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梁啟超 隕落

1923年春,李蕙仙病逝,梁啟超極為悲傷,此後尿中開始帶血。因不願累及家人,梁一直秘不告人。直到1926年1月,梁啟超懷疑自己罹患癌症,才同意到醫院檢查。醫院診斷後確定是尿血症,但始終找不出病原所在。在丁文江等人的堅持下,梁啟超才進了協和醫院。

協和醫院的大夫仔細檢查後,判定是右腎生瘤,於是決定在3月16日動手術將右腎全部割去。但手術後,梁的尿血癥狀並未好轉。原來主治醫生割掉的是梁啟超健康的腎。

據梁啟勛的《病院筆記》及陳西瀅的《「盡信醫不如無醫」》記載:當梁的腹部剖開之後,醫生們在右腎上並沒有發見腫物或何種毛病,但他們還是將梁的右腎割下了。手術後,梁的尿血症並沒有好轉,醫生們又認為毛病在牙內,因此一連拔去了梁的七顆牙齒,但梁的癥狀仍未好轉。醫生們又說毛病在飲食,讓梁啟超一連餓了好幾天。可是梁的尿血症還是沒有好!醫生們於是說了,他們找不出原因了!

當得知協和醫院實施手術竟然切除梁啟超健康的腎臟後,梁啟超不但不對醫院進行譴責,反而替協和醫院辯護,他說:「雖然經過很重大的手術,因為醫生的技術精良,我的體質本來強壯,割治後10天,精神已經如常,現在越發健實了。」

1927年4月初,梁啟超再到協和住院檢查,醫生檢查後告知,腎功能已完全恢複,但他需要節勞。但梁啟超並不注意休息,1928年再入協和醫院住院。這年6月,他到天津暫住,每天只是讀書娛樂。因為得到了休息,尿血癥狀也有所好轉,只是「偶然隔十天稍稍有點紅」。

9月,梁啟超開始編寫《辛稼軒年譜》。9月24日,梁編至辛稼軒52歲時,痔瘡複發,但他仍不停筆,繼續側坐編寫。此後病情加重,不能再坐,27日入協和醫院住院。醫生怕流血過多,認為不宜用手術割治,只能每日給梁服瀉油。

住院期間,梁啟超無意中搜得辛稼軒軼事二種,於是不顧醫囑,提前出院返回天津。不料他在歸途得了感冒卻不自知,仍筆耕不輟,導致病情加重,從此卧床不起。

11月28日,梁啟超再次住進協和醫院。1929年1月19日下午兩點五十分,梁啟超因醫治無效,溘然長逝,終年56歲。

這部未完成的《辛稼軒年譜》,成了梁啟超的絕筆,他最後時刻錄下的是辛稼軒悼朱熹的幾句話:「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為公死,凜凜如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