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文 難事必作於易,大事必作於細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2009年11月12日,溫家寶總理在會見全國機關事務工作協會會員代表時強調:無論機關多大,職位多高,各級機關工作人員都要把自己當成人民的服務員,老老實實為人民服務。在為人民群眾服務時,要做到事無巨細。之後溫總理還引用老子《道德經》中的話「難事必作於易,大事必作於細」,勉勵廣大機關工作人員要任勞任怨,當好人民的「後勤部長」。

老子《道德經》中這段話的意思是:以不妄為的態度去作為,以不滋事的方式去做事,把恬淡無味當作有味。大生於小,多起於少,面對怨恨,用恩德來回應。解決困難要從容易處入手,處理大事要從細微處入手;天下的難事,必定要從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定要從細微的做起。所以有道的人雖然始終不幹大事,卻能成就大事。輕易地允諾必定會有失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必定會遭遇更多的困難。所以聖人遇事時總將事情看得艱難,因此最終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

「難」與「易」、「大」與「細」是道家哲學的重要範疇,其思想精髓是「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所謂「圖難於其易」,是說要想克服困難,必須防微杜漸,未雨綢繆,在事情還比較簡單容易時就積極行動,將困難與禍患消弭於無形。因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也就是說當局勢還比較穩定,事情還沒有顯現出變化的徵兆時,問題處理起來往往比較容易。《韓非子·喻老》也說「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意思是說小小的蟻穴如果不去處理,也能夠使堤岸潰決。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小的事情上如果不注意,不作為,往往會弄出大亂子。因此,老子告誡我們,凡事要防患於未然,在弊端尚未形成的時候就要有防範意識,一旦發現徵兆就應該及時地將它們消滅在萌芽狀態。《荀子·大略》篇云:「先事慮事,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優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後,後則事不舉。患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御。」這也就是說我們凡事都應該未雨綢繆,而不能臨渴掘井,否則大難必至。強調「為大於其細」,這是因為事物的發展是一個由小到大、由易到難的過程,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量的積累可以引發質的變化,所以要想成就大事,就必須從小事做起。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道德經》第六十四章)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及早動手,從細微處入手。在老子看來,難與易,大與細,都是相對的。只要人們掌握方法,從最容易處著手,從容易被人們忽視的小事做起,循序漸進,由易至難,由細到大,持之以恆,終會實現心目中的理想目標。

老子在這裡總結出「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的處事治世準則,並認為這是聖人能夠成其大的關鍵,在今天看來,亦是我們立身行事的行動宗旨。溫家寶總理在此化用老子的話,以「難事必作於易,大事必作於細」勸勉從事機關事務工作以至所有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要把繁雜、瑣碎、細小的事當成大事,一絲不苟、兢兢業業地做好;同時也說明國家的大政方針要通過一件件細小的工作去落實,機關事務工作者所做的「小事」也是國家大事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利益無小事,凡是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就是再小也是大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