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之以道,則民和;養之以德,則民合。和合故能諧,諧故能輯,諧輯以悉,莫之能傷。
——《管子·兵法》(節選)
2006年8月6日,溫家寶總理在醫院看望季羨林老先生時,和季先生探討了「和諧」這個話題。當時,溫總理引用《管子·兵法》中的「和合故能諧」一語在於說明:有了和睦、團結,行動就能協調,進而就能達到步調一致。協調和一致都實現了,便無往而不勝。針對季先生提出的「人內心和諧」的話題,溫總理說,人內心和諧,就是主觀與客觀、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都要和諧。個人要能夠正確對待困難、挫折、榮譽。
前文溫總理所引的「和合故能諧」講的是「和諧」的重要思想,其理論淵源非常悠久。相傳早在西周時期,齊太公就曾說:「敬其眾則和,合其親則喜,是謂仁義之紀。」(《六韜·守土》)意思是說尊重民意就能得到人民擁護,使人民宗親團結就能上下愉悅,這是施行仁義的準則。齊太公從「仁政」的角度肯定了「和」、「合」的重要性。《管子·內業》說:「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在管子看來,即使是個人之出生、成長,也是「和」、「合」的結果。在軍事層面上,管子主張要以「道」和「德」來養兵。這樣一來,人民就能團結。人民和睦團結全軍就能行動協調一致。普遍地協調一致了,軍隊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在政治層面上,管子認為只有「君臣親,上下和」,國家才能大治。後來,齊國的晏子繼承並發展了以管子為代表的齊文化中的「和諧」思想,晏子用調和不同味道才能製作出美味佳肴,調和各種聲調音律才能演奏出美妙音樂作比喻,形象地闡明了「和」、「合」的重要性,提出了「尚和去同」的觀點,這與孔子所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的觀點差不多。所謂「和」,指的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所謂「同」,恰恰與「和」相反,指的是只美其美,不美人之美,是對他人意見無原則的附和或者蠻橫地要求他人美己之美。可見,「和」在社會生活中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
「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範疇。在儒家那裡,「和」的思想有了更深層次的發揮和升華。孔子講「和」,是先就個人心性而言,然後逐步往外推,從小到大,由己及人,漸次推到人際之「和」、家國之「和」、人類之「和」、天人之「和」。孔子講「和」,認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作為社會細胞的個人之「和」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孔子認為,「禮之用,和為貴。」即說明了制禮、守禮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人際之「和」。他還由「人和」講到「政和」,主張「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和諧」範疇,其內涵非常豐富,是屬於全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是當今我國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理論依據,其意義是非常巨大的。溫家寶總理所引「和合故能諧」這句話,在中國古代對「和諧」的論述中有很強的代表性,對於今天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