1912年,他就反對蔡元培廢除六經的主張,并力主學校恢複讀經科。辛亥革命成功後,蔡元培被孫中山委任為教育總長,而蔡元培與馬一浮既是好友,又仰慕馬一浮的學術和名望,就委任馬一浮為教育部秘書長,襄助部務。馬一浮出於友誼接受了委任。當他到了南京後得知蔡要廢除六經,並已公布了《小學校令》廢止讀經科;公布了《中學校令》廢除「讀經講經」;公布了《大學令》和《專門學校令》取消「經學科」,便非常不滿,要求蔡收回部令。「道不同不可為謀」,因兩人意見相左,於是馬一浮到職不到三個星期,就辭謝了這份差事。他對蔡元培說,「我不會做官,只會讀書,不如讓我回西湖。」

事後,馬一浮在追憶此事時寫道:「南京臨時政府收羅人望,以蔡孑民長教育。蔡君邀余作秘書長,余至而廢止讀經、男女同學之部令已下,不能收回,與語亦不剩又勸設通儒院,以培國本,……蔡君河漢吾言,但云時間尚早,遂成擱置,而余亦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