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馬寅初 公案

魯迅與馬寅出是紹興同鄉,但這兩人關係交惡。不知何緣由,魯迅對於比自己年輕一歲的紹興同鄉馬寅初很少好感。1926年秋,廈門大學一次請來了馬寅初,為此,全校「列隊歡迎,大擺宴席」。因馬寅初是「北大人」,校長還發函叫「北大同人」魯迅及沈兼士去陪。魯迅收到公函後,除了非常憤怒與拒絕外,沒有其他反應,只在公函上寫了個「知」字,意為「不去可知矣」,並說:「道不同不相與謀。」

《關於魯迅的辯護詞》的作者房向東分析,廈大校長林文慶之所以對馬寅初那麼殷勤,主要是學校資金缺乏,希望能從馬寅初這位財神爺身上撈一點油水。而魯迅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拒絕與馬寅初接觸。加上馬寅初是當時中國財經界的名流,是個「紅人」,而魯迅向來不喜歡趨炎附勢,因此對馬寅初不僅冷漠,而且熱諷。房向東在《關於魯迅的辯護詞》中還說:「魯迅不參加『列隊歡迎』的兒戲,是為了逃避無聊;魯迅的『罵』馬寅初,與其說是『罵』,不如說是反抗無聊。」

1926年10月20日,正在廈門大學任國文系教授的魯迅,在寫給許廣平的《兩地書》中提到馬寅初:「這幾天此地正在歡迎兩位名人。一個是太虛和尚到南普陀來講經,……一個是馬寅初博士到廈門來演說,所謂『北大同人』,正在發昏章第十一,排班歡迎。我固然是『北大同人』之一,也非不知銀行之可以發財,然而於『銅子換毛錢,毛錢換大洋』演說,實在沒有什麼趣味。所以都不加入,一切由它去罷。」魯迅所謂的「銅子換毛錢,毛錢換大洋」,指的是馬寅初發表在1924年《晨報六周年紀念增刊》的《中國幣制問題》,其中談到了主幣與輔幣的換算問題。

1928年1月28日,魯迅又在自己主編的《語絲》周刊4卷7期化名「楮冠」發表《擬豫言——一九二九年出現的瑣事》,其中公開諷刺了馬寅初:「有博士講『經濟學精義』只用兩句,云:『銅板換角子,角子換大洋。』全世界敬服。」

另據宋運郊在《回憶我們的老校長——馬寅初先生》一文中回憶,1956年秋天,北大文科同學為了紀念魯迅逝世20周年,建議邀請許廣平到北大介紹魯迅事迹。時任北大校長的馬寅初雖然同意了這件事情,卻「礙於情感方面的因素」沒有出面接待許廣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