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論語·述而》(節選)
2005年9月9日上午,在第21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溫家寶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教師代表時,引用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向教師代表們提出希望,希望大家在教學工作中實行啟發式教育,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使學生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保持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孔子筆下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思是說:教育學生,不到他冥思苦想而仍不能領會的時候,不去啟發他;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開導他。宋代理學家朱熹解釋:「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狀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用今天的話講,「憤」就是學生對某一問題正在積極思考,急於解決而又存在困難時的矛盾心理狀態。這時教師應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適時給予指導,以幫助學生開啟思路,這就是「啟」。「悱」是學生對某一問題已經有一段時間的思考,但尚未考慮成熟,處於想說又難以表達的另一種矛盾心理狀態。這時教師應幫助學生明確思路,然後用比較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就是「發」。怎樣啟發呢?孔子提出了「舉隅」的主張。「舉隅」,就是舉例子或者舉出事物的一個方面。朱熹對「舉隅」的解釋是:「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說的「不復」,是強調施教者活動的暫時終止,並不是說「下課」,停止學生的學習活動,而是要給學生創造時機去獨立思考和內省,去想一想,去探索一番,從更深更廣的範圍理解教學內容,達到意開辭達的效果。「不復」強調的是教師的教學行為要把握分寸,適可而止。
這句話是「啟發」一詞和成語「舉一反三」的由來,是孔子論述啟發式教學的重要名言,對後世影響非常深遠。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啟發式教學的思想,就是要求學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學記》中曾說:「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意思是說,君子既要懂得教學成功的經驗,又要懂得教學失敗的原因,這樣才可以當好人師。教師對學生施教,應當用諸如打比喻的方式啟發誘導。對學生的誘導不能牽著學生走,嚴格要求學生但不能使學生感到壓抑,要啟發學生思考但不能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啟發式教學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論語》中就記錄了孔子常常運用討論、詰問、比喻等多種多樣的方法啟發誘導學生,要求學生。這些方法的合理運用,使得孔子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既調動了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做到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地思考與解決問題,又避免了簡單、抽象地告訴學生答案的弊病。
溫家寶總理對於啟發式教育思想非常重視。2006年5月4日,溫總理專程來到北京師範大學,親切看望青年學生。就啟發式教育這個問題,溫總理告訴大家:啟發式教育是孔子的發明,不是蘇格拉底的發明。孔子早蘇格拉底82年,是孔子提出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育理念。溫總理進一步向廣大青年學子提出希望,希望他們將來為人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動腦,還要學會動手;不僅要教學生知,還要教學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