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傅斯年 革新

胡適到北大後,傅斯年日漸敬服胡適,經常去聽他的課,甚至邀集一些同學去胡適家中「客客氣氣的請教受益」。在胡適的影響下,傅斯年對西方著作的閱讀興趣也益發濃厚。「當時在北京大學師生中,文言文寫得不通或不好而贊成新文學的很多,文言文寫得很通很好而贊成新文學的很少。傅先生便是後一類中的一個。」傅斯年住在校內西齋四號,同室者有精心鑽研哲學和古史的顧頡剛,有專心研究詞章的狄君武,有迷戀佛經的周烈亞,而傅斯年則「和他的一班不速之客的朋友羅志希等,在高談文學革命和新文化運動」。以後文學革命的旗幟,「因得孟真而大張」。

顧頡剛說:「料想不到我竟把傅斯年引進了胡適的路子上去,後來竟辦起《新潮》來,成為《新青年》的得力助手。」

1918年10月8日,《北京大學日刊》刊登了傅斯年給校長的投書——《論哲學門隸屬文科之流弊》。文中認為,哲學研究的材料來源於自然科學,「凡自然科學作一大進步,即哲學發一異彩之日」,主張哲學應入理科。此文引起蔡元培的注意。他對這位高才生寄予厚望,題詞贈曰:「山平水遠蒼茫外,地辟天開指顧中。」

1918年,傅斯年與毛子水、羅家倫、顧頡剛、康白情、俞平伯等20人成立了北大學生中第一個傾向於新文化的團體——新潮社,並開始籌辦《新潮》雜誌。蔡元培、陳獨秀從北大每年4萬元的經費中撥款給傅斯年辦(新潮),胡適則擔任他們的學術顧問。1919年元旦,由傅斯年主編的《新潮》創刊號問世。在《新潮》發刊旨趣書中,傅斯年強調該刊是為了幫助同學們「去遺傳的科舉思想,進於現世的科學思想;去主觀的武斷思想,進於客觀的懷疑思想;為未來社會之人,不為現實社會之人;造成戰勝社會之人格,不為社會戰勝之人格」。傅斯年還豪邁地宣告:「期之以十年,則今日之大學固來日中國一切新學術之策源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