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

中國人的智慧是舉世公認的。

上溯伏羲,悠悠七千載;追源黃帝,漫漫五千年,中國人能貢獻給這個星球的,不光有古老的長城,有四大發明,有氣功中藥,有八卦書法……在汗牛充棟的浩瀚文獻中,煌煌如中天之月是關於「智慧」、「計謀」的著述。

「一部《論語》治天下」《論語》講的是如何治理國家的大智慧。

《周易》講的是關於計算的大智慧,算政治、算經濟、算世事、算人生……其內涵深奧莫測,有不算智慧?

《道德經》、《詩經》……都是給人以智慧啟迪的金鑰匙。

中國人特別善於「用計」,「鬥智取不鬥力」、「以計勝之」、「用計制人」,中國人似乎特別擅長。

無怪乎,中國的老祖宗留下了那麼多有關「計謀」的書。

在生死相搏、關乎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中,中國人關於智謀的應用更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中國曆來出智者。

即使在當今社會,在最為著名最有成就的科學家的行列中,有三分之一強的是華人。

有人認為是遺傳基因的作用,他們認為,起源於赤道的黑人接受陽光太多,而白人的最早產地是靠近寒冷的兩極。

只有黃種人繁衍於在四季周轉變化的溫帶,他們的智力最為發達。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人的智慧是源於他們的勤勞和勤奮……

不管怎麼說,中國人講智慧是世人皆知的。

中國人自己也特看重智慧。

誰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為「小諸葛」、「智多星」、「神運算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敗的威廉皇帝在囚禁中看到了一本奇書,待他如醉如痴地將書看完,這才拍案叫絕。繼而扼腕嘆息道:「若早看此書,何至於當初慘敗如斯啊!」

這本書,便是早期翻譯到歐洲的中國的《孫子兵法》同《三十六計》的合編本。

《孫子兵法》據說是由春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孫武所著,《三十六計》最早出處見之於春秋戰國故事,此後歷朝歷代,對上述兩書都有修訂或記載。

應該說,此書是中國適度集大成者。

熱愛智慧,啟迪智慧,開發智慧,創造智慧,已經成為時代崇尚的潮流,成為人生的追求目標。

但人的智慧不會與生俱來,需要學習和借鑒。向今人和古人學習;向生活和實踐學習;向先哲和大師們留下的智慧的結晶學習……

可是,書林如海,典籍如山,學海無涯……怎樣才能以較短的時間,啟迪和開發較多的智慧呢?

為了讓廣大的青少年開闊思路,正確地把握思辯的方法,學會靈活運用計謀的決竅,我們編寫了這部《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為青少年了解和學習中國的經典著作提供一個通俗的範本。

以往,人們對施計用計有一種偏聽偏狹的認識,總覺得計謀是使用於戰爭或者對敵鬥爭的,同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關係不大。這實在是一種錯誤和認識,「平天下」需要大智大勇、大計大謀,同樣,「修身」、「治家」也需要智謀。

尤其是現在,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我國實行市場經濟後,在市場優勝劣汰的激烈競爭中,如何採用正確的決斷,選擇巧妙的謀略,佔領市場競爭的制高點,便成了各家餐桌上的話題。鑒於以往《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注釋中軍事戰例較多的情況,在此書中,我們晝壓縮了軍事範例的引用,而代之以政治的、經濟的、外交的、生活中的用計範例,讀來不但會讓人覺得趣味盎然,活潑生動,而且會感到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呼呵能聞。

在撰稿過程中,考慮到一部分對研究《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的原始記載頗有興趣,我們便引用了原文,並加了「譯文」和「按語」、這樣,初學者也許會覺得更方便些。

好了,序言就此打住,請讀者靜下心來,翻開書頁,開始進入令人眼花繚亂的計謀的戰場吧!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