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周易·繫辭下》(節選)
2005年12月6日上午,在法國進行友好訪問的溫家寶總理應邀前往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發表了題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諧世界」的重要演講,在演講中,總理指出:「世界上任何一種文明都是在變革中發展進步的。中國古代的哲學經典《周易》提出『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思想。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卻不是一成不變的。幾千年來,中華文明延續發展,雖然在近代曾經一度落後,但又能奮起圖強,大步前進,這不是偶然的。中華文明發展的基礎和內在動力,在於它的剛健自強,在於它的獨立意志,在於它的開放包容,在於它的維新變革。中華文明正是通過不斷變革而傳承下來並發揚光大的。」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出自《周易·繫辭下》。作為儒家經典之首的《易經》,最早叫《易》,到《周禮》才出現了「周易」之名。「周」,東漢鄭玄《易論》認為是「周普」的意思,也就是無所不備,周而復始。但唐代孔穎達《周易正義》認為「周」是指岐陽地名,是周朝的代稱。又有人認為《周易》的得名與《易經》流行於周朝有關;還有人依據《史記》「文王拘而演周易」的記載,認為《易經》乃周文王所著,故稱為《周易》。「易」的解釋也有多種,但通行的就是東漢鄭玄的「三義」說。鄭玄《易論》認為:「易一名而含三義:簡易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就是說宇宙萬物的存在狀態主要有三種:一是順乎自然的,表現出易和簡兩種性質;二是時時在變易之中的;三是恆常不變的。如此眾多的解釋,一方面說明《周易》成書的複雜性,另一方面也說明這部著作內蘊的豐富性。
今通行本《周易》和馬王堆帛書本均包含《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易經》是中國古代卜官(或史官)在長期積累的十分豐富的卜筮記錄基礎上編纂而成的一部占筮書,約成書於公元前12世紀的殷末周初。《易傳》是對於《易經》卦畫、卦象、卦辭、爻辭的詮釋,約成書於春秋到戰國中葉,其間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哲學思想。
篇首節選的文字出自《周易·繫辭下》,闡述了《易經》的「通變」思想。「通變」思想是《周易》極為重要的思想之一。這一思想是在解釋蓍法時提出的。《繫辭傳》說:「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就是說,爻象的變化,有變有通;爻象的變通顯示了所佔之事的性質和變化的趨勢,能指導人們趨利避害。又說:「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化而裁之」指對卦爻的變化加以裁節,即使陰爻變為陽爻,陽爻變為陰爻,因此,在這裡「變」指的是卦畫的變易;「通」指爻象的推移,如上下往來,往還於六位之中。《繫辭傳》又以乾坤兩卦的性能解釋變和通,它說:「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乾的性能是主開闢,坤的性能主閉闔。陰爻變而為陽爻,陽爻變而為陰爻。這種開合往複的運動就是「變」,這種對立面的來回推移沒有窮盡就是「通」。那麼,通變有什麼必要性呢?對這一問題,《繫辭》也作了充分的論述。這一論述就是篇首節選的文字。這段文字中,「窮」,指盡頭、終端、完;「通」指通暢。全句翻譯過來,就是「神農氏以後,黃帝、堯舜先後繼起。他們會通改變前代的器用、制度,使百姓進取不懈;在實踐中神奇地變化,使百姓應用適宜。《周易》的道理是窮極就出現變化,變化就能暢通,暢通就可以長久,所以能夠像《大有》上九所說的『從上天降下祐助,吉祥而無所不利。』」(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註》)這裡是以蓍法的變通說解釋聖人觀象制器所取得的效果,進而說明通變的重要意義。在《易》傳的作者看來,事物的發展總是先窮而後變,變而後通,通然後能久,這種對通變的重視和肯定,是對陰陽變易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通變思想在中國文化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對哲學、醫學、天文、政治、倫理、文學藝術及其理論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思想領域和政治層面上復古與革新的問題,劉勰《文心雕龍》所論述的文學發展史的「通變」問題,書法領域內「反經合道」(王文治《快雨堂題跋》)問題,都與《周易》中的通變觀有著直接的聯繫。
溫家寶總理引用《周易》中的這句話,再一次對這部古老經典的不朽思想作了形象演繹,也藉此說明了中華文明不斷發展的內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