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榭聽香·第二爐香·檀香

姽嫿:據說男用古龍水帶檀香味,有驅蚊作用,不過使用檀香驅蚊香效果會更好,成分為檀香、榆樹皮、金櫻子、樟腦、過氧乙酸、香精及適量蚊香基質,五分鐘內可以驅趕或殺滅蚊子。

檀香是檀香科常綠寄生喬木,產於印度和印尼、澳大利亞等濕熱地區,又叫「旃檀」、「真檀」、「震檀」,梵文「dana」,遠在公元前900年印度古籍中就有記載,東漢時已在中國出現,東漢末崔豹《古今注》:「紫衫木,出扶南,色紫,亦稱之紫檀」。《詩經》里說「坎坎伐檀兮」,指的不是檀香而是榆科的青檀,在黃河流域有廣泛種植,是建築、器具用材,也是造宣紙的最佳材料。相比之下,產於熱帶的檀香則更為名貴,當檀香入葯和作香料時,選的是它富含檀香油的心材和根部,昂貴的價格使它有「綠色黃金」之稱。

檀香單獨熏燒時氣味不佳,但可「引芳香之物上至極高之分」,因此經常與其他香料巧妙搭配,在高檔香水中,檀香更是作為基礎的定香劑普遍使用,如第五大道、香奈爾5號、沙丘、倔強、輪迴、矛盾、鴉片等著名香水,基調里都有檀香。

姽嫿:檀香樹是一種寄生的樹木,它長得很慢,大概需要六十至八十年成熟,洋金鳳、鳳凰樹、紅豆、相思樹等植物是它所喜愛的寄主。檀香不允許寄主比它長得茂盛,如果對方竭力與它抗爭,它就會鬱鬱而終,最終「嫉妒」而死。大概就是這些苛刻的生存條件,造成了它數量不多的原因。雖然如此,檀香選好寄主後會終生相伴,於是它們之間也有「夫妻樹」、「情侶樹」之稱,算是一個美好結局。

檀暈:暈染開的淺赭色眉下眼影,四周均成暈狀,流行於唐宋時期。「鮫綃剪碎玉簪輕,檀暈妝成雪月明」(宋·蘇軾《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十首》之九)。

在藥用方面,《本草綱目》說檀香可「消風熱腫毒」,「止心腹痛」,並治「面生黑子」。現代醫學認為,檀香有強力殺菌作用,可以治療乾燥性濕疹、痤瘡,也適合治療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和尿路感染,它還有催情作用——真是居家旅行,必備常葯。由於過度採伐,印度目前已禁止出口檀香,印尼則以徵收高額出口稅的方式限制出口,唯一的出口國澳大利亞年出口量也在急劇下降中,國際上甚至有了儲備黃金不如儲備檀香的說法(有財力的客官不妨考慮一下,你看,紫顏已經這樣做了)。目前檀香木碎塊或余料每公斤1000~7000元,檀香粉每公斤3000~8000元,檀香木每公斤2000~18000元,越大越完整的就越昂貴。我國每年用於購買檀香香水、檀香木的外匯超過10億元人民幣。

下面是問答時間,對檀香感興趣的客官們可以提出你們的問題。

〔隕之殤:好像有白檀香、黃檀香、老檀香、老山塊等等,怎樣分類的?〕

姽嫿:《博物要覽》和《諸番志》認為紫檀是檀香的一種,葉廷珪《香譜》也把檀香分成白檀、黃檀和紫檀。其實,檀香科的白檀和豆科的紫檀、黃檀並非同一科屬,焚香用的檀香指的是白檀香,它可以提取檀香油香料。全世界最好的檀香木是印度老山檀木,因此印度的檀木又叫「老山檀木」,澳大利亞、印尼等其他地區出產的,則叫「新山檀木」。

〔雲隱:檀香和檀香木有區別嗎?若不同,功用有什麼區別?〕

姽嫿:檀香木是檀香樹的心材而非邊材,一般用於雕刻佛像及其他工藝品,藥用或提取檀香油。在青黴素等抗生素沒發明前,檀香油是抵抗皮膚病最好的藥品。每100斤檀香木只能提煉2~3斤檀香油。

〔桑陌阡塵:聽說檀香木必須依附於一種什麼植物才能生根發芽,是真的嗎?〕

姽嫿:檀香扇從清末以檀香為骨的摺扇演化而來,蘇州的檀香扇以「拉花」、「燙花」、「畫花」等獨特風格聞名,它的製作有鋸片、組裝、鎪拉、裱畫、繪畫和上流蘇等十多道工序。我國檀香原料幾乎全依賴進口,每年進口的檀香木多用於雕刻檀香扇,邊角料則用於提煉檀香油。

聖檀心:晚唐婦女點唇樣式。

〔空空:用檀香木製造的傢具味道在數百年後會消散嗎?這樣的香氣給人的是怎樣的感覺?〕

姽嫿:明清傢具用的檀木是檀香紫檀(印度小葉紫檀),其實平常所說的花梨木都出自紫檀屬,但紫檀屬七十個樹種中只有檀香紫檀達到紫檀木類的標準,其餘六十九個種劃歸花梨木類或亞花梨。紫檀百年生一寸,五寸方能成材,加上十檀九空,有「寸檀寸金」的說法。紫檀在所有硬木中質地最堅硬,也是最名貴的木材,從明朝起朝廷專門派人到南洋收集紫檀,明末時基本已採集殆盡,使全世界的紫檀泰半彙集到中國。清代一直在使用明代庫存,用到袁世凱時期,就消耗得差不多了。紫檀有淡淡微香,耐腐性很強,有藥用,把衣物放入紫檀柜子中,可日久生香。由於資源極度匱乏,現存的紫檀一般不用作香料,現代香水中經常加入「巴西紫檀」,學名南美蟻木。

〔星期天:據說檀香具有某種神秘力量,所以被用來敬佛拜神,是這樣的嗎?〕

〔竹淵:檀香……是寺廟裡燒的那種香吧?在佛典里,有過什麼傳說呢?〕

〔姬楊:檀香與佛教有何淵源,為何佛教總是喜用檀香和檀香木?〕

〔白檀塗身:《法華》還是《楞嚴》里說白檀塗身可以除三千熱煩,有沒有什麼典故啊?〕

姽嫿:看來大家都知道檀香在佛教里的重要性。檀,在梵語是布施之意,《楞嚴經》說「白旃檀塗身,能除一切熱惱」,是因為白檀香的藥用。它可以理氣、和胃,還能消炎殺菌,防治皮膚病。佛經中常見的「牛頭旃檀」,就是南印度山脈西南摩羅耶牛頭山出產的一種優質白檀,傳說天人和阿修羅交戰受傷時,用它塗在傷口,立即就能痊癒。白檀香還是密教修法時常用的供品,據說供養「佛部」要用「沉香」、「金剛部」用「丁子香」、「蓮華部」用「白檀香」、「寶部」用「龍腦香」、「羯磨部」用「薰陸香」。

檀郎:晉代潘安小名「檀奴」,檀郎於是引為女子對丈夫或情郎的昵稱,或指代美男子。「綉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南唐·李煜《一斛珠》)。

姽嫿:白檀香經常用作合香的基本香料,如「梅真香」,以白檀香、丁香、零陵、甘松、白梅末,加上少許腦麝研成粉末,做香粉擦身,是宋代女性常用的香料;或「木犀香」,檀香和沉香各半兩,加茅香和半開桂花製成,等等。

檀香全年可采。對檀香樹的採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卷十提到了一個聰明的辨識方法:在秣羅矩吒國的崇山峻岭中,有很多類似檀香的樹木,當地人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可以極快地分辨出哪個是檀香。因為白檀香樹性涼冷,很多蟒蛇喜歡盤踞其上,以此來尋找檀香樹往往屢試屢中。采檀人會在遠處放箭,給大樹作好標記,等到冬季蟒蛇冬眠後再去採伐。

〔草娃娃:檀香可用做食物的配料嗎?據說古代的香茶餅子里含有檀香呢。〕

姽嫿:可以。檀香油可用於酒、食品和煙用香精,《香乘》記錄古時香茶加入檀香食用的例子,《醫部食錄》里則提到了原產印度的福建香茶餅,以兒茶為主葯,輔以白檀香、沉香和麝香,專門用來清除口臭。現代醫學治療冠心病的「紅花檀香茶」,也使用檀香,以3克白檀香加5克紅花,開水沖泡飲用。

〔會飛的魚:蘇州出產的檀香扇很有名,請問其製作工藝。〕

檀香是一種珍貴的雕刻用材,北京雍和宮萬福閣存有一座巨型檀香木雕邁達拉佛像,高26米(地上18米,地下8米),直徑3米,是清代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感謝清朝廷,於1750年從尼泊爾購得一株巨大的檀香樹,花費三年時間從西藏運抵京城,再請巧匠雕琢而成。除了雕刻佛像外,檀香一般製作扇骨、箱匣、佛珠等小器物,如聞名於世的檀香扇。明清時,檀香木被大量用於製造傢具和文房清供,邊角料用作書房熏燃的香料。同時,檀香也是我國古代祭祀時的常用香料,西方國家在婚嫁時用檀香祈福,為亡者祭祀時用檀香使其靈魂得到解脫。

〔sangokeiko:檀香可以防蚊么?〕

〔珠兒:常聽說有紫檀木這一說,紫檀木也能做香嗎?〕

〔waiwai:檀香和沉香最大的不同在哪?不要告訴我是因為他們的名字不一樣……〕

下面是有關「檀」字的名詞解釋大放送,它們和檀香究竟有多少淵源呢?你可要瞧仔細了哦!

檀粉:指胭脂和鉛粉調成的淺紅色妝粉,納蘭性德《採桑子》「舞鵾鏡匣開頻掩,檀粉慵調」,說的便是閨中女子倦於梳妝的情態。

檀色、檀子:明楊慎《丹鉛總錄》卷二:「畫家七十二色,有檀色,淺赭所合。詞所謂『檀畫荔枝紅』也,而婦女暈眉色似之。」畫家所用不稱檀色,而稱檀子,元王思善《采繪法》云:「檀子,其檀子用銀硃、淺入老墨胭脂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